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河北是文化和旅游大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十四五”时期,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一个关键所在,就是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文旅产业、平台、空间、市场和服务的多维度融合渗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文旅资源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充分释放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加快跨界融合,形成业态多元、内涵丰富的全链条发展新模式
产业是文旅融合发展的载体和支撑。只有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出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业态多元、内涵丰富的全链条发展新模式,才能更好地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一是加快发展“数字文旅”。树立数字化思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旅资源进行开发和产业再造,将新技术、新模式融入文旅产业,优化文旅产业链,培育繁荣一批数字文旅新业态,为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二是打造文旅“头部经济”。以内容创造和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挖掘区域文化符号,将其植入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城市、休闲街区、旅游村镇等载体,推动文旅衍生品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延长文旅产业链,打造一批创新型文旅业态。三是壮大“文旅+”新经济。找准共振点,加快文旅与农业、工业以及体育、康养等服务业深度融合,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开发形成相关衍生品,丰富产业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使产业发展更具文化魅力。
加快平台融合,形成资源共享、功能完善的发展新载体
打通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壁垒,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需要加快文旅平台融合,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的资源可获性。一是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集政策信息、科研机构、企业库、专家库、成果转化、金融机构于一体的“一站式”文旅服务平台,形成文旅产业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二是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聚焦动漫游戏、工业设计、出版传媒、工艺美术等领域,建成集创意创新、教育培训、商贸会展、场景体验、创新联盟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与先进地区联合开展产品研发、传播、展现、消费等环节的技术攻关。三是搭建特色化招商新平台。创新招商模式,采取云招商、云推介、云签约的文旅产业招商方式,搭建全球投资者及各界人士“一键对接”的招商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文旅企业、项目落户河北。
加快消费融合,形成品质化、个性化、全时段消费市场新量级
文化和旅游消费日益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特点。要紧跟国内外文旅消费新趋势,加快创新消费模式,提升文旅市场消费量级。一是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立足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研判文旅市场新需求、新动态,鼓励企业研发设计主题性、特色类、个性化文旅产品,依托各类文旅互联网平台,积极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网络消费等新业态,推动河北特色文旅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二是推动文旅数字化消费。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文旅产业加速应用,变革传统文旅消费模式,推动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以数字化创造全时段文旅消费新需求。三是进一步优化文旅消费环境。健全政策体系,规范文旅市场,积极出台各项惠民消费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在线文旅超市,把文旅消费嵌入各类便民消费场所。
加快空间融合,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优化文旅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能更好促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一是打造雄安新区文旅发展新高地。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影响力,突出景城融合、绿色智慧,依托京津资源市场优势,加强与京津文旅资源共享、产业互联、平台共建,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和旅游高地。二是打造特色鲜明文旅产业带。围绕环首都、环渤海、冀中南、冀西北等文旅资源特色,加快形成一批休闲康养、海洋文化、冰雪文化、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区域特色突出、品牌知名度高、文旅融合紧密、产业延伸性强的文旅产业板块。三是打造文旅融合新支点。抢抓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重要机遇,深挖长城文化和运河文化资源禀赋,运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对沿线各类文化园区、景区等资源的改造提升,形成古朴多彩、多点支撑、联动发展的文旅融合新风貌。
加快服务融合,形成包容开放、高效便捷的发展环境
文旅融合发展需要相关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应进一步梳理文旅产业各项政策,形成文旅融合发展合力。一是加强财政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做强、项目做优。发挥各类基金引领作用,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支持文旅企业发展。二是加大文旅人才引培力度。通过建立弹性化人才政策,搭建跨区域文旅人才资源库,重点围绕数字文化、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新业态领域,实现河北与京津以及先进省份人才资源共享。三是完善配套服务。整合文旅相关职能部门服务资源,完善政策体系,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多部门、多领域的政策合力,夯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作者:王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