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成果。社会主义实践、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经济全球化都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是从研究对象开始的。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经典的经济学科,其研究对象在创立时就是明确的。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是以生产关系为对象的。面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政治经济学致力于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应该说,学术界对此是认可的。而在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基本理论上取得突破。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也要求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由时代问题和发展需求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首先要突破的基本理论问题就是研究对象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生产力成为政治经济学直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也会研究生产力,但一直处于被联系的地位,即以研究生产关系为目的联系研究生产力。在相当长的时期,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主要限于生产关系的研究,而没有把生产力作为对象。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也长期忽视对生产力的研究,只是限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实践证明,以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不直接研究生产力,政治经济学就难以更为科学有效地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之一是在研究对象上突出研究生产力,并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研究生产关系。这同马克思设想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发展任务是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任务是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因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是其生产力水平达到并超过资本主义的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对我国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当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没有完成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生产社会化、现代化任务,生产力没有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水平,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在此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意味着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把对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力的哪些方面呢?邓小平说,一个是解放生产力,一个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又提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的研究就有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解放生产力,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保护生产力。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首先要建立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这样,着眼于生产力提高的经济发展理论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经济学研究多种生产关系和相应的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运用的抽象法的一个重要案例,是面对同一社会中存在的多种生产关系,着重抓住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展开分析和研究。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4页)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特点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且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之一。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就不仅需要对公有制经济展开研究,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应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现实的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因此,作为经济改革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不能只是几个原则规定,更多的应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最为典型的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分析,既要研究各种所有制反映的生产关系的基本属性,又要研究各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相互关系。此外,还要研究基本收入制度、土地制度,等等。经济制度不可避免涉及上层建筑,那么,上层建筑的哪些方面或者其中哪些部分应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呢?虽然上层建筑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分析,政治经济学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时也会在一定范围联系上层建筑,特别是经济制度作为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很大部分也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比如,许多经济问题的治理离不开法治,那么,政治经济学也就需要研究影响生产关系的各种法律制度。
3. 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属于经济本质的分析。相应地,与生产力发展相关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一般归结为生产关系的影响,经济效率低就从生产关系的不适应来说明,需要解决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而实际情况是,经济效率并不只同生产关系相关,它也跟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相关。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运行的质量并不只反映生产关系的优劣,它们也需要由经济运行方式来说明。经济运行方式不完全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不完全是围绕经济制度而建立的。例如,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是资本主义经济中,都是作为经济运行方式而存在的。再如宏观调控,面对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都要采取逆周期的调控方式。像这样的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并不都可以用生产关系的性质来说明。但处理不好所产生的低效率和宏观失控等问题,却会影响生产力发展并影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因此,经济运行方式进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十分必要的。
经济运行方式即经济体制,如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经济体制的设计变革,既要反映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还需要反映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的要求。就反映经济制度的要求来说,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改革经济体制。由于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制度,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运行方式问题。因此,如果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需要适时根据经济运行规律调整和改革经济运行方式。由于经济体制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框架内运行的,所以对经济运行及其方式的研究也不能脱离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例如,对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研究就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它们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寻求合适的制度安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面的上述突破,推进了各个方面的理论创新,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二、政治经济学目标任务的创新发展
一般而言,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任务是由其本质属性决定的。经济学有没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是明确的,既存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也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而一些人对当今的以社会主义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是否有阶级性的看法则是有分歧的。有人受西方“普世价值”的影响,淡化经济学的阶级属性,强调其提供超阶级的一般经济学理论的一面。事实上,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学只要涉及经济利益关系,它带有一定的阶级立场是必然的。有的经济学就声称是富人的经济学,有的则声称是穷人的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秉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不仅有明确的阶级立场,而且公开声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这是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就明确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马克思指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0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公开主张和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服务。他依据劳动价值论,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由此找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不仅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还在于为无产阶级找到了理想的社会归宿。这就是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推导出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反映了无产阶级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决心。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来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提供了建设新社会的理论武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如何体现呢?这同无产阶级所追求的根本利益相关。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判断,无产阶级利益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样,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就表现在,面对所要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寻求这个社会的掘墓人——无产阶级;面对所要分析的社会主义经济,寻求这个社会的建设者——广大人民群众。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服从于人民的福祉和共同富裕。这个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要求其在根本目标任务上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发展:
1.着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目标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克服这个矛盾的途径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固然需要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但在实践中仅仅调整生产关系是不够的。我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面对的现实问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要求。因此,实践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规定性的基本途径,是创造实现这些规定性的经济条件,特别是依靠发展生产力建立实现社会主义规定性的物质基础。这样,政治经济学就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进国民财富、实现共同富裕,就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使命。
对生产力的描述,人们通常会用到马克思从劳动过程概括出的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然而,这个概括只是一个基础,要确切说明当前发展生产力的路径,我们还应引入和使用马克思对劳动生产力决定要素所作的概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3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马克思还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结为三个方面:“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的分工”“脑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96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已然成为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是建立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目标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2.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可避免会存在先富和后富及富裕程度的差别。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公平正义、民生为本,就是要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就能支持改革发展。
3.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人自身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需要以人为本。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倡导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就是一个例证。以人为本的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涉及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即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这些人的发展内容不仅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还依赖于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三、经济制度理论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与规定,对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起了方向性指导作用。但一方面,马克思当时预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实践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要求时,不能教条式地搬用这些规定。另一方面,马克思当时只是规定未来社会基本特征,并没有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体制作具体规定。这就意味着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的创新是从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依据中国基本国情,这个国情就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降低社会主义的要求,而是要使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有利于生产力的长期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还为经济制度的一系列创新奠定了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我们从生产、交换和分配三个维度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充分发展了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发展生产力,需要从实际出发,寻求推动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新的要素,使各种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因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了出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并且明确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资本相互持股,从而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种制度创新。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作出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直到2012年的十八大,这一直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将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对于这个修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在市场经济前面冠以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有的,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指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它更多地体现在政府作用上,在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时,强调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时,则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是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也得到确认。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多种分配方式是指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都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坚持上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础上,又提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由各自的生产要素市场决定。这些表述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份额,不只是取决于各自的投入,更要取决于各自的贡献和供求状况。这种基本分配制度从总体上说是符合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由于多种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而增加了社会财富,劳动者绝对收入也较前明显增加。这也是符合劳动者利益的。但不同的人拥有的要素存在很大差别,一段时间以来,非劳动要素收入和劳动报酬的差距明显扩大。针对现阶段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报酬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的问题,需要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其主要路径有三个:在初次分配阶段就要根据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增长;通过教育公平等途径缩小各个分配主体所拥有的要素差异,坚持机会公平原则,从而缩小分配结果的差距;采取措施推动再分配更为合理,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经济发展进入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本身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明确所处的发展阶段。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发展理论也就需要随之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发展理论方面的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其中包括: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包含在现代化进程中并作为现代化的具体阶段来推进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现代化道路理论等。
二是科学发展理论,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的经济发展理论创新。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三是开放型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要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要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增长不等于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摆脱了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脱贫攻坚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实现全面小康基础上向现代化迈进的问题,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与此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1.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论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2.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创新驱动是新的发展方式。在资源环境供给和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发展方式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其中科技创新起引领作用。第二,科技创新要实现自主创新。创新驱动需要突出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与之并跑,甚至领跑,在科技和产业上占领世界性制高点。第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推动产业转向中高端。一方面,需要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进行存量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淘汰污染和落后产能。第四,加强产学研协同研发,着力推进新技术孵化。
3.需求拉动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发展引擎由外需转向内需。随着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那种主要依靠出口和国外直接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的重要性将降低,国内经济成为推动增长的发动机。第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第三,扩大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途径包括培育消费力、发展消费经济、发展满足消费需求的新产业和新服务等。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实践证明,在发展中国家,即使转向市场经济,只靠需求也不能长期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在多年的需求侧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基础上,要实现质量效率型发展,就需要在供给侧推动经济增长。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推动有效供给,克服结构性供给短缺和过剩,避免无效和低端供给。第二,在供给侧提供增长动力。其实现路径是结构性改革,主要涉及科技创新体制、精细化管理体制和激励性制度等。第三,是激励和调动各个方面积极性。如果说需求侧突出的是市场选择,提供发展压力;而供给侧则突出经济激励,提供发展动力。例如,给实体经济减税减息减负,调动其发展积极性,释放其发展活力。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伟大成果。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和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转向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人民生活水平正在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所有这些都产生了明显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效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尹霞 马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