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王晶雄、李书吾:立破结合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真善美总是与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我国,近些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遭到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因而,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已经成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当下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影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科学理论引领是我们党成就伟业的宝贵经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没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90多年来,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

  建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课题。我们所坚持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僵死的体系,而是鲜活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今天,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思潮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比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另一方面,我们也比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建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所以,建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课题。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多民族大国,一盘散沙是不能实现中国梦的,离心离德更不能实现中国梦。实践已经证明,在中国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共识,作为我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因为主流意识形态既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得到了中国绝大部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挑战与机遇并存

  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科学指南,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有些人打着“学术自由”的旗帜,借助网络空间,恶毒攻击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社会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错误思潮,严重干扰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

  用“普世价值观”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些年社会上有些人讽刺、挖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有人公开叫嚣要用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取而代之。当下有些人把资产阶级价值观看成是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观”,他们一方面把西方制度模式说成是“普世价值”,另一方面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和困难都归咎于我们的制度和体制,认为中国只有全盘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才有前途,显然,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用历史虚无主义干扰我们的历史认知。所谓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否认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规律性,以唯心史观代替唯物史观。近些年,一些人以否认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为切入口,以“重新评价”为名,把党史军史国史描绘成一部罪恶史、权斗史,历史被恶搞成“麻辣鸡汤”。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们的历史认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否定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根基。

  用新自由主义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于新自由主义主张经济绝对自由化、彻底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所以当前社会上有些人极力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能用来指导经济改革,必须用新自由主义取而代之。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仅仅片面强调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忽略了公有制为主导和政府的科学调控,那么这绝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是彻底的新自由主义。从本质上来看,宣扬新自由主义是要改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削弱政府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

  当前社会还存在其他各种错误思潮,这些思潮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都严重干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因此,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已成为当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要充分地认识新的历史环境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渠道和载体。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网络日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网络空间作为一种全球化的信息交流媒介和资源共享平台,不仅成为当代人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拓展了新的空间和渠道。

  市场经济的发展唤醒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的一大创造,它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也唤醒了人们的现代意识和主体活力。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说到底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人民群众既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主体,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主体,随着主体的不断觉醒,人民群众必将以各种方式进一步积极主动参与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之中。

  改革开放的成就提供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自信。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群众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道路的魅力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认可。尽管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矛盾和困难,但是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满满的自信。

  在“破”与“立”结合中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战斗力

  “破”是手段,“立”是目的。在深入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同时,我们必须积极作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战斗力。

  坚持用历史的维度看待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正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一样,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必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要树立实践的观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坚持用整体性思维谋划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关系到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未来的重要战略工程,我们必须坚持用整体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谋划。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既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既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等,面对这样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整体思维,整体谋划,切忌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方法对待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坚持用包容的心态审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另一方面需要有博大的胸怀,要用包容、开放的心态审视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诉求。在思想文化领域,只有通过不断碰撞、交锋、论战,才能推进思想文化的不断发展。一种思想文化一旦搞自我封闭,其结果只能是孤芳自赏,失去生命力。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也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发展壮大。

  坚持用以民为本的理念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同样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所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正当的利益诉求;同时,主流意识形态要顺应人民的愿望,回应民众的关切,面向群众,面向生活,倾听民声,关注民意,赢得民心,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具亲和力,并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上一篇:产业链的“绿色”转型与升级
下一篇:王海涛: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