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理论界诸多专家学者对于中央决策和社会热点不断“发声”,改革“好声音”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纵观2015年,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一主题,理论专家们不仅重点关注“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大治国理政思想,也就经济转型、反腐倡廉、国防和军队改革、两岸关系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他们的观点在广大网友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就此,理论频道盘点推出2015年度“十大好声音”,以飨读者。
声音:习近平首次集中阐述“四个全面” 宣示治国理政全新布局
人物:许耀桐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观点:“四个全面”宣示了“四个全面”已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整个国家要实现的近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一个根本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习近平去年底考察江苏的时候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如果没有这一笔,其他都不能实现,有了这一笔其他就都鲜活起来。“四个全面”是习近平任总书记两年多来,经过酝酿、深思熟虑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思路,非常鲜明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比笼统地谈“治国理政”更为具象、接地气。【详细】
声音:习近平反腐“四要求”有理有力 描绘未来反腐“新路线图”
人物:周淑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观点: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们党的反腐败工作已经越过两年时间,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新的一年乃至未来的反腐工作如何开展,国内外都存有不同的看法,也在观察着中央新的思路与部署。总书记提出的这四个重点要求,不仅非常全面地为下一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描绘了“新路线图”,同时,相关的具体措施也有理有力,打消了社会上部分人对反腐工作的消极观望态度,同时也再次警醒一些党员干部,正如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详细】
声音:国家治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
人物:范文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观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继四个现代化后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我们知道,中国梦,实际上从古代,当然可以追溯到孔子那就有大同小康的理念,现在说中国梦里面的目标就是两个百年、一个梦想,这个百年首先第一个百年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小康这个概念,在孔子那,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提出,就是指的虽不富裕,但比较宽裕,比较安定的社会形态,它是大同的一个中间过渡阶段。那个时候已经有中国梦的思想萌芽。【详细】
声音:让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独特优势”实至名归
人物:辛鸣 中央党校教授
观点: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但不论是本质特征还是独特优势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语的宣示,一定要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切实的践履,这就要有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与体制设计,《若干意见》正是这样一种有的放矢、切中肯綮的顶层设计。【详细】
声音:“十三五”时期民生发展进入新境界
人物:唐任伍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
观点:十三五”时期民生发展进入新境界。“十三五”规划仍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同样,发展是民生保障的基础,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尽管今天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但“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十三五”的发展相对于过往的“发展”具有“新境界”,它是在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新态势,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深刻把握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上的“发展”,是搞好统筹兼顾、更好地惠及民生的“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蕴涵着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既勾勒蓝图又要绘制施工图,是全面的民生发展宣言。【详细】
声音:经济工作会议最大亮点: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人物: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
观点: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落下帷幕,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这次会议的最大亮点就是突出强调了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作为“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并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详细】
声音:“新常态”下应有“新状态” 认识到三种“新变化”
人物:胡敏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观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概括,并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科学引领新常态。其实,语言所折射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慢慢积累的能量、逐渐发生的变化、必须形成的共识,这是一种在变与不变之中形成的一种新现实、新平衡,它已经完全渗透并充分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和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新常态”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工作思维、工作习惯、工作方法,进入这样一种“新状态”。【详细】
声音:强军必先强官兵
人物:颜晓峰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观点:习近平主席从建设强大军队、培育新型军人的战略高度,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近日,总政治部组织编印的《习近平关于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重要论述摘编》一书,集中体现了习主席关于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军人、怎样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大问题,为培养堪当强军重任的革命军人提供了根本遵循。【详细】
声音:军队反腐进入新常态 腐败分子摧不垮军队战斗力
人物:公方彬 国防大学教授
观点:反腐就是要刮骨疗毒、猛药去疴,军队反腐主动对外公布,不再讳莫如深。此次公布名单,恰逢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和全军纪检工作会刚刚结束,可以说这也是中央“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再宣誓,表明军队的反腐工作进入了“新常态”。军队的反腐工作,与党对反腐工作的要求、与民众对军队的期待以及权力运行的新变化更趋一致。【详细】
声音:66年终“破冰”:“先生会面”彰显家和万事兴
人物:褚静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两岸关系研究专家
观点:化解历史分歧,铸剑为犁,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盼。面对复杂的两岸关系,两岸领导人怀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担当,不计较身份、称呼这些次要问题,排除障碍,通过多次沟通,来到新加坡会面。此次“先生会面”的重点是两岸领导人会面,坚持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九二共识”,至于地点、身份、称呼等都是次要问题。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再次彰显了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的理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