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像柳青那样深入生活
  • 关仁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用柳青扎根基层、潜心创作的事迹,生动而深刻地阐释了文艺创作的一个亘古不变的铁律:“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每每学习这一重要论述,我都有新的体会和理解,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像柳青那样深入农民生活,就是让自己在思想上、情感上真正和农民“心入”、“情入”,和农村融为一体。上世纪50年代,柳青在长安县皇甫村白天和农民一道下地耕锄,一个锅里吃饭;晚上叼着农民的旱烟锅,一起开会聊天,困了就和大家睡在一条炕上,就这样整整“蹲点”14年。正因此,他和农民的深情才浓得化不开,才能用《创业史》等扛鼎力作、梁生宝等栩栩如生的形象照亮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天空。我喜欢读《创业史》,就是因为作品所表现的那种对农民生活和命运酣畅淋漓的生动表达,就是因为它所歌唱的那种中国农民绝不向贫穷低头的昂扬奋进的精气神,始终像一团炽热的火温暖着我、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为文艺创作搭建了最广阔、最深厚的时代舞台。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多中国人民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素材,有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创造智慧和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可以说,当代中国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只要我们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从祖国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的力量。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河北农村体验生活,陆续写了《天高地厚》《麦河》《日头》等“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回想创作时的情景,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小说创作须臾都不能离开农村和农民的一切变化,特别是要时时关注在时代转型大潮中农民离开传统的劳动方式、离开习惯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心理变化等。只要能够像柳青那样,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但凡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兄弟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那么,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就一定是鲜活的、深刻的,所面对的问题、所发出的追问,就一定能切中时代脉搏、反映人民思想和情感。

    我始终认为,作家不仅要有穿越生活表象而直达本质的能力,更要有悲天悯人的精神关怀。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生发出温暖人心、激励人心的力量,才能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最近,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归来》,我在北京昌平曹碾庄深入生活。这部作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城镇化为大背景,试图表现当代中国农民的命运起伏和精神诉求,从而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必须承认,面对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问题也在困扰着我。如何把握复杂多变的当代农村生活,如何透过现代农民的多重形象揭示社会规律,这些都是横亘在创作道路上的大山。但我懂得,艺术的跋涉固然艰苦,只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就能拿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作品。

    (作者: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上一篇:领导干部要“干”字当头
下一篇:人民日报:莫等督察再“奋蹄”(生态论苑)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