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如何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多起来

  近年,总能听到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反映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难以入脑入心的问题。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大道理太多,听不懂;有的说,马克思主义离工作、生活太遥远,平时看不到、摸不着;有的说,信与不信一个样,只要不犯错误,不违法违纪,信与不信没关系,哪一个腐败官员是因为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而被处理的?这些意见和言论都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理想信仰的重要性,形象地把理想信仰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没有理想信仰,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还具体地描述了信仰缺失、动摇的种种表现:诸如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不问苍生问鬼神,脚踏两只船、随时准备“跳船”等怪现象。并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深刻地提出了判断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仰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更加旗帜鲜明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注入了强大动力。

  行动来源于思想,思想来源于信仰。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下,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取得引以自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也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一部分党员干部或多或少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疑虑,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其中原因,除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变等涉及社会背景的客观原因影响之外,我们在信仰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等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也直接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发展,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要改进信仰教育的表达方式。在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并不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与我们的宣传有很大关系。一些传播者习惯于用理论讲理论,用概念解释概念,让听者听不明白,记不住,效果自然不好。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从理论和逻辑层面深入、准确地研究和阐释是马克思主义专家们的任务。对于大部分党员干部乃至群众来讲,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只要弄明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弄明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目标和内容即可。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用生动具体、简单朴实的语言、寓意深刻的浅显道理、形象的比喻和贴切的故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丰富内容表现出来。越是大道理,越用小道理去体现,越是深刻的东西,越要用直白的方式去表达。多用口头语言,少用甚至不用书面语言,力戒大话、空话、套话。这样,才能让群众真正对马克思主义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了,并慢慢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成为自己的信仰。

  要探索信仰仪式教育。仪式教育之于信仰培育至关重要。遍观其他信仰,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等,都有严格规范的仪式规定。我们可以借鉴宗教信仰在仪式教育方面的有益做法,切实加强信仰的仪式教育。依托具有信仰教育意义的多种载体,打造和开展宣誓仪式、典礼仪式、纪念仪式、升旗仪式等各式各样的仪式教育活动,规范仪式程序、明确仪式内容,确保仪式的庄重性、严肃性和神圣性。这样的仪式教育一旦确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信仰教育的效果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

  要完善党内信仰缺失的惩戒制度。完善信仰缺失惩戒制度是信仰培育的重要手段,是体现信仰至上的硬约束。因为共产党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所以信与不信,是衡量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缺失惩戒制度的核心原则就是:不信即开除,违背即惩戒。事实证明,所有违犯党纪国法的党员领导干部,无不是从信仰动摇开始的。假如我们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信仰缺失惩戒制度,坚决与一切违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言行举止作斗争,就可以真正从源头上筑牢思想蜕变的大堤,就能杜绝“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现象的发生,就能有效减少背离信仰的行为,就能从根本上捍卫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性。我们应该以党章为依据,专门出台关于党员干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条例、规定,切实将党员干部信仰问题置于严格的制度基础之上,这既是从严管党治党的客观要求,也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避免信仰问题随意化、平淡化,甚至娱乐化、庸俗化的迫切需要。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外界怎样风云变幻,只要我们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努力在全社会持续营造浓厚的信仰教育氛围,坚决而又有力地惩戒党内的非马克思主义者、假马克思主义者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者,再加上马克思主义本身所焕发出的强大的真理力量,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起来。(冯永忠)

上一篇:求是网评:让传统文化“随时脉动回来”
下一篇:公共文化服务不该用商业眼光考量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