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能陷入误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的确有许多好东西,但应对这些好东西进行创造性转化。比如孝道。不用说世界上其他国家,即使中国封建社会的行孝方式在当代也很难实行。在当代中国,如何建立孝道,如何恢复孝心,专靠引用古书是没有方法解决的。

  诚信也是如此。当代中国社会的诚信存在一定的缺失,这是为什么?儒家学说中确实有不少关于诚信的经典名言,应该学习。可我们当代的诚信缺失问题不能归结为不信孔夫子,不读古书。当代中国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原来的规范破坏了,新规范没有建立。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中介的陌生人社会,如果市场不规范,缺乏监管,一个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问题,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怎么样建立新的诚信?要按照当代社会特点来考虑这个问题。教育是重要的,但靠大量引证古书,甚至以古人为榜样进行教育,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代人的道德,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当代人的信仰是属于当代人的问题,不是古人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思想观念问题,而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关系的矛盾问题。不认真治理社会秩序、市场秩序,坚决反对腐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单纯就道德谈道德,其效甚微。光靠办国学班、经理班、读经班,我看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物质富裕以后,精神必然开始衰退。我认为这是错误的。物质生产是基础,物质生产不会必然带来精神堕落,只有物质生产发展以后,导致的社会不公,分配不公,富者日富,贫者更贫,才会导致这个问题。你想想看,如果一个社会极少数人占有社会极大财富,而大多数人贫困,会出现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的现象。所以问题不在于物质生产的丰富,激发人们的贪婪和欲望,而在于富裕中存在大量的贫困,即只有一部分人占用财富,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共同富裕的社会。社会主义当然要发展经济,要发展生产,生产更多的社会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使改革红利惠及全民。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坚持缩小社会贫富两极,才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成为可能。如果物质生产丰富,社会财富增加而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反而越来越下滑,问题肯定不在于生产力的进步,不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于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思想境界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但决不能偏到另一方面。科学素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素质同样重要。要搞好经济必须研究经济学,尤其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搞好管理必须研究管理学,搞好政治制度建设必须研究政治学,等等。至于要上天,要出海,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要靠发展科学技术。要技术创新,一定要发展科学技术。这些都不是光读经能读出来的,吟诗能吟出来的。

  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要重视人文,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但决不能陷入一个误区,让孩子从小只重视读经,读到不知道当代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陈先达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上一篇:工匠精神
下一篇:人民观点:讲分享别忘尊重原创——坚守融合时代的媒体信仰①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