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文化体制改革巡礼]出版业 传统与新兴融合共生优势互补

  本报记者  张  贺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有一套奇书引起了小读者们莫大的兴趣,只见他们戴上一副大大的眼镜摇头晃脑追踪恐龙,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不再仅仅是一动不动的图片,而是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是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利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高科技4D图书。副社长齐飞对记者说,近年来,山东教育出版社在做好纸质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纸电融合、纸网融合,在纸质图书数字化的同时,开发纸质图书增强现实技术,使纸质书变成了活的书,大受小读者青睐。

  我国出版业正在加速由传统出版向新兴出版转型,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积极主动适应用户多样化、个性化、分众化的消费需求,适应互联网传播趋势,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销售多条渠道、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的生产服务方式初现雏形。

  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湖南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一批中央和地方出版传媒集团,推进优秀图书产品向话剧、网络剧、影视剧等领域跨界生产经营,从单一的内容资源使用向全方位整合资源、全版权生产运营转变。人民出版社、湖北长江少儿出版社集团等出版单位在传统纸质图书上嵌入二维码,利用手机等终端,增强阅读的黏度和吸引力。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原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等出版单位推出多种增强现实出版物,为读者提供立体化的阅读体验。

  长期以来我国数字出版的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年来随着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的顺利推进,这一状况已大幅改善。一些出版单位狠抓平台建设和渠道建设,出版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安徽出版集团以“时光流影平台”为核心构建文化社交自出版体系,目前平台拥有用户近百万。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供应链中出版、供应、销售渠道、营销以及物流等资源集成,建立出版协同交易平台,年交易码洋达30亿元。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为1377亿元,占当年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的9.5%;2015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已超过4400亿元,在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已达20.5%,较2011年提高11个百分点,并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融合共生、优势互补、此长彼长。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5日 04 版)
上一篇: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下一篇: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