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又踏层峰望眼开——廊坊坚定不移走在全省前列系列述评之一

  从2010年的1351亿元,到2015年的2402亿元,GDP年均增长9.4%,五年砥砺前行,廊坊经济历经“蝶变”,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翻看2016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全部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领先,廊坊再次交出满意答卷。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利好消息接二连三,重大举措稳步向前推进,宏伟蓝图加速变为现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廊坊战略机遇前所未有、交相叠加。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区域崛起新引擎?以什么样的担当,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市委书记冯韶慧表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强势推进,狠抓落实,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生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维护稳定走在全省前列。”

  “四个走在全省前列”的提出,实质是让廊坊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当先锋、做表率、挑重担。这既是省委对廊坊发展的殷切希望,也是全市450万人民的热切期盼,不仅沉淀着廊坊经久的战略探索和思考,更绘就了新时期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走在全省前列,是历史赋予廊坊的时代命题,发展思路愈加开阔,奋进气度更显从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四个走在全省前列”奋斗目标的提出,既是胸怀大局、着眼大事,更是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这个势是什么?

  ——放眼廊坊经济发展史,近年来始终扮演着挑大梁、担重任的角色,新起点上仍需主动作为、有为有位。

  廊坊很年轻,1989年才成为地级市,“一无资源、二无工业”基础薄弱,毫无优越感可言,但发展成绩令人惊叹。

  “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351亿元增至2015年的240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由195.4亿元增至481.3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9.4%和19.8%。而同时期,全省年均增长分别为8.5%和10.9%,廊坊在河北经济版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面对省委、省政府对廊坊的殷切期望,廊坊必将以顽强拼搏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浓墨重彩地继续抒写“小廊坊、大贡献”的壮志豪情。

  ——从我国发展全局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协同发展快速推进,廊坊理应抢抓机遇,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开创新局面。

  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作为京津发展主轴上的唯一一个地级市,廊坊处于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宝地,更加具备成为“区域增长极”的发展条件。

  北京新机场加速建设,北京在通州建设行政副中心,对廊坊的辐射带动不言而喻;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廊坊列入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要求廊坊走在全省前列,根本目的在于以廊坊的发展带动全省的繁荣,以廊坊崛起推动协同发展的重点突破。这就需要廊坊,必须集中精力做大经济总量,以总量的扩张打造环京津的“新增长极”。

  ——审视廊坊周边,各地争先恐后、竞相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廊坊必须积极作为、精准发力,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廊坊全域紧邻京津,人均GDP却只有京津的45%,人均公共预算收入只有50%左右,城镇化率相差30个百分点以上;保定传统的汽车、光伏等产业势头不减,张家口、承德在风电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屡有重大突破。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廊坊仍有较大差距。

  知其不足,方能负重奋起。“四个走在全省前列”,这一言简意赅的表述,标志着新时期廊坊未来发展战略路径的成型,也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愈加自如的驾驭全局能力和推动发展能力。走在全省前列,是衔接既往发展战略的要求,脉络明确逻辑清晰,共同肩负使命担当!

  一个城市的发展,于区域竞争中迅速崛起,重在战略谋划。

  两年前,廊坊确定了“绿色、高端、率先、和谐”的发展定位,努力打造“四大城市名片”;两年后的今天,廊坊提出“四个走在全省前列”,这是在战略衔接下,全力打造环京津投资、创业、安居理想之地的战略抉择。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平原森林城市”,必将实现“生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是省委对廊坊提出的明确要求。截至6月底,市区达标天数同比增加2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12.3%;集中开展河流治理攻坚行动,京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建设加快推进;启动“两年大提升、创建森林城”活动,今春完成造林27.7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54%。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体现了对长远利益的深谋远虑和责任担当,为廊坊“生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始终坚持“高端发展”,打造“环保产业城市”,注重提质增效,必将实现“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

  实现高端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是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70项,新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40%以上;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京东云计算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等项目落地,环保产业发展加快,初步确立了在全省的先发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态势良好。

  ——始终坚持“率先发展”,打造“文化体验城市”,立足协同发展中的定位,精准对接、率先突破,必将实现“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培育新的“增长极”,实现率先发展,重在抢抓协同发展机遇,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京霸铁路、京滨城际铁路等加速推进;举办系列推介活动,签约北京产业转移项目81个,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等合作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统领,加强与京津文化活动互动,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打造率先发展的文化支撑。

  通过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把资源配置优化到最佳,廊坊最终在协同发展中,实现了自己的大发展、快发展。

  ——始终坚持“和谐发展”,打造“幸福宜居城市”,必将实现“维护稳定走在全省前列”。

  民心所望,就是施政方向。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197亿元,同比增长38.2%。大力实施“八大民生提升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全省最低,五保集中供养率、新农合参保率等保持全省领先。市级和11个县级群众工作中心投入使用,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纵横捭阖之间,尽显博大胸怀。“四个发展”“四大城市名片”和“四个走在全省前列”,三者之间相互衔接、互为支撑,提法虽有不同,却存在相互关联的内在逻辑,战略指向同向,肩负着寻找廊坊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共同使命。

  走在全省前列,是全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彰显绿色生态底线,民生为先发展理念!

  回首廊坊走过的发展历程,如同展开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画卷——

  我们顶住下行压力,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持续提升,廊坊综合实力更强了;

  我们抢抓协同发展机遇,京津转移项目纷至沓来,廊坊的发展更快了;

  我们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治理环境、修复生态,廊坊变得更干净了;

  我们努力改善民生,科教文卫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社会生活更加和谐稳定了……

  但反思历史,审视廊坊现状,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既有全省的共性特征,又有廊坊的“地方病”。

  就经济发展而言,廊坊早就提出“省外追赶东莞昆山”,可现在与东莞、昆山的差距逐渐拉大。再看周边,环京津各地市发展迅猛、势头强劲。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廊坊发展压力不小。

  长久以来,廊坊一直以生态环境作为发展优势,曾与区位优势并驾齐驱。可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态环境优势逐渐变为劣势和制约,这不得不引发深刻反思。

  再看城市管理,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建设工地影响生活,道路遗撒、扬尘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等,小城市得了“大城市病”,与“幸福宜居”的城市定位不相符合。

  在民生改善上,群众获得感不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城乡、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床位数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远不能满足需求。

  ……

  客观而言,廊坊的经济、教育、就业、医疗等与广大市民的要求仍有差距,既成为一些社会矛盾的根源,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廊坊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有诸多不足,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随着廊坊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为推进廊坊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好作风、硬作风出生产力、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冯韶慧说,就廊坊当前的发展而言,这种好作风、硬作风,集中体现在不怕困难、敢于担当上,体现在实干实政、激情作为上,体现在狠抓落实、推动发展上。

  如今,廊坊经济社会发展迈上实质性推进的“快车道”。全市上下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上下同心,主动作为,倾力打造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廊坊正蓄势起航。

上一篇: 雄师阔步新征程:献给长征胜利80周年暨建军89周年
下一篇:河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