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改革开放看廊坊”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和第四场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孙泽恒 摄

  长城网廊坊讯(记者孙泽恒)11月20日,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第三场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廊坊市委外宣局局长、廊坊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汪国会主持,廊坊市科技局副局长董立峰、市建设局副调研员李万忠进行新闻发布,以下是发布会文字实录:

  廊坊市委外宣局局长、廊坊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汪国会

  尊敬的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大家好!十分高兴地欢迎各位记者朋友们参加“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集中宣传展示全市各级各部门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典型和经验成果,市委外宣局、市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了6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周已经举办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招商引资开发区建设两场新闻发布会。为提高新闻发布效率,今天我们把第三场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和第四场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合并进行。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市直单位负责同志是:廊坊市科技局副局长董立峰同志和市建设局副调研员李万忠同志。

  下面,请市科技局副局长董立峰同志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取得的经验成果。

  廊坊市科技局副局长董立峰

  尊敬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按照新闻发布会议议程,我代表市科技局从两个方面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作发布介绍。

  197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9年廊坊市建市,科技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各方面改革前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路径。近年来,市科技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美丽廊坊经济强市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抓环境、建平台、强主体、聚人才、促产业,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主要工作成效

  支持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召开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以“1+4+N”为代表的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30多项。2018年,又印发了《廊坊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廊坊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廊坊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先后发放《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建设创新型城市100条政策汇编》《廊坊市企业上市明白手册》等政策宣讲材料15000余册,使创新主体更加直观的了解、掌握各级创新政策。

  推动企业创新主体迅速壮大。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32家,总数达到6772家;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31家,全省第二;做强做优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服务机构,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服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18家。在精准服务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活动中,全市共帮扶230家,其中市级直接帮扶60家,县级帮扶170家。目前,所有230家帮扶企业的基本信息已从省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上进行了完善,各项帮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2018年新增院士工作站6家总数达到34家,全省第二。通过与入站院士开展合作,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等近百项,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30余项,申请专利200余项,开展考察咨询、学术报告等院士活动百余次。与我市有合作的徐更光、孙家栋、汪懋华、童庆禧等四名院士,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全市专利申请量7090件,专利授权量4185件,同比分别增长52.69%和70.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79件,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均为全省第三。

  提升创新创业平台承载能力。全市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达到544个,每年全市60%的专利申请来自研发平台,2015年以来累计开展科研项目9158项,通过技术创新新增产值610亿元,新增利税45亿元;集聚科技人员超过1万人。推动建设河北省OLED产业、煤基清洁能源、廊坊市机器人产业、廊坊市智慧环保生态产业、京津冀数据产业、京津冀虚拟现实VR协同创新等10余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重大科研项目149项,转化成果1112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620项,其中发明专利290项,制订、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1项,成为技术创新源头和产业创新高地。支持华夏“太库”、宏泰“泰智会”等民营经济龙头企业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国、韩国、德国、芬兰等地建立35个域外创新创业平台,引进对接最新技术成果。全市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92家,孵化面积超过150万平米,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2000个。全市建设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区5个,省级以上高新区总数居全省第一位。建成农业科技园区37家,全市各县(市、区)实现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

  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搭建协同创新战略平台,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采取政校企、校企、院企等多种合作方式,建设有利于京津科技资源聚集、新型产业落地和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基地,引进科技型企业和转化科技成果500个(项)。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是由政府提供5万平方米双创场地,中关村软件园以“带土移植”模式,植入中关村基因,精准聚焦“大智移云”高端产业,构建符合地域特色、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地标、创新创业新高地,2017年5月16日正式启用,目前已有百度、亚信、云基地等10家中关村企业及6家廊坊本土创新企业入驻。同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鼓励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和利用京津科技资源、借鉴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目前,我市已引进、成立各类科技服务机构50多家。2018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其中吸纳京津技术超过1/3。

  拓宽科技金融合作方式。改革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借鉴天津、深圳等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探索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实现科技经费从“资金”变“基金”,从“无偿支持”到“有偿使用”,借“市场之手”放大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以市高科创投为依托,与建设银行、廊坊银行、邮储银行等建立合作,使用2000万元科技金融专项资金设立“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用科技“小”资金撬动银行“大”资金,放大倍数撬动银行资本投向科技型企业,降低企业贷款门槛。推出“创融贷”“科技助保贷”“科技信用贷”等新型融资产品和服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从市区扩展到固安、霸州、大城等县域,合作银行发放科技企业贷款总额达到1.5亿元,为沃森测控技术、乐聪网络科技、钦纵机电制造等70多家科技型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在辖内成立廊坊银行霸州支行和河北银行固安支行两家科技支行。积极引进组建各类基金。资金规模2亿元的“廊坊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投入运营,正式签订5个股权投资项目,资金总额4994万元,分别支持河北乾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5家科技型企业。由省、市科技引导资金共同出资成立的2亿元“三浦科创固安科技股权投资基金”,2017年1月完成了对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资,重点支持固安OLED等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已建成国内最先进的OLED照明量产线,持有专利180多件。廊坊市高科创投联合廊坊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壹佰众创空间设立“廊坊市星火孵化天使投资基金”“廊坊市科技文化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具有成长潜力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推进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完善支持企业上市奖励政策,引导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境内外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推进企业上市培育。截止目前,我市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余家。

  激发科技创新改革动力。深化科技经费投入方式改革,将有限的科技资金向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载体、重点项目倾斜,改变单纯支持单体项目、单个企业,支持方式由“点对点”变为“全覆盖、普惠制”,由分散使用变为集中力量扶持重点。2018年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预算安排2.06亿元,比2017增加6008万元。2018年,仅市本级对2017年度各类创新主体的后补助经费由3700余万元快速增长到9251万元,翻一番半。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研发平台、协同创新基地等200多家。2018年1-6月,有90户企业申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所得税额3.16亿元。推动科技管理服务快捷透明,在省内率先实现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奖励评审系统在线管理,建设涵盖立项、审批、结题鉴定、奖励评审等各个环节的网上审批系统,实现全流程一体化网上办理,确保阳光操作、全程可控。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优化环境,营造科技创新发展新生态。以加快发展科技创新为抓手,进一步修改完善“1+4+N”创新政策,丰富和完善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引导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全市企业聚拢,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合力。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协同创新基地等,引进我市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特别要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每年争取支持引进2个高层次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和20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三年内,院士工作站争取达到40家。

  打造平台,构筑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着力打造“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的新型孵化模式,重点做大做强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京东work+、中信国安创客等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创新服务内容,提升专业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力争三年内,全市孵化器发展到48家,众创空间52家,入孵民营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000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9000家。支持鼓励具有研发条件的企业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加强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壮大,在科研设备进口、人才引进、项目申报、财政资助、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年内,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新增50家,总量突破500家。

  搞好对接,破解科技创新发展新瓶颈。一是结合双创双服活动,着眼解决融资难、引进人才难、找技术难等问题。市科技局班子成员采取按县(市、区)分包的形式,划分“责任田”,每名班子成员负责协调解决所包县(市、区)经济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二是为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科银企对接活动,推动商业银行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服务。壮大创新创业投资资金和引导基金规模,以股权投资、科技信贷、投贷联动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扩大科技创新券资金规模、服务功能和机构数量,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实实在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成果转让税收减免等创新支持政策。

  深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新活力。凝练重点改革举措,“刀刃向内”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投入机制改革,将有限的科技资金向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倾斜,由分散使用变为集中力量重点扶持。推动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互联网+科技服务”新模式,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廊坊市委外宣局局长、廊坊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汪国会

  感谢情况介绍。下面,请市建设局副调研员李万忠同志介绍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典型做好和成效。

  【廊坊市建设局副调研员李万忠】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廊坊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1897年京山铁路通车,在廊坊设立小站,廊坊随之逐渐形成一个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9年撤地建市以来,廊坊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廊坊城市建设迎来了第一轮赶超快上的高潮,人民公园、新世纪步行街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相继竣工,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承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进入新世纪,廊坊不断调整完善城市发展蓝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2007年廊坊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殊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廊坊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攻克难点、狠抓重点、打造亮点,按照“一心一环、三轴四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批崭新的道路、桥梁、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的整体框架迅速拉开,中心城区面积迅速拓展,城市建设迎来了又一个高潮。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发展,廊坊完成了由“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的转变。概括起来,廊坊城市建设主要发生了四个变化:

  变化一:廊坊城市之基不断夯实

  城市路网是城市血脉,路网畅通是城市发展升级的先决条件。改革开放之初,城区仅限于廊坊车站三角地周边区域,主要街道屈指可数。经过近40年的建设发展,当前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8.7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7.2万。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打通“断头路”、主次干道提升改造、小街巷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打通“中梗阻”、畅通“微循环”。目前,我市建成区道路长度512公里,道路面积1018万平方米,桥梁49座,人均道路面积17.8平方米,路网密度7.4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14.81%,同比分别增长1.3%、0.13%、1.65%,体现出近期城市路网建设的提质增速。

  打通断头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2017年启动实施11条道路15个区段断头路打通工程,2018年又新谋划启动5个区段断头路打通工程,目前广阳道东延、新华路北延等9个区段实现通车,年内还将有3个区段实现竣工通车。同时,外环路西南环线今年“5.18”前通车,实现了我市外环路真正意义上的闭合。另外,光明铁路上垮桥工程已启动实施,建成后将实现光明道东、西段连通,进一步完善路网格局、缓解南北城区域交通压力。艺术大道铁路下穿桥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力保明年6月实现通车,届时将彻底实现艺术大道全线贯通,与北京新机场高速衔接,大大拉近廊坊与北京新机场的空间距离,给廊坊城市建设带来更多的历史机遇。可以说,近年来廊坊断头路建设,在廊坊城建历史上实现了征地拆迁的强度、破解难题的力度、工程推进的速度、百姓关心的程度四个“前所未有”,为全面对接京津,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道路提升改造彰显“廊坊速度”。2017年,全年完成11条道路提升改造任务,改造面积15.8万平方米,特别是在迎“5.18”的关键时期,采取“错峰施工”的方式加快推进康庄道、金光道、和平路三条道路进度,仅用52天就全部抢完;2018年,我市引入了“京企”和“央企”,采用国内领先工艺设备,高标准实施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其中,上半年实施的和平路(广阳道—桐万路)提标改造工程仅用时14个夜晚就全部完工,切实改善了经洽会主会场及中超赛场周边交通环境。爱民道拓宽提标改造工程取消绿化隔离带,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大大缓解了廊坊第六小学周边的交通压力。银河北路、爱民桥、广阳桥提升改造工程也于今年5月16日完工,畅通了城区道路交通“微循环”。在刷新了道路提升的“廊坊速度”的同时,也产生了鲶鱼效应,激发本地企业参与竞争、迎头赶上的本能意识,逐渐缩小了廊坊与京津施工水平梯度差。

  小型市政工程改造畅快民心。民生无小事。2017年以来,廊坊高标准实施119条小街巷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地上地下一起实施、配套设施同步跟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里。经过测算,市区共有34万平方米便道需要硬化铺装,目前已完成30万平方米,占比90%,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届时将会实现城市环境“旧貌换新颜”。

  变化二:廊坊变成绿色之城

  2006年,住建部授予了廊坊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多年来,我市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成果为抓手,紧盯“增绿、提质、添彩”三大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我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京津冀交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增长极”。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已基本形成了“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的城区绿化格局,整个城市打上了绿色底纹。2011年至2017年,7年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增加394.14万平方米,增长14.2%;公园绿地面积增加139.62万平方米,增长20.7%;绿地面积增加401.97万平方米,增长1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1.22平方米,增长9.4%,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廊坊变成了一座真正的绿色生态城市。

  大型公园建设突飞猛进。建市初期,我市没有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园,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公园建成,填补了这个空白,揭开了城市综合性公园建设的新篇章。2000年,自然公园东区落成。近年来,自然公园西区、丹凤公园、瑞丰公园相继建成,为市民游玩休憩增添了新去处。2018年,我市从苗圃基地划出600亩土地进行植物园(一期)建设,并以植物园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做好省园博会承办的前期准备工作。

  道路绿化取得重大突破。廊坊大力实施道路绿化工作,建成城市绿廊绿道55公里,为廊坊城市绘制出靓丽的绿色线条。特别是艺术大道、西南环线两条生态景观大道,彰显国家级园林城市“大气、精致、生态、艺术”的特有意境。另外,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迎宾线绿化显著提升,西出口廊涿引线绿化提升12.6公里,在中央隔离带和道路两侧共15万平方米空地内加浓加密加色彩;北出口路段绿化提升2.3公里,两侧各拓展20米,新建8万平方米景观林带,在与北京交界处高标准建设5000平方米景观节点。铁路沿线两侧增加了绿化景观带,全长30公里,绿化面积达40万平方米。

  游园节点建设成果显著。廊坊大力推进街头游园建设,新建提升街头游园30余个,老天桥公园、翰墨园、儒园、牡丹园等一批极具特色又彰显浓厚文化色彩的游园相继建成,具备休憩功能的同时,弘扬了民族文化,满足市民怀旧情结。成立了游园管理处,对64个游园广场实施集中统一管理,管护面积达30万平方米。此外,在多条主干道路口破硬建绿,新建特色节点80余个,种植乔灌木及地被花卉,修砌花坛,铺设草皮,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为突出月季市花主题,2018年我市投资5000万元,高标准打造由1个主要展区、5个关键节点、4条重要道路、8个公园游园构成的月季展,深入挖掘月季文化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对丹凤公园主展区70余个品种全部挂牌展示,讲好“月季故事”,让50余万株月季“芳浸廊道”。

  社会绿化实现多面开花。我市把广场、停车场、单位庭院、居民社区等作为主战场,栽种冠大荫浓的常绿大乔木和形式多样的花灌木,让市民接近绿色、走进绿色。截至2017年底,市区共有居住小区216个,用地总面积1130.1公顷,绿地面积375.8公顷,平均绿地率为33.25%。其中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57个,市级园林式居住小区97个。市区共有机关、企事业单位159个,用地总面积725.4公顷,绿地面积244.1公顷,平均绿地率33.25%。其中省级园林式单位66个,市级园林式单位139个,社会绿化总量和质量均实现跨越式发展。

  变化三:廊坊变成洁净之城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京津走廊的廊坊迅速成长,日新月异的城市体量和面貌,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不断提出新标准和高要求。对此,我市主动作为、乘势而上,环卫理念、工作模式持续更新,不断在打造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上下功夫。

  道路清扫工作逐步优化。改革开放初期,市区道路面积较少、档次不高,单纯的人工清扫模式足以满足要求,一把大扫帚从头扫到尾是很多人对环卫的固有印象,也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环卫工作状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逐年递增,目前我市主城区清扫面积已经达到了1046万平方米。道路面积的增加、作业标准的提高,使清扫保洁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沿袭以往的人工清扫保洁模式显然难以维系,机械化清扫模式应运而生。近20年来,我市着力建设机械化作业队伍,引进专业车辆设备,不仅解放了大量劳动力,降低了一线工人工作强度,更实现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大幅提升。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环卫作业车辆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湿扫洗地车、真空吸尘车、雾炮车、道路养护车等车辆陆续加入环卫机械化作业队伍,成为道路清扫保洁作业一线新的主力军。目前,我市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93.1%。近年来,廊坊引进“以克论净”道路深度保洁模式,实施环卫体制下放,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城市管理体制,让两区环卫部门、街道办事处成为一线管理主力,充分释放管理活力。同时,以“环境卫生示范路”为抓手,严格落实督导、调度、培训、指导、考核、奖惩等各项制度,让环卫体制改革工作落地生根。

  城市公厕成为城市文明新窗口。1990年以前,廊坊市区的几十座公厕全部为旱厕,受制于硬件条件,臭气熏天、蚊蝇横飞是当时公厕的普遍状况。1990年以后,我市大力推广水冲公厕,并坚持新建与改建“双管齐下”的原则,逐年推进新厕建设和旱厕改造工程。特别是2004年“公厕革命”活动开展以后,市区公厕的新建改建工作一直被列为市政府重点工作,逐年推进。2018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定位,把公厕建设与管理作为改善民生、提升服务的重点工作来抓,掀起了公厕建设的又一次高潮。根据建成区每平方公里4座的标准要求,2018年,主城区新增129座高标准水冲厕,公厕总数达到275座。在近年来的公厕建设改造中,“新理念、新技术”的运用十分突出,第三卫生间、无障碍设施、新风除臭系统、增压节水装置被广泛应用。同时,挂衣钩、置物板、残疾人扶手等人性化设施也在细节处体现着公厕服务功能的提升。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深化公厕管理,打破定时开放的“老传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开放。同时,引入“互联网+厕所”信息技术,开发公厕电子地图及手机APP,为市民及外地游客用厕提供便利。一系列的软硬件建设,使现在的公厕成为了廊坊的一扇文明之窗。

  变化四:廊坊城市公用事业蓬勃发展

  廊坊始终把城市公用事业作为重大民生工作来抓,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民生福祉。

  供水事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供水能力由1978年的1.1万立方米/日跃升至2018年的22.3万立方米/日,增长了20倍,实现了供水能力的大跨越;水质检测能力从90年代的20余项,增加至42项,水质合格率达100%;同时,将供水管线延伸到市区每个角落,供水管网由原来30千米输供水管线,增至现在DN75以上输供水管线总长305千米,实现了由水源井直供到集中式供水的转变。2006年廊坊通过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全国“节水型城市”。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快速发展,廊坊市供水设施建设和城市节水工作不断加强。2017年4月,地表水厂建成投用,千里长江水进入廊坊市区、输送到千家万户,彻底结束了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历史,这不仅使廊坊供水实现了由单一水源到“双水源”的“量”的提升,也实现了从水源短缺到水源充足、水质提高的“质”的转变,每年可涵养地下水3000万立方米,廊坊供水进入“新时代”。另外,地表水厂一期二阶段工程,北京新机场白家务水源地迁建项目、安次区码头新兴产业示范区给水工程、开发区供水工程、改造市政供水设施等一系列重大供水项目已经启动。截至目前,我市供水覆盖范围东至廊坊开发区,南至安次码头园区,西至空港物流,北至万庄新区,服务人口50余万人。

  供热事业步入快车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供热事业有了巨大的提升,建市之初,总供热面积仅为50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供暖季,廊坊市主城区共有8家集中供热企业,集中供热面积约3125万平方米。随着廊坊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所产生的热负荷也与日俱增,2016年以前,廊坊市区的集中供热方式,主要是以燃煤区域锅炉为主,同时还包括分散燃煤小锅炉供热、分散燃气锅炉房供热和分户燃气炉供热等多种供热方式,另外还存在无法统计的大量家庭小煤灶供热,而这些供热模式,存在着节能减排水平不高、管网过长、损耗严重、供热调节不灵活等诸多弊端。为了解决迅速发展的建筑热负荷,满足我市供热的需求,防止大气污染回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的战略背景之下,2016年,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工程。2016年铺设主管网91.34公里,开挖沟槽45.67公里,新建大型换热站9座;2017年,继续完成热电联产后续支线工程,新建、改建供热管网26.22公里、换热站123座,完成管道敷设26公里,沟槽开挖13公里。截至2018年,热电联产供热面积1376万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44%。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标煤30.5万吨,控制烟尘6941.55吨,减少灰渣10.67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59248千克,氮氧化物排放2484.9千克,为我市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为有效改善城市供热管网运行现状,保障城市供热安全稳定运行,2017—2018年,市主城区完成改造老旧供热管网76.4公里,完成了2006-2010年间建成的72公里供热老旧管网的修缮,有效改善了集中供热条件,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供暖服务。

  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提升。为了补齐污水处理短板,大幅提升我市污水处理能力,相继启动了铁路北污水处理厂、凯发污水处理厂扩建、万庄再生水厂项目建设,截至目前,三个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并进水调试。其中,铁路北污水处理厂、凯发扩建污水处理厂日进水量均已达到3.5万吨,万庄再生水厂现已具备产水条件,累计产水511416.34吨。三座污水处理厂全部稳定运行后,我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将达21万吨/日,可以充分满足城市污水处理需求并预留至2020年发展需要。

  生活垃圾处理走上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道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规模小、人口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基本采用直接填埋处置。随着城市发展壮大,日产垃圾量不断增多,填埋处置的简单方式不仅面临无处可填的压力,更受到社会各界关于环境污染的质疑。1993年,我市首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主要处理方法是对进场生活垃圾进行简易筛分处理。随着廊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社会飞速发展,简易筛分处理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2000年10月垃圾处理场二期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粪便200吨、可燃物5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5%。随后,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2005年建成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2006年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一座。2015年7月,采用BOT方式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能力1000吨)投入使用,配套建设的三座垃圾压缩转运站每天向其输送生活垃圾700多吨(含开发区生活垃圾100多吨),实现廊坊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同时实现并网发电,每吨生活垃圾可焚烧产生近300度电。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进行二期扩建项目,建成后处理能力将提升至1500吨/日。2016年起,我市计划投资6亿元,积极谋划筹建廊坊市静脉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以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中心,全面考虑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垃圾、粪便、工业垃圾、危险废物等各种固体废物的转运、处理和回收利用。首期建设项目为城区卫生填埋场、餐厨垃圾与粪便处置中心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三个项目,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廊坊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廊坊将继续优化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完善城市设施建设,补齐各类建设短板,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品质,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拓展城市功能和承载力,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奠定坚实基础。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廊坊市委外宣局局长、廊坊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汪国会

  感谢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一批新规今起实施
下一篇:“改革开放看廊坊”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和第二场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