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改革开放看廊坊”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和第二场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孙泽恒 摄

  长城网廊坊讯(记者孙泽恒)11月13日,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第一场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廊坊市委外宣局负责人孙亚安主持,廊坊市商务局副局长闫杰、市统计局副调研员李志进行新闻发布,以下是发布会文字实录:

  【廊坊市委外宣局负责人孙亚安】

  尊敬的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大家好!十分高兴地欢迎各位记者朋友们参加“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集中宣传展示全市各级各部门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典型和经验成果,廊坊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局精心策划了6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聚焦我市推进各项重点工作领域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凝心聚力加快促进廊坊高质量发展。

  为提高新闻发布效率,今天我们把“改革开放看廊坊”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和第二场“招商引资暨开发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合并进行。

  下面,请廊坊市统计局副调研员李志同志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廊坊市统计局副调研员李志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下面,由我进行新闻发布。

  改革开放40年来,廊坊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40年来,改革脚步从城镇到农村、从经济领域向各个领域全面延伸、逐步深化,经济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已成为新的时代精神。

  一、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经过40年,全市生产总值近3000亿元,2017年达到2880.6亿元,比1978年增长346.1倍,年均增长12.9%;全部财政收入达到673.1亿元,比1978年增长687.9倍,年均增长17.7%;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061.3亿元,比1978年增长364.0倍,年均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63.9亿元,比1978年增长917.6倍,年均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80.4亿元,比1978年增长310.8倍,年均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9亿美元,比始有外资的1990年增长110.4倍,年均增长12.5%;出口总值达到161.2亿元,比始有出口数据的1995年增长216.5倍,年均增长14.4%。在全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均水平的提高,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578元,比1978年增长201.6倍。

  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

  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197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仅为2.9亿元,全部为国有、集体企业,外资与民营企业还是空白。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实现从无到有,民营经济从弱到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821.5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67.0亿元,占比调整为8.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05.1亿元,占比达到73.7%。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96.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2.8%。

  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农业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1.7:41.3:17.0调整到2017年的6.5:43.8:49.7,期间实现了由以一、二产业为主到由二、三产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需求结构明显改善。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63.9亿元。随着经济发展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投资有效性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升,不断满足转型需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更加优化。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4%、高耗能投资下降17.7%,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与此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显著提升。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方式持续升级,消费理念更加超前,消费市场蓬勃发展。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4亿元,比1978年增长310.8倍。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8.5%,比1978年上升了52.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6.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7.8%上升到2017年的20.3%。

  三、供给能力全面提高,由增量扩能到质量优先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始终把农业放在战略位置,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减免农业税、增加各种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017年,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345.9亿元,比1978年增长49.9倍;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粮食产量161.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产量622.6万吨,肉类总产量27.1万吨;农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2.8%。

  工业生产水平快速提高,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以创新为城市发展赋能,转型升级进程持续推进。2017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7.0%、26.2%、15.9%。

  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2017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31.8亿元,比1978年增长1021.7倍,占GDP比重达到49.7%,比1978年提高32.7个百分点。其中,以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行业为首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922.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4.4%。全市聚力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加速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廊坊蓬勃兴起。2017年,全市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53.4%。

  四、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发展条件显著改善

  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2017年,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21.6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园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全市共设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2个。总规划面积为366.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为177.94平方公里,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生产要素不断积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阵地。精心策划项目,扩大招商引资。2017年,全市城乡项目投资达到1873.8亿元,重大项目建设成为稳定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补齐短板的重要载体。

  城市面貌翻天覆地,通信方式更具现代化。201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994.5公里,比1978年增长4.8倍。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0937.4万吨,比1978年增长20.0倍;货物运输周转量264.8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122.3倍。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邮政通信方式更加现代化。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46.0亿元,比1978年增长1427.8倍。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7.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64.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32.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306.5万个。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邮政通讯实现了由信件邮寄到数字化通信传输的飞跃,设备种类不断丰富。

  五、对外经济实现飞跃,外向型经济步伐加快

  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201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9亿美元,比始有外资数据的1990年增长110.4倍,期末实有企业523个。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370.5亿元。其中,出口161.2亿元,比始有数据的1995年增长216.5倍。出口商品构成随着综合实力和开放程度的变化而演变,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全市机电产品、家具、化工制品、纺织原料及制品、矿物材料制品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0.4%,占全市外贸出口18.7%。

  六、质量效益持续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财政实力不断壮大,金融业取得长足发展。2017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673.1亿元,比1978年增长687.9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1.5亿元。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分别达到88.5%和76.7%。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582.7亿元,比1978年增长889.6倍;金融实力显著增强,金融市场繁荣活跃。金融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6133.9亿元,比1978年增长2044.8倍;贷款余额为5800.2亿元,比1978年增长1831.1倍。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2017年,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到470.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8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77665元,比1978年增长151.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74元,比始有数据的1985年增长55.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7元,比始有数据的1980年增长73.7倍。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居民住户存款达到3107.7亿元,比1978年增长8361.7倍。居民吃、穿、住、用、行水平极大改善。201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55辆、电视140台、空调118台、移动电话259部。耐用消费品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面普及的过程。人民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发布完毕,谢谢!

  【廊坊市委外宣局负责人孙亚安】

  感谢李志同志的情况介绍。下面,请廊坊市商务局副局长闫杰同志介绍我市招商引资和开发区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成效。

  【廊坊市商务局副局长闫杰】

  各位新闻界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改革开放看廊坊”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先对莅临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廊坊开发区建设以及对外开放工作的新闻媒体、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廊坊作为一个新兴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壮大。廊坊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历程。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廊坊推进开发区建设,扩大对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成效。

  一、廊坊开发区建设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自1989年撤地建市后,廊坊对外开放迎来了“春风”,1992年设立第一个开发区——廊坊经开区,之后廊坊经济发展跨上了新台阶、驶上了快车道,开发区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目前,全市共有14个开发区,包括8个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和6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形成了“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建设格局。14个开发区分别是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河经济开发区、香河经济开发区、广阳经济开发区、永清经济开发区、霸州经济开发区、文安经济开发区、大城经济开发区、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京南·固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廊坊经开区、燕郊高新区为国家级开发区。

  全市开发区核准规划面积366.5平方公里,占全市的5.7%;建成区为177.94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77%,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新项目、90%以上的新兴产业。2017年度,全省189个开发区分设区市计算,廊坊市14个开发区的税收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居全省第1、第3、第4位,开发区建设发展水平在全省位于前列。今年1—9月份,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8.63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1.02倍,占全市总量的95.93%;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394.27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同比增长8.57%;完成税收收入316.47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2.36%,占全市总量的68.35%;完成进出口总额35.92亿美元,同比增长6.79%。

  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方面,廊坊市目前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在全省推广廊坊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商务部今年6月20日在廊坊经开区召开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创新座谈会,廊坊经开区作典型发言。在今年河北省对外开放大会上,廊坊经开区、京南·固安高新区两家开发区入选全省“开放发展十佳开发区”,并受到省委、省政府表扬。

  我市开发区建设从最初吸引外资的试验田,到外向型经济的集中高地,再到如今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一是创新经营模式。开发区起步、建设、发展,资金是最大难题。京南·固安高新区率先在全省引入市场化机制,把开发区建设作为一个政府项目,同华夏幸福集团进行合作运营、联合开发、收益共享,有效破解了资金、人才、服务等一系列难题,成为全省开发区建设的标杆之一,并入选了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第一批PPP项目典型案例,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全市先后有廊坊宏泰集团、益田投资、龙茂华公司、荣盛发展等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区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民营企业园区开发运营商逐渐成熟壮大,宏泰集团、华夏幸福、荣盛集团先后上市,并在全国布局,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目前,我市已有10家开发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进行建设。同时,廊坊经开区、燕郊高新区、三河经开区等3家建区较早的开发区和京廊共建的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在整体开发运营上采用政府主导、政府投入的模式进行建设,园中园引入民营资本,充分保障了发展建设的资金来源,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果。目前,廊坊经开区、廊坊高新区、永清经开区与国内行业领先的产业园区运营商——联东集团合作,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引进特色企业,为开发区多元化建设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二是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2015年,我市批准廊坊经开区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为实施县域园区整合、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政策依据。经过一年多的推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时任省委书记赵克志批示:“廊坊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应予肯定并总结推广”。按照全省统一部署,2016年,我市将原有分散在各县(市、区)的32个园区整合为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集聚了发展合力和优势。2017年,市政府成立开发区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推动开发区实施机构编制、人事薪酬、审批局建设、投融资平台建立“四项改革”,开发区内部管理权限和经济发展职能进一步增强,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增添了发展建设活力。今年以来,除了引导开发区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外,我市推动霸州经开区托管现代科技商务产业基地,推动大城经开区托管绝热节能材料产业园事项,为拓展开发区建设空间探索积累实践经验。三是强化软硬环境建设。近年来,全市开发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切实增强支撑大产业、承载大项目的能力。2017年,全市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09.8亿元,同比增长37.4%,占全市的65.2%。大部分开发区满足了企业入驻的基本条件,其中廊坊经开区、霸州经开区、香河经开区、燕郊高新区、京南·固安高新区等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九通一平”,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此外,一些发展较好的开发区着眼持续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例如,廊坊经开区与科大讯飞合作,建设了“智慧政务”平台;霸州经开区探索加强行政审批职能,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二、廊坊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廊坊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着力点和主战略,以开发区为主载体,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以“大智移云”为首位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着眼打造新型显示、大数据、电子商务、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廊坊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新时代历史性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瞄准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以及国内大型国企、知名民企等,特别是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外溢和京津产业转移,大力开展会展招商、专题招商、上门招商、委托招商、总部招商、主题招商、小团组招商等活动,并在北京、深圳、德国、斯洛伐克建立招商联络处,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廊坊。同时,完善招商体制机制,设立招商配套资金,建立客户库、项目库和回访、接待等制度,制定招商路线图、招商地图和招商宣传册,加强招商宣传推介,夯实招商基础。

  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华为、富士康、维特根、美国JM等近3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京东方、中兴、好丽友等一大批知名跨国公司。2017年,廊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6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80%;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9%,创历史新高;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及增速、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均居全省首位。一是聚力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总投资280亿元的第6代AMOLED新型显示面板项目投入运营,全部达产后能满足9000万部智能手机全柔性折叠屏需求,与京东方、鼎材科技、翌光显示等龙头企业形成集群效应。二是聚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汇聚华为、润泽、联通等一批大数据项目,全市在线运营服务器达51万台,京东云、工惠驿家、科大讯飞、浪潮信息等大数据综合应用企业纷纷落户,逐步实现由存储到应用的转型升级。三是聚力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廊坊综合保税区京东跨境电商北方中心投入使用,亚洲一号智能物流运营中心加快建设,以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项目为支撑,将建设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销售额千亿级的智能电商产业运营基地。四是聚力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群。香河机器人产业港聚集行业领军企业和研发机构80余家,百世金谷燕郊国际产业基地引进100多家高新高端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固安研发生产基地、精雕数控机床三期等精密制造项目加快建设。五是聚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总投资81亿元的中安信碳纤维及康得复材项目基本建成,产品将广泛应用到宝马新能源汽车车体等高端制造领域。总投资100亿元的中交建新能源汽车项目,与整体退出产能的霸州前进钢厂合作,生产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成为去产能、增动能的代表性项目。六是聚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信国安投资建设的国际一流特效影视制作基地投入使用,总投资68亿元的大厂影视小镇已引进世纪影业等35家影视传媒企业,总投资220亿元的梦廊坊国际康乐旅游港正在加快建设,其中25万平方米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正式启用,推出由王潮歌执导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公园剧院群。

  在此基础上,廊坊着力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引进了数以千计的外资企业,先后有1511家外资企业在廊坊设立,共吸收合同外资16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2.48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共有外资企业421家,投资总额139.98亿美元,注册资本69.1亿美元,注册外方认缴58亿美元,主要来自香港、韩国、日本、美国、维尔京群岛和德国。其中,外商独资企业279家,占70.6%;中外合资企业105家,占26.6%;中外合作企业8家,占2.03%;股份制企业3家,占0.76%。今年1—9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99亿美元,居全省第四,同比增长18.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5%,超过时间进度11.5个百分点,完成任务进度全省第三。

  三、廊坊“5·18”经洽会品牌效应凸显

  廊坊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依托自身优势,培育繁荣会展产业,打造会展之城,特别是国家级的“5·18”经洽会定位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植根京津冀、面向海内外,逐步由河北省的地方性展会,成长为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级涉外展会,作为全省最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投资促进平台,对加快廊坊扩大开放、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了首届“河北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暨出口商品贸易洽谈会”,该会每年举办一届,会议名称几经变革,最终确定为“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5·18”经洽会),会议时间定于每年5月18日。2000年,“5·18”经洽会正式落户廊坊,开创了廊坊市会展经济时代,打造了新的开放平台。201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5·18”经洽会成为国家商务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盛会。自升格为国家级展会以来,展会知名度、品牌影响力、活动实效性显著提升,日渐成为廊坊投资合作、贸易洽谈、展览展示、技术发布、政策解读的重要平台。每年“5·18”经洽会上,高端客商云集,对接洽谈合作,一大批立市、立行业的重大项目纷纷签约落地,有力地支撑了廊坊经济发展。2018年“5·18”经洽会共组织三大板块23项高端论坛、专题对接和贸易展览活动,吸引1422家机构和企业、共2079位嘉宾客商参展参会。廊坊在市会签约项目40个,其中外资项目7个,总投资3.8亿美元;内资项目33个,总投资658亿元;在省会签约项目6个,包括外资项目2个、内资项目4个。此外,廊坊市政府还分别与华为公司、江苏商会、京东集团、苏宁控股、华大基因、金蝶软件等单位签署9个合作协议,与中国东方航空、美国江森自控签署合作备忘录,通过携手高端战略合作伙伴促进廊坊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对外开放。

  站在新起点,走进新时代,廊坊市将进一步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新时代对外开放进程,推动廊坊向对外开放强市迈进,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提供强力支撑。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廊坊市委外宣局负责人孙亚安】

  感谢闫局长的情况介绍。刚才,两位发言人分别介绍了工作亮点和成绩。多年来,廊坊市的科学发展、社会繁荣,倾注着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的支持与厚爱,凝结着在座各位的辛勤与汗水。我们相信在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的鼎力支持下,廊坊的明天将会更加美丽、更加多彩。最后,祝大家身体安康、吉祥如意!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 “改革开放看廊坊”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和第四场实录
下一篇:10月“廊坊好人”榜单在固安发布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