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述评

浚通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述评


     丁酉春节,“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社会话语系统的热词。


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火了,以“归乡”“团圆”和“欢庆”为主题的家庭叙事,让世界看到一个民族血液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观者评论,“春节”让外国人看“嗨”了,让中国人流泪了。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了,“00后”女孩武亦姝和一千多年历史的“飞花令”同时火了。学者评论,诗词搭建起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文化共鸣。

日常中的观察、街巷中的热议,滴水藏海。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化实践正在不断拓展,彰显自身理念风范、民族创造、价值内涵和精神追求的文化发展主题已经形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公共政策的方式,为文化传承提供了规划和抓手;更以系统的梳理,呈现了当代中国蓬勃的文化实践。

今天——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在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蕴藏在诗词中的情致、隐逸在书画中的灵思、内含在园林中的匠心、流淌在戏曲中的神韵,正在以文化的方式讲述中国;

传统与现代的融通、民族与世界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并进,正在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浚通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连接中华传统与现代中国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一页中华历史,一波文化阔澜。

大江东去的豪迈、杨柳依依的悱恻、长河落日的壮阔、彩笺尺素的缠绵、马革裹尸的肝胆、海纳百川的胸襟、乘风破浪的逸兴、青天揽月的壮思——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东方审美意境,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活的表达。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世界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的治世之道,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生哲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进精神——中华文明的哲学内核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全面的呈现。

这里,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情感、省思、智慧;这里,培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政情、民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高度,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加深民族记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彰显文化自信,从而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精神纽带和道德滋养。中国自近代以来就产生的重要文化命题——如何以民族文化为基点推进中国现代化、如何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破解。

连接传统与现代,需要确立文化发展的历史坐标。

通过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的精神引领,通过将“文化”从“五位一体”格局中的一个板块提升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化根本性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对中华民族文明演进逻辑的把握能力,融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出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胸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气度——这些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锤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让我们在今天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充满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党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连接传统与现代,需要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方法论。

从“三个独特”到“四个讲清楚”,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的提出,到“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视野的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成为文物、遗产、古籍、传统艺术、诗词歌赋活态传承的理论基础。

2016年9月,“中华古籍资源库”在国家图书馆发布,预计到2017年年底,国图八成以上的古籍善本将可供给亿万普通中国公众信手“阅读”。同年年底,最具中华文化代表性的世界级博物馆故宫,开放面积达到了76%,从文物、园林,到“帝后娃娃”“朝珠耳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记录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典籍、俯瞰六百年烟云的皇家宝藏,和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无数文化遗产一样,不断展示着自身在21世纪的勃勃生机。

连接传统与现代,需要以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考察曲阜孔府、调研贵阳孔学堂办学情况、了解《儒藏》编纂等不断提醒国人: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家风家教,传承传统美德、敦促廉洁齐家;乡贤文化,重构乡土道德、醇化民风民俗……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阐释,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让后者充分凸显出为民族传承立根铸魂,为国家发展凝心聚力,为社会进步成风化人的价值纽带意义。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传承意义的精炼概括,已在中华大地上、山长水阔间引发了无数回声。

会通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既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也能深刻观照人类命运。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了“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就在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引发全场30多次热烈掌声。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这一充满中国智慧的理念和倡议,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中华文化“天人一体”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培育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韧性,天然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

这一充满中国智慧的理念和倡议,自然生发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之中。通过对中国文化发展理念的深入观察、对中国现代化起点与方向的深刻思考,我们党形成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基本要求:既要胸有乾坤,树立全球视野,大胆借鉴、引进、消化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更要心有定力,坚持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呵护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由此深度把握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深层互动的张力。

源头清则波澜阔。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的壮阔实践中,中国智慧、中国理念在哲学、艺术、美学、宗教乃至法理、政治、道德等方面都绽放出令世界惊艳的一面——

五年一届的、被称为哲学界奥林匹克的世界哲学大会,自1900年以来一直由西方哲学唱独角戏。1987年,中国哲学家汤一介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哲学大会分会场上指出,中国哲学的主题和精义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分别与真善美相对应。1998年,汉学家杜维明教授作为亚洲学者在波士顿世界哲学大会上第一次做了儒家文化的主题演讲。而在2013年的雅典世界哲学大会上,中文不仅被作为永久性工作语言,清华大学陈来教授还第一次用汉语做了主题演讲,中国更是击败巴西获得了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2018年)的承办权。经历了“新心学”“新理学”“新仁学”等创新性发展的中国哲学,已然在世界最高哲学舞台迎来自己的主场。

如果说中国哲学在全球舞台的展现,让世界知道了“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那么在更加具有大众性的日常文化和文化消费层面,走向世界的中国元素则已经蔚为大观。

以传播规律表达乡土中国视角,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全球刮起了一阵中华美食旋风;以国际化视角展示中国哲学,让中英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在海外广获好评;以现代魔幻电影的魅力塑造中国英雄,让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造了中国动画片海外销售纪录。同样,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正以各种创新性的方式走近各国人民;中国戏曲、民乐、书法、国画,正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的新模式下,中国智慧、中国资源和中国技艺,在实现“洋为中用”的同时,也通过“中为洋用”,彰显出中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大同情怀。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西文化互鉴,无边光景一时新。

推进理论建构与大众实践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2016年,在一部国产动画片中,后土、嫘祖、祝融等古书中的人物成为故事的主角;福建土楼、宁波天一阁等古典文化地标成为故事的背景;二十四节气、上古神话传说成为主人公顺手拈来的台词——《大鱼海棠》,这部在豆瓣上引发十数万观众参与讨论的漫画电影,以其精美的中国画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细节,在广大观众间形成了一种文化的默契。

文化的热点,必有深层的动因;理论的建构,必有实践的回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对中华民族独特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的深入把握,既持续推进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的形成,又激发了蓬勃的大众文化实践,正在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从学术发展到大众文艺,中国故事、中国话语、中国审美正在激荡起澎湃的和声。

——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的先导、时代的先声,阐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需要由理论创新作为引领。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自信与中国哲学发展前景”等历史性、根本性研究在理论界获得了重大进展,“新仁学”“仁学本体论”等中国哲学创新性理论成果陆续涌现。面向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理论界确立自己的基本话语、建构自己的学说命题,形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而上解读、凝练了对中国历史选择和历史道路的文化表达。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从《白鹿原》到《百鸟朝凤》,再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一批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的电影作品将民族文化精髓融入其间;从《中华好诗词》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再到《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的原创文化类节目被网友点赞“有文化有格调有内涵”;从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这边风景》《生命册》《繁花》到纪实文学《抗日战争》《血色国魂》,从刘慈欣获得雨果奖到曹文轩斩获国际安徒生奖,中国文坛佳作频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开始成为作家艺术家共同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古籍与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见证,既承载着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又不断滋养着新的文化创造。

近年来,集合全国近百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专业力量的《辞源》第三版修订工作竣工,《中国古籍总目》、《史记》(修订本)等一大批古籍整理精品力作推出,《顾炎武全集》等近40个规划项目成果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出版奖项。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工程、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被条分缕析地写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抓手。

学术殿堂上的讨论,与百姓人家中的热议遥相呼应;融入生活的大众文艺,形成了对国家课题的民间回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热潮,既彰显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持久凝聚力,也勾勒出中华文明赓续发展的光明前景。更重要的则是,它以一种无声却有力的方式,表达了中国从独特历史命运和文化传统中走出自己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印证了当代共产党人在传统文化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的能力。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有本可立、有源可溯,中国传统文化之流浩浩汤汤,正在21世纪的现代场景中创造出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观。(关铭闻)

上一篇:积跬步以至千里——廊坊在产业园区交通领域推进协同发展综述
下一篇:数说“十三五”文化发展蓝图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