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连载(9)

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编者按:2020年8月下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鲜明特色。人民网理论频道节选其中篇章连载,以飨读者。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有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与探索,但真正的共同富裕只有在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对于共同富裕这一概念,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维度进行理解。“共同”反映了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相对于私有制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富裕”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程度,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就此而言,共同富裕是一个反映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成果共享、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共同富裕问题,并进行了持续探索。“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再一次强调了共同富裕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一,将共同富裕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也要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其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社会的巨大不平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做大“蛋糕”,更要协调收入分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分好“蛋糕”。针对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实现共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实践表明,只有切实解决改革成果共享问题,在共享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有效增强发展动力,巩固与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秉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进各相关领域的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尽力而为强调的是决心和意志,就是有多大本事出多大力,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有更好的结果;量力而行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吃饭穿衣量家当,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做超越阶段和能力的事情。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立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各方面美好生活需要,持续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制度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在当今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与各地区共同富裕。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必须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地区发展差距也是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因。要落实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各地区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着力缩小收入差距,这是民生领域的重点任务。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上一篇: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反映发展规律的科学指引
下一篇: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