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有序打造产业创新平台

有序打造产业创新平台

本报记者 任晓燕 贾珺 文/图

①2020年12月4日,在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增材制造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生产3D打印产品 。

2023年4月11日,工人在位于永清的北京上隆华亚制衣有限公司服装生产车间内缝制加工职业装。

②2022年5月7日,位于三河经济开发区的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③2022年2月21日,在位于香河机器人小镇合益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产品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纸杯。

2020年5月11日,位于香河县的中粮可口可乐华北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2024年3月21日,在京联集团馆配图书联合现采基地,工人正在清点图书。

2023年7月,固安商贸城吸引了4000余家北京优质商户及全国各产业带源头厂商入驻。


近日,位于河北三河燕郊高新区的联泰集群(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忙碌。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随着业务快速发展,公司需要选址扩建新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紧邻北京通州的燕郊成为首选。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廊坊充分发挥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强化全域协同理念,把产业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主动融入快速发展,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聚焦京津“摆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产业,精准定位、错位承接,积极构建与京津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推动形成跨区域有序承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廊坊围绕主导产业需求,与京津合作共建创新平台107家。以企业“拎包入住”、产业加速聚集为目标,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项目孵化育成体系,全市建设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45家,累计入驻企业和团队1000余家。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328.4亿元,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占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41.6%。

上一篇:十年·蝶变——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廊坊丨书“通”京廊,“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下一篇:十年·蝶变——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廊坊丨十年间,他见证了一场生态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