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集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河市积极主动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三河市积极主动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聚焦聚力基础设施 积势蓄能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洋洋

      打破“一亩三分地”,协同下好“一盘棋”。

随着国家发改委《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的发布,作为首都政治“护城河”、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的三河市,抢抓发展机遇,严格落实《规划》要求,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积极主动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区域协同,交通先行。4月3日,位于三河市西部102国道与通燕高速相接处的燕郊西出口改建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多台重机械紧锣密鼓加快项目建设步伐。102国道三河燕郊西出口是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作为北京的东大门,西出口是形成10分钟至半小时交通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它的改造关系到与北京的互连、互动,有利于燕郊融入京津冀一体化。

“该项目为钢架立交桥,2019年底正式进场施工,已完成场地平整、钢筋加工场地硬化等工作。目前桥梁桩基已进场,4月底前完成项目南部区域24根桩基的施工。”中建一局燕郊西出口改建工程执行经理李飞龙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立体式交通,比之前节约2/3进京时间,超宽的车道分流也将大大缓解进出京的拥堵。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三河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全力推进同城化交通建设,加速构建与京津全方位对接的立体交通网络,“轨道上的京津廊”串起百姓新生活,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朗。

京唐城际铁路串联了北京、天津和河北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关键工程。项目起自北京市,终至唐山市,全长148.1公里,设置车站8座,其中廊坊域内3座(三河燕郊、大厂、香河)。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钢筋笼遍地,建设者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走进三河市境内的京唐城际铁路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目前项目正处于施工高峰期。通州与北三县规划的发布,极大促进了‘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通过市域(郊)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为市民出行提供快捷和便利。”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子簃介绍。

截至目前,三河市境内的京唐铁路工程正进行桩基施工;轨道交通平谷线年内实现开工;密涿高速三河南连接线道路工程全面通车,有效缓解了102国道进京难的现实问题,成为三河市贯通东西的一条重要道路……一条条交通大动脉,不断拉近着三河与京津的距离,更使协同发展的步伐频频提速。

伴随着轨道、路网不断密集和完善,三河市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上坚持与京津高标准对接、无缝隙衔接,为三河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在三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人们有序搭设卸料平台和炉前平台8米层高模架;环厂道路、桩基工程、卸料平台、垃圾仓、焚烧间、烟气净化间等主工房0米以下工程全部完成;余热锅炉平台施工至15米层,即将封顶。“该项目设计处理规模2000吨/日,年处理生活垃圾73万吨,年发电量4亿度,今年年底前实现投产试运行。”该项目建设方三河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心军表示。

对标京津、科学选址,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从建设初期就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位,打造国内新的行业标杆。“项目建成后,将开启三河市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的环保新模式,尽最大努力为京津生态环境贡献力量。”三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瑞明说。

在燕郊西5万吨污水处理厂,闻不到臭味、看不到污水,整个厂区如同一个大公园。“经粗格栅、提升泵池等七八道程序处理过的中水达到京B标准。”燕郊高新区市政管理局局长康国海介绍。目前,污水处理厂新厂新建、老厂扩容都已完成,日处理污水达10万吨,处理后中水用于三河发电厂冷却用水。同时,三河发电厂产生的电和热用于部分北京市民的用电和采暖,实现作用互补、利益相连。

三河紧邻通州,是首都“东大门”,在协同发展坐标系中,战略意义重大。近年来,三河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扎实推进交通互联工程,与北京的全方位公路开通对接,为几十万跨省族上下班提供便利;稳步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北控、北热、北京市政等大型京企,全面实现“京标服务进三河”。

接下来,该市将继续坚持“当好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河北高质量发展领头雁”这一定位,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借力协同发展大势,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大厂努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
下一篇:推动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治理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