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上无景观、地下无资源”且地域位置特殊的中小城市,廊坊既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双重压力,同时又承担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和京冀合作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在发展模式上亟需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京津冀三方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原则,推动京津冀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这既给廊坊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因此,发挥文化产业“蝶变效应”,提升我市发展质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具体来看,围绕重中之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一体化为主线,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投入更多财力用于保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廊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妥推进县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作用,协调推进县乡村“两馆一站一中心”达标建设,加快完成县级5个文化馆、4个图书馆的新建和改建项目。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三馆”免费开放工程,拓展“天天读”图书总分馆服务体系,吸纳更多的街道社区分馆和企业院校联盟馆。健全县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全市域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加快推进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京津冀公共文化发展联盟及区域文化联动。承办2017年中国图书馆年会。通过举办中国图书馆年会,将突出我市公共文化建设成果和区域文化相关产业的优势,推出一些全国有影响的经验做法。
二、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上档升级。文化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润物无声的软力量,科技创新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助推器。实现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倍增剂”。一是提高创新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不是赶时髦、搞噱头,做表面文章,为公共文化“点缀”“贴金”,而是要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特点,研究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接受、享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和渠道。正在发生迅捷变化的现实情况,从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出发,将先进科技的应用与跨越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紧密“融合”起来。二是讲求工作实效。“与科技融合”不是简单地上工程、搞项目、铺摊子,浪费本已紧缺的公共财政资金,而是既要尊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特点和规律,更要结合我市特殊区位优势、人文传统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实际,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精准融合、无缝衔接,从具体的工作成果中体现科技水平和工作理念。三是以“大智移云”为主线提升文化服务。紧紧围绕我市“大智移云”发展定位,建议选择有条件的园区和街镇,采用特色小镇模式,聚焦发展科技研发、数据服务、文化创意等互联网产业,打造综合文化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拿出一个镇或一个园区、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来重点打造,鼓励整合各类文化数据资源,综合打造文化服务云平台,积极打造市民文化服务云,形成政府与社会文化信息交互共享的文化发展模式。
三、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结合廊坊市情,坚持文化惠民导向,保障实施“一十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使之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发力点”。(一)一个文化体验名城。以深入打造“文化体验城市”为统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高地,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供给,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当中能够时时处处体验文化、亲近文化、享受文化。(二)十大优秀文化队伍。打造优秀群众合唱队伍、优秀广场舞蹈队伍、优秀演艺人才队伍、优秀志愿者队伍、优秀书画家队伍、优秀摄影家队伍、优秀文化产业带头人队伍、优秀非遗传承人队伍、优秀基层文化管理队伍、优秀文化安全保障队伍,做到文化组织力量在文化领域实现全覆盖。(三)百场精品文化活动。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在10个领域组织开展100场精品文化活动,形成系列化活动效应,增强影响力,打造廊坊文化特色品牌。(四)千个文化惠民中心。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县乡村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建设标准,努力在全市打造1000个文化惠民中心,建设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农村“半小时文化圈”,使每一位市民出门15分钟内、每一位村民出门半个小时内,都能到达一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舞台。(五)万户文化示范家庭。在“十三五”期间,结合文明家庭、书香家庭、才艺家庭、创新家庭的评选活动,每年进行一次评选,共评选1万户文化示范家庭,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真正让文化深入群众生活、深入家庭、深入人心。
(作者:徐晓涵 寇爽 王建頔 胡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