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交流
以城市规划助推廊坊经济发展的思考

以城市规划助推廊坊经济发展的思考
廊坊市城乡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 伯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河北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指出,河北和先进地区比,最大的问题在经济上,第一个就是城市经济。2016年1月10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廊坊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廊坊要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本文旨在梳理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依据廊坊现状及区域发展机遇,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融入到城乡规划工作的全过程,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助力廊坊经济发展的规划建议。

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我们应以城市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从而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廊坊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自1989年撤地设市以来,通过多年的努力,城市规划对廊坊城市经济发展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状概况。城市经济总量明显增加。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47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部财政收入481.3亿元,同比增长18.3%。总量和增速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全市2015年全市户籍人口46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到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城市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二、三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实现历史性突破。

存在问题。廊坊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还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城市规模偏小,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小三点”组团的空间格局限制了资源的集聚,无法更好地发挥廊坊市区位优势,以形成区域性的重要节点城市。受城市空间限制,包括国家、省重点项目在内的一批项目无法落地,作为廊坊经济命脉的产业园区,其发展也受到制约。

中心城区承载力不足,开发区、万庄组团功能亟待完善。目前,廊坊主城区集聚了市区近70%的人口,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市级商业、金融机构和医疗设施,形成了廊坊市区绝对中心的地位。开发区组团和万庄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未来随着大量开发项目涌入,组团结构面临失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公共设施影响城市资本竞争力。廊坊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虽基本满足现状发展要求,但其服务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河北省其他城市存在差距,且对未来发展缺乏支撑力。突出表现在教育、医疗设施规模偏小,配置较低的问题,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廊坊市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能力,进而限制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

城市规划服务廊坊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背景的影响之下,伴随着北京资源的再分配,廊坊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无疑为廊坊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明确功能定位,引领城市经济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河北省的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在空间格局上,廊坊市处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和京津廊发展主轴上。分析《纲要》对廊坊的定位影响条件,并结合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对临空经济区的定位,建议将廊坊市城市定位为:非首都功能转移核心承载地,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京津发展廊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宜居生态城市。

做大中心城市,为城市经济的集约高效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做大中心城市。构建包括廊坊市区、永清、固安城区及周边重点发展城镇在内的大尺度空间统筹框架,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重点地区联动协调发展,形成具有巨大空间承载力与结构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格局,直接辐射范围由1006平方公里扩展为2477平方公里,约占市域总面积的37%。现状规划区人口由原来的90万增加至154万,约占市域人口的38%。积极推进廊坊市区划调整,撤县设区,将永清、固安纳入中心城市,扩大中心城市规模,按照建设北京卫星城的思路,统筹安排4个组团的用地。

统筹产业空间布局,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划引导高端服务业加速发展。针对廊坊中心城区职能不强,产业园区分散建设的问题,廊坊城市发展应强化城市产业发展格局统筹。并发展以新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对未来经济产业起到引导和前瞻性影响。

具体措施:为主动对接北京新机场,强化设施对接与用地准备,推动空港周边及万庄地区高端专业化服务职能发展;优化拓展中心组团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城市综合性服务中心;整体上,形成以中心组团为龙头,空港、万庄为支撑,各类环绿服务节点为特色的区域休闲服务中心发展格局。

优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公共设施的建设,既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更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科研、教育、医疗功能也是北京功能疏解的对象,又是其他功能疏解的基础,廊坊应密切关注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疏解与产业疏解统筹联动。逐步将廊坊培养成承接和发展优质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节点城市,建设高度协同的区域性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廊坊优势和吸引力,增强廊坊的城市经济竞争能力。

探索创新,提升规划引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规划为引领,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随着北京土地资源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对廊坊市的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看,应以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为导向,从京津冀区域整体的角度统筹控制好区域生态走廊及土地开发规模,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大规模的“贴边”发展和房地产炒作,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保证区域经济在符合长远利益、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城市管理方法,提高城市管理效能。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改进我们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体系,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系统有机结合,建立信息化和城镇化高度融合的城市形态,创新城市管理、城市运行模式。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在传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加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做好基础数据收集工作,为“规划一张图”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将来的“多规合一”打好基础。

创新规划编制体系,促进三规融合。“三规合一”本质上是在遵循综合均衡的理念、建立相互协调的机制、协调多方利益诉求的过程,而不是三个规划的简单合一。我市当前遵循的仍是传统的规划编制体系,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并行编制,协同表现为单向的指标体系互相参照、简单照搬,距离真正融合仍有较大距离。廊坊应积极协调相关规划,创新编制体系,努力实现“三规合一”。


上一篇:廊坊开发区工委中心组专题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下一篇: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 提高社会服务保障水平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