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彭 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注入了强劲改革动能,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改革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兼备,以体立用,以用显体,需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

1.深化改革,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文化维度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前提,是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通过改革,更好地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体系;既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终通过思想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塑造广泛的社会共识及认同感,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维度。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仅包括经济上的繁荣,也包括文化上的繁荣,中国不但要成为经济强国,也要成为文化强国。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文化建设又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基本、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未来,不仅需要继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更好地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还需要不断提高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关乎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包容性”,中华文明的基因历来不是冲突对抗,而是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不仅要向世界贡献丰富的文化内容,更要贡献真正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胸襟,推动人类文明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2.返本开新,坚守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是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地位,这就要求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坚守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决定》提出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正是站在这一高度提出的整体性论断。文化领导权关乎政治领导权,把握文化领导权就是要把握意识形态建构权、上层建筑主导权、社会舆论引导权,这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明以止,化成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更加璀璨的中华文明的核心议题。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总体位居世界前列。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整体部署,持续挖掘和整理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需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给传统要素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下的表达形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集中表现于核心价值观体系。道德力量是支撑社会公序良俗的根本性力量,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凝心聚魂,以“第二个结合”引领新时代德治社会建设,构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乃是维护文化内核主导地位的关键性体制机制。

3.充实提高,优化文化内容生产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支撑在于内容生产。文化产品不仅是文化内核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文化活力的集中体现。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能产生感染人心的直观效果。因此,《决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文化创作活力,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文化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动能和精神动力。

  激活文化人才的创造力是优化文化产品产出的重中之重。《决定》提出要“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正是抓住了这一重要环节。与一般产品不同,文化内容产品的生产具有极强的创造性,人才是这种创造性工作的核心生产力所在。必须在洞悉文化创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现、培育和使用文化人才,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形成人才辈出并全身心投入到高质量文化内容创造的大好局面。

  激活文化市场主体的活力是促进文化繁荣的关键。我们需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文化发达的国家往往也是创新强国。它们依托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和产业融合,革新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乃至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因此,需要进一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扩大中国制造的文化影响力,使中国文化产品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引领全球文化消费潮流。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文化内容生产的根本保障。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常常体现出全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沛、文化活动多样并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特征。我们需要建立覆盖面更广、质量更高、分布更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公共文化覆盖范围。要促使全民文化参与成为自觉行为,让文化更深层次地融入日常生活,并进一步通过鼓励人们大胆探索,激发全民的创作热情,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4.守正创新,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水平

  “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关系、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的融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治理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对全球治理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机会也有责任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决定》对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以学术创新支撑党的理论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在研究导向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瞄准学科基础前沿问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和影响力。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关注人类共同挑战,积极参与全球议题讨论和解决,展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全球视野。

  其次,在科研组织方式上,鼓励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与开放的学术环境,以此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重视人才培养与加强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及杰出青年学者。为此,需要在教育、科研、文化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学术环境。

  最后,要大力构建新思想与新观念的策源地。纵观过往,一个时代学术文化繁荣的国家往往孕育并吸引众多杰出思想家;他们创造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对全球社会革新产生深远影响。二战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学术研究重心,对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思想与理论成果,立足中国的国情与实践,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思想与新观念。

5.锐意进取,创新文化传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决定》要求“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这就需要加大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力度,解决“做得好、说不好”的问题;需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不但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世界故事,打破西方在国际叙事上的霸权地位,用中国话语构建中国叙事,用新的全球话语重构世界叙事。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为跨国界跨文化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新兴媒体平台也加剧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短兵相接。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只有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有效应对。不仅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全方位改革,还要在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特别是系统地融入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这是实现全面数字化赋能和信息化转型的关键,也是考验文化领导权能否得以巩固加强的关键。要把握国际传播技术与业态变革的机遇,打破西方国际传播渠道垄断,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形成对外传播新生态。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纵观全球,国家的强盛总是与文化的兴盛相伴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综合性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产品,并能够引领人类文明走向和文化潮流,是文化强国的标志。我们要致力于打造全球重要的人文交流枢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留学目的地;要建设一批展示中国形象、融合全球资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吸引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的聚集,成为国际会议、展览和体育赛事的重要举办地。我们还要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胜地,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和文化中心作用,打造文化魅力中心。美国虽然建国时间不长,但通过迪士尼、环球影城、好莱坞等文化复合体和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极大地影响了全球文化形态。当前,中国也需要整合经济、教育、旅游、体育、外交等领域以及各个部门的力量,推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让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对外交往的深化相互促进、相互成就。

  (作者:彭 刚,系清华大学副校长)

上一篇:学习《决定》每日问答丨为什么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下一篇:学习《决定》每日问答丨如何理解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