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住建系统围绕省、市重点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建设发展,克服多重压力,砥砺实干、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全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取消了各项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制定实施《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2022年1~12月份全市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入统624.5万平方米。用足用好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政策,我市申报的首批26个项目获得专项借款19.978亿元,涉及项目已经全部复工。第二批43个项目获得专项借款20.467亿元,两批次申请项目数量、借款额度全省排名第一。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468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363户,完成率106.8%,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全面推行公租房“一证办理”,申请人凭身份证即可完成申请。
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市区交通中心(光明道上跨铁路立交桥)工程主线完成贯通,新源道、辛庄道、丰盛路、广阳道及市委党校(新址)配套路网部分路段竣工通车;北凤道和平路雨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全部完工;市区地表水厂一期二阶段工程具备通水条件;固安水源地项目投产运营;累计完成供水、燃气、供热老旧管网改造60.4公里;完成庭院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237.72公里,提前一年完成省定任务。
着力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以“创新突破”为发力点,实施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深挖央企国企潜力,中建八局等4家央企在我市注册子公司;新增1家特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下力推动资质内企业入统,全年新增入统企业27家,完成建筑业产值619.81亿元,同比增长8.2%。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全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开工项目22个,完成14.6万平方米,完成省定任务占比110.6%。
扎实推进住建领域民生工程。5项民生工程全部按时高标准完成。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0496套、建成6520套;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10个;12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成并启动交付;城区道路“水洗机扫”实现全覆盖,城市路灯覆盖率达到100%,完成重要节点景观亮化提升工程35项,打造“四化”样板示范街道33条,建成口袋公园47个;永清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和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工作均达到省定标准。安次区1206宿舍小区被评为“省级优秀小区”,三河市行宫花园等3个小区改造方案被评为“省级优秀设计方案”,三河市和平公园被省评为口袋公园范例项目;广阳区、安次区、临空(廊坊)经济区成功创建“河北省洁净城市”,全市省级洁净城市实现全覆盖。
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强制分类区域具备分类条件的城市居民小区占比达到86.81%,超过省定70%的任务目标。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市级谋划的6项园林绿化工程全部完工,市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荣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全市确定的73处历史建筑已全部开展活化利用。新建城市公厕10座,改造19座,补齐城市公厕缺口。在全省率先完成燃气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清洁取暖试点工作国家复核考核获得优秀等级。印发《廊坊市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收费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市物业住宅小区基本完成收费公示工作;建立物业行业专家库,收录专家53名。
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我市62个宜居示范农房试点村建设全部竣工,新建农房184户,改造农村住房82户。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香河县、文安县19户试点建设任务全部完工。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新增合格农村建筑工匠319名。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实现低收入家庭住房安全保障率100%。持续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全市配置15222名保洁员,垃圾收集点37538处,垃圾收集车10425辆,垃圾收集站1443处,有效满足全市3057个村庄日常生活垃圾收转运需要,基本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全覆盖。
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深入推进全市燃气行业安全整治三年行动,集中开展燃气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和燃气安全关键共性问题攻坚等专项行动,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4313项,完成全市881181户城镇既有管道燃气用户及71090户液化石油气用户安全装置加装工作。开展全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共排查经营性自建房53987栋,确定C级危房47栋,D级危房96栋。C级危房已全部采取应急管控措施(纳入棚改计划),D级危房全部拆除。
(记者: 吕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