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省媒体看廊坊
河北日报|魅力“燕京八绝” 廊坊薪火传承

拥有景泰蓝、牙雕、玉雕、京绣等相关企业49家,年产值超2.3亿元

魅力“燕京八绝” 廊坊薪火传承


2024年9月22日,在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廊坊市民观看花丝镶嵌作品。本报记者 赵永辉摄

       刘英 王思琮

       “没想到‘燕京八绝’在咱廊坊有着这么好的传承!看这景泰蓝花瓶、牙雕仕女像,还有那么多精美的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工艺品,全是咱廊坊人制作的!”1月5日,在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和合万象 遗韵之光”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市民张明霞一边观看“燕京八绝”展品,一边连声赞叹。

       何谓“燕京八绝”?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万一兵介绍,这是北京地区特有的8种传统工艺,包括景泰蓝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牙雕、玉雕、雕漆、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宫毯织造技艺、京绣八大门类,均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宫廷技艺在清代流传到廊坊一带。数百年来,廊坊已成为“燕京八绝”的重要传承地之一。

       “为保护和传承‘燕京八绝’,近年来,廊坊市采取多项措施,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健全非遗名录、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促使‘燕京八绝’的传承活力不断增强。”万一兵介绍,目前,该市现有相关企业49家,从业近1000人,年产值超2.3亿元。

       工艺不断创新

       传统非遗焕发时代风采

       1月6日,位于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良盛达花丝镶嵌特艺有限公司制作车间内,工人们正盯着眼前的作品忙碌。一根根用金、银加工成的细丝,经过堆、垒、编、织、掐、填、攒、焊等八大工序,就可制出造型各异的工艺品和各类精美雅致的首饰。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这说的就是花丝镶嵌工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福良介绍,花丝镶嵌工艺繁复精细,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明清时期最为鼎盛,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该公司展室,一件用花丝镶嵌工艺做的天坛复制品格外醒目。这件作品由马福良领衔、5名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和18名工艺师携手打造,以1∶85的比例仿制北京天坛,运用蒙镶、花丝烧蓝等多种传统手工技艺,完美复刻了天坛的每个细节。“作品用银超20公斤,还用了数百颗宝石,荣获国家级金奖。”马福良说。

       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让传统非遗不断焕发时代活力。

       在北京冬奥会举办之前,马福良受邀参与制作冬奥会特许商品“景泰蓝和田玉冰壶”。“为了用花丝镶嵌展现壶盖的独特曲线,我好好下了一番功夫。”马福良介绍,冰壶壶盖和壶盖上的把手是出彩的地方,所以要用纯银材质制作壶盖,以花丝镶嵌技艺饰以吉祥纹样和传统的民族图案,展现冰壶的典雅大方。

       马福良还在壶盖最外沿使用单根丝线缠绕而成的祥丝,在壶盖把手根部围了一圈花丝,用双线相互交叉缠绕而成。“这样一来,既突出壶盖把手的优雅曲线,又增加珠光宝气、吉祥如意的东方气质。”马福良说。

       在公司展室,用花丝镶嵌技艺制作的胸针、吊坠、耳环等饰品格外受顾客欢迎。马福良介绍,公司在坚持传承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品样式、风格,开发千余种潮流饰品,以及酒具、茶具等实用器物,都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传统艺术重焕新生,需要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1月7日,笔者走进位于固安县南宋村的朱家雕漆工作室,雕漆代表性传承人朱江正忙着打磨手中的作品。剔彩五瓣花鸟瓶、剔红芭蕉圆盘、剔红浮峦暖翠笔筒……工作室内,一件件精美的雕漆艺术品造型庄重大方,雕刻手法细腻精湛。

       朱江介绍,他与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合作在该学院开办工作坊,共同创作了一系列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雕漆作品,包括青瓷雕漆茶具、婚庆饰品、现代潮玩摆件和装饰艺术品等。“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非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朱江说。

       打造产业集群

       “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

       1月6日,位于大厂回族自治县的河北京锐景泰蓝有限公司正在加紧生产产品,全力保障国内外客户订单生产进度。

       烧制车间内热浪袭人。在高温煅烧炉炉门打开的一刹那,一只通体红亮的赏瓶展现在面前,随着温度的降低,慢慢恢复了原有的缤纷色彩。

       “景泰蓝被称为‘铜与火的艺术’,从一张紫铜片、一根扁铜丝、数十个釉料色碟,到几万次的捶打成形,以及成百上千个手工掰丝掐花,再将这些掐好的铜丝依照图纸粘在铜胎之上,经108道工序才能呈现景泰蓝工艺的风采。”该公司负责人徐国伟说,精美的景泰蓝产品不仅备受国人喜爱,而且深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

       景泰蓝是大厂回族自治县的一张文化名片。徐国伟介绍,大厂已成为国内省级以上景泰蓝技艺大师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区域。2018年和2023年,该县两次被命名为“中国景泰蓝之乡”。

       据统计,大厂现有成规模的景泰蓝生产厂家10余家,拥有专业技师500余名,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一半以上。同时,凭借深厚历史积淀和人才技术优势,该县景泰蓝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出口中东、东南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看我手中这把百宝镶嵌小梳子,它是以小叶紫檀为基材,上面还用宝石巧妙地镶嵌成双鱼图案,寓意着吉庆有余,传递着美好的祝愿。”1月5日,在位于广阳区南汉村的“宫廷新造办‘燕京八绝’非遗工坊”直播基地内,非遗工坊主理人邵荣伟正向屏幕前观众们介绍着产品。

       非遗工坊内,雕漆拐杖、迷你景泰蓝花瓶、烙画小葫芦……每一个文创产品在保留传统非遗工艺的同时又融入设计巧思,既实用又有代表性。目前,非遗工坊已搭建“燕京八绝”文创产品全产业链条,推出“廊坊礼物”等多款非遗文创爆款产品,结合文化空间经营、线下体验、线上营销等形式,实现“非遗+文化”的多元融合,助力非遗技艺传承。

       南汉村以制作加工仿古家具和宫廷艺术品而远近闻名,已打造成为南汉宫廷忆述小镇。村里有百宝嵌、金漆彩绘等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21人。

       除了南汉宫廷忆述小镇,廊坊市还培育了大厂回族自治县祁各庄景泰蓝小镇、永清县别古庄核雕小镇等一批非遗资源集中、文化特色鲜明、功能集成完善的非遗小镇。

       注重人才培养

       确保“燕京八绝”薪火传承

       1月4日,大厂回族自治县呈祥工艺美术品厂展厅,金髹《海屋添筹》屏风、百宝嵌漆屏、富丽堂皇的嵌宝漆柜……一件件精美的金漆镶嵌工艺品令人赞不绝口。

       该企业负责人穆祥勇是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他深刻意识到,要想使传统工艺获得新的生命力,让非遗技艺世代传承下去,就必须从培育人才入手,抢救濒临灭绝的技艺和品种。

       “跟许多传统手艺一样,后继乏人是最大的担忧。”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穆祥勇通过退休返聘、大师带徒以及建立企业定向班、开展青年职工培训等多种方式来培养接班人。如今,该厂拥有多名专业漆器匠人,不仅延续了宫廷漆器生产技术,而且不断创新改进,产品更加新颖。

       为推动“燕京八绝”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廊坊市广泛实施非遗进校园活动,强化非遗产品研发,促进非遗赋能旅游,积极探寻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和新方式。

       从学校培养入手,该市推动景泰蓝等项目纳入本地中小学和大中专校本课程,雕漆等项目传承人被廊坊师范学院等高校聘为客座讲师进行日常授课。廊坊师范学院非遗产业学院系统建构了“燕京八绝”教育体系,现有师资8人、学生240人、实训室2个、基地1个,2024年连续举办多场河北省景泰蓝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培训班。

       该市系统梳理“燕京八绝”技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创新工艺载体和作品题材,组织参加大师评选和技能比拼大赛等活动,加大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2021年以来,相继争取中央专项资金907万元,支持部分高校与雕漆、景泰蓝等项目合作设计研发非遗文创作品30余种,支持相关企业建设三河市珑珐琅景泰蓝博物馆、大厂回族自治县宝华生景泰蓝展馆、河北省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

       “针对不同项目特点和当地特色,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推出更多新产品、新场景,不断彰显廊坊特色文化魅力。”万一兵表示,该市还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帮助传承人掌握创新技术手段,整合线上线下展示交易资源,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推动“燕京八绝”走出去。

上一篇:新华社|香河:翰墨飘香 迎春送福
下一篇:河北日报|创新突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