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省媒体看廊坊
河北经济日报|廊坊打造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廊坊打造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已组织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各类文化志愿者达34848人


近年来,廊坊市相继承办了一批国际性、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快了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

1月6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主题是“廊坊市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廊坊市在中部地区20个参评城市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这是自2016年8月廊坊市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首次复核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廊坊市相继承办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等一批国际性、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通过承办大型文化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快了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

廊坊市积极打造城市文化艺术新地标,建成投资30多亿元,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3000余平方米的廊坊市非遗展示馆投入试运营。文安县文化艺术中心、大城县图书馆等新建项目已经竣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安次区文化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固安县市民文化中心已通过立项审批,为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廊坊市构建起由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目前,廊坊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了国家一级馆标准。县级图书馆经省文旅厅预评估,均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文化馆全部上等级,其中90%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相继建成1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41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8个新型文化空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廊坊市相继推出了“大美廊坊”文化艺术节、“月来月有戏”精品演出年、京津冀京东大鼓书会等文化品牌,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紫檀》《秋月》《孙毅将军》等一批文艺精品力作相继问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市现有各类文化队伍 3000 多支、各类文化志愿者34848人,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该市积极引导全市 475 家文化传媒企业参与文化产品供给,举办了一批文化品牌活动和系列艺术培训活动,涌现出众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生动案例。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场馆管理,安次区文化馆、香河县文化艺术中心、固安大剧院等实行的“政府+企业”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实施了“阅读在身边”工程,实现数字实时阅读;今年4月份廊坊市图书馆网借小程序上线,“图书馆+互联网+快递”网借服务正式运营。

下一步,廊坊市将围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廊坊文旅场景”,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推进“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品牌建设。加快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管理和服务,开展监督检查和社会评价。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升级改造,不断提升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容,实现提质增效。创新文化惠民卡券发放形式和内容,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优化产品供给,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实惠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推行错时开放、延时开放和夜间开放。积极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举全市之力,把“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打造成人民群众的艺术盛宴。加快廊坊市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实现与河北公共文化云平台、廊坊政务云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记者:王笛)

上一篇:河北日报|固安全力打造创新、品质、生态、文明之城
下一篇:河北新闻网|廊坊:六项工程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