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安次区御龙河周边形成了自然资源与城市活力相统一、环境修复与城市特色相融合的美丽景象。本组图片由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8月19日,在安次区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建设紧锣密鼓、企业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态势。
“从一开始‘捡到篮里都是菜’,没有形成系统,到现在‘宁肯少,也要精’,安次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重大实体项目上,集中打造高端产业发展平台。”安次区委书记朱文军说,为深入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安次区将聚焦“3+1”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高端对接、招大引强、系统推进,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
安次区以产业为支撑、以智造为统领,牢固树立“工业强区”“项目为王”理念,认真落实“实、考、保、包、促、评”6项举措要求,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安次区累计成功争列省、市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277.31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5亿元,已完成投资29亿元,投资完成率位列全市第二;组织25个项目参加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达到189.2亿元,亩均投资强度1285万元。
目前,安次区基本形成以富智康、华田信科、亿达未来软件新城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长盛科技、飞泽复材为代表的碳纤维新材料产业,以布雷博惠联、德科斯米尔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业,以韵达北方总部、中驰车福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3+1”现代产业体系。
在新能源智能摩托车研发中心及生产车间项目建设现场,曾经荒废许久的土地上,两栋高大的厂房已经拔地而起。“得益于‘腾笼换鸟’政策的实施,公司才有机会通过法拍盘下这块土地,盖上新厂房。”该项目投资方廊坊益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监王雷说,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3600台新能源智能摩托车及提供配套服务。预计年产值2.8亿元,年纳税2504万元,可吸纳就业150人。
按照“集聚要素、提质增效”的思路,安次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做好“腾笼换鸟”文章,分类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为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城市更新腾出发展空间、腾出环境容量、腾出资源要素,积极引进高附加值企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围绕印刷包装、乐器、不锈钢等传统优势产业,该区建设特色小镇、专业批发市场,加快传统产业上档升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同时,安次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深化科技创新,聚焦“创新链”靶向延伸,赋能“产业链”结构突破,积极落实我省建立产业链“链长制”部署要求,全面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扩大招商引资成效,他们坚持跳出安次看安次。安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以商招商、小团组招商活动7次;积极组建区招商中心,建立区产业领导小组,全面从严把关项目准入门槛。特别是针对疫情多点散发现实,将项目洽谈由线下“面对面”改为线上“线连线”,确保招商引资工作“不断线”“不停步”。上半年,安次区累计对接重点企业58家。目前,全区重点在谈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691.16亿元,签约重点项目5个,投资54.17亿元。
深化改革促发展,安次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安次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9个行业领域实行“证照联办”,大力推广“一窗通办”,积极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镇村两级认领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企业开办时间进入“小时”时代。
同时,安次区积极开展“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活动,重塑业务办理流程,推动各类民生政策和服务更加快捷、优质、高效地覆盖所有群众。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社会投资备案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时限分别压缩至39、33、31个工作日内。全面落实领导包联制度,精准开展入企帮扶,研究制定《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着力破解企业建设、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通讯员:王满凤、刘建斌 ;记者:孟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