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优势——
临空之门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空港收费站匝道与105国道“丁”字路口处。它将两条道路、三个路口包含在内,让过往的行人从不同方位、角度都能感受其宏伟气势,成为市民出游的打卡地。 河北日报记者 李 巍摄
河北日报记者 李 巍
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临空经济区——
15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面积中,河北占了约100平方公里。其中的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河北占了10平方公里;把范围再度缩小,其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3.513平方公里的保税功能区中,大兴、廊坊又是各占一半。
这里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因有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的优势,注定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协作平台。近日,记者走进该临空经济区的廊坊片区(以下简称廊坊临空经济区),感受这里的协同发展新气象。
加快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走进廊坊临空经济区,满眼都是绿色。这些绿色,一部分来自建设工地上大面积铺设的防尘网,另一部分来自正在栽种的万亩生态林。
翔升路上,机动车道已铺设完毕,中交一公局的施工人员正在非机动车道处埋设地下管网。为了不做“马路拉链”,他们要将包括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照明等在内的10多种管线,一次性埋到管网中。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照明管线中,还预留了智慧城市建设设施的接口。中交一公局项目总工赵世伟告诉记者,未来,道路两旁竖起的将是“智慧灯杆”,除路灯外,还将外挂5G基站,实时显示天气、空气质量指数等监测数据。“我们承建了5条主干路、3条次干路,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6月底将达到通车条件。”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生态屏障也正在构建。
驶出机场北线高速公路,眼前就是“临空秀林”,西府海棠、天目琼花开得正艳,丁香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今年5·18经洽会之前,万亩生态林要实现超1万亩的建设进度。”廊坊临空经济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的张越介绍,万亩生态林项目计划栽植林木1.3万亩。去年冬季已完成一期约3300亩生态林骨干树种的栽植,目前,一期剩余及生态林二期项目已同步启动。
“我们要打造协同发展的样板项目、示范项目。”廊坊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黄运然介绍,他们聘请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顶级设计团队,确保每栋建筑、每条道路、每条河渠都经得起历史推敲和现实检验。另外,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理念,临空经济区要打造城市、信息与人融合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
今后几年,廊坊临空经济区将进一步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2022年之前,“打基础、立骨骼、拉框架”,完成396项、总投资500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实现与大兴机场及周边区域骨干路网的互联互通,构建“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的城市街区。
2023年至2025年,“密路网、强支撑、成体系”,完成506项、总投资450亿元的基础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构建“成环成网、外快内畅、便捷高效”的市政交通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既错位又协同,精准招商种出产业发展“高产田”
临空服务中心是区内首个启动的项目,建成后将是这里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地标性城市综合体。与“廊坊”的城市名称相呼应,12栋5层至17层的单体建筑由半空中的回廊连通,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廊”“坊”特色。
中建八局临空服务中心项目生产经理段于浩告诉记者,位于楼群中心位置的城市展览楼、市民服务楼以及两栋办公楼将于10月陆续竣工投用,其余8栋也将在年底前交付。项目建成后,将承担廊坊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重要功能。
2020年4月出台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河北部分)“3+13”规划体系明确提出,要发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临空指向性强、航空关联度高的高端高新产业集群。据此,廊坊临空经济区确定了“1+2+3”的产业实施路径,即1个先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培育产业(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3个支撑产业(航空科技创新、航空物流、高端服务业)。
廊坊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但建设用地只有46.8平方公里,寸土寸金,招商必须精准,才能种出“高产田”。黄运然介绍,已签约项目中,既有投资10亿元的中国民航科教产业园、投资45亿元的河北航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营基地等大型航空产业项目,也有投资13.2亿元的国药科技城、一期总投资20亿元的国亦生科细胞科技生命健康产业前沿项目,与临空经济区的高端高新定位相契合。目前,光大熙麦总部及供应链枢纽、华芯无限航空总部及亚太地区保障中心、国药科技城医药供应链CSO中心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我们将在发展路径、开发节奏、招商引资及空间落位层面,加强与北京的协同配合,确保‘1+1>2’。”黄运然介绍,在产业定位上,临空经济区的廊坊片区与北京片区既有错位,又有协同。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例,北京片区侧重研发和服务,廊坊区域则更加侧重制造。
创新共管共享机制,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征信体系
走进综合保税区,眼前的综合业务楼、陆侧海关查验库、现场查验业务用房、多式联运转运场站等建设项目一字排开,好似拉开一场施工竞赛。
“综合业务楼将在4月底前封顶。”中铁十七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河北)一期项目总工黄松贵告诉记者,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与北京大兴同向同标,7月底前将具备封关验收条件。
这里,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也是国内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建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由北京、河北、首都机场集团三方共同建设管理运营。
“一个机构、三方参与、一个平台、分建统管、协商分配。”黄运然告诉记者,京冀两地创新共管共享体制机制,打破政策共享区域限制。
综合保税区将着力打造“区港一体化”的监管模式,探索建立全国首个“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高效通关监管模式,实现保税功能区与口岸功能区无缝连接。
依托大兴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以“一个管理机构、一套政策体系、一支招商队伍、一套软硬设施”,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加工、保税服务等业务。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东北亚地区连接全球的资源要素配置中心、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先行区、临空经济区发展核心引擎和全国空港型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真正成为京冀两地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的标杆。
协同创新在这里成果显著。
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挂牌以来,廊坊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中心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核心,全面开展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等工作。目前,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承担的46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已完成43项;承担的217项省制度创新清单已完成198项;先后共有5项制度创新案例在省级复制推广。
“在营商环境改善、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高端高新产业开放发展、区域协同开放等领域,我们将进一步创新跨区域协同机制,谋划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征信体系和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促进全球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在廊坊临空经济区高度集聚,带动生命健康、航空科技、航空物流、金融创新等产业发展。”黄运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