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25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的主题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接连用了五个“关系”来描述这项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这项工作就是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 创新之要
当天在集体学习现场作讲解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
三年前,2017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三年后,在主持这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再次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什么是知识产权?今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做了这样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这些都是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表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将采取的四项重大举措之一。他说:“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
正因为重要,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在30日主持集体学习时,习近平用“两个转变”介绍其成果: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加强顶层设计 破解保护难题
在主持这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其中第一点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在30日主持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
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道难题。既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也要避免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原则,是化解这道难题的一把钥匙。
为知识产权“筑墙”“织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方面要求,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他还强调,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要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
11月中旬,党的历史上首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他重点强调,要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要增强系统保护能力。2016年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曾强调,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总书记在主持这次集体学习时重申了这一要求。
从深化改革到维护国家安全
保护知识产权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强调,要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到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从审议通过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到审议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这次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抓好落实,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新课题。
在前不久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在主持这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他尤其强调,要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
2018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习近平当时在会上指出,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次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要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他指出,要加强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
11月30日主持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这样的评价:“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面向新发展阶段,中国从国家战略高度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成果惠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