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廊坊市实施“强基工程”推动文艺惠民

我市实施“强基工程”推动文艺惠民


       本报讯(记者 盛嘉敏)近日,记者从廊坊市“实施‘强基工程’推动文艺惠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强基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基层文艺创作、培训基层文艺人才、深化文艺志愿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行动,真正让文艺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024年,廊坊市“文联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团荣获中国文联第三届“时代风尚”学雷锋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我市将“强基工程”作为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心谋划、强力实施、扎实推进。

健全组织强队伍。建立廊坊市文艺志愿服务总队、15支市级支队、10支县级支队、45支县级以下小分队,在中国文艺志愿服务智慧平台注册人数达到2156人,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架构的文艺志愿者人才库。涌现出大厂县评剧团、大城县“西河大鼓培训班”、安次区金色年华舞蹈队、永清县“老槐树”评剧社等一批基层结对帮扶文艺团队。

       融合阵地聚合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子,与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互联互通,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与域内高校合作共建。全市建立673家名家工作室,与廊坊师范学院、廊坊广播电视台等6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和润泽大数据等一批本地知名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举办活动增活力。连续组织举办八届京津冀京评梆戏曲大汇演、五届廊坊市舞蹈大赛、五届廊坊书法篆刻展,三届“童心向党 面向未来”廊坊市少儿书画作品展,这些活动已成为廊坊的文化品牌。此外,还组织开展了“百花迎春”文联系统春节大联欢、“春之声”新年音乐会、“山花璀璨 承古创新”廊坊市民间文艺精品展、“遇见 廊坊”摄影大赛、“用艺术让生活更美好”评论分享会等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文艺活动近百场,极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市地处京津之间,是省内唯一一座“中国书法城”,具有得天独厚的高端文艺资源。我市通过邀请外联名家名师、京津冀联合展演、在廊名家资源就地转化等方式,强化示范引领,精准结对帮扶,让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

       邀请名家下乡帮扶。发挥名家示范作用,先后邀请苏士澍、袁正领、鲍昆等京津冀名家20余人来廊,与廊坊各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一起,开展文艺名家大讲堂、中青年文艺骨干人才培根工程、“圆梦工程”文艺志愿服务等各类培训200余期,培训40000余人次。

       区域合作举办展览展演。2024年京津冀京评梆戏曲大赛暨戏曲名票廊坊行、河北省中青年戏曲人才大比武、大运河沿岸九城市书法篆刻展、通兴武廊党风党纪书画展等京津冀协同活动9场,吸引近200位京津名家传艺送宝。

       提升结对帮扶落地见效。结合本地发展和名家资源开展结对帮扶,梳理各地文艺文化需求,确定“强基工程”文艺志愿服务项目 146个,举办结对帮扶活动近万场次。

       据介绍,为增强文艺惠民吸引力,我市紧贴时代脉搏、突出时代主题,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将文艺工作与文明实践统筹融合,加大对特色主题文艺志愿服务的组织引导。

       贴近群众,开展主题文艺创作。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市文联会同市文明办积极探索实施“文明实践+文艺引导”模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内容编排成小品、歌曲、京东大鼓、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新风。《京剧大戏一唱即百年》《弘扬新风尚》等节目,入选全省村规民约故事集中讲述活动优秀文艺作品。直达基层,开展群众文艺活动。以“村晚”“双争”“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为重点,组织“欢乐乡村”村晚展演、“‘双争’有我·文明同行”文艺活动进社区、“双争有我·影像记忆”摄影精品展、移风易俗现场观摩交流、戏曲进校园、村晚惠民演出等各类活动7000余次,服务群众约50万人次。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文明实践品牌活动。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围绕“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主题,聚焦养老育幼、亲情陪伴等基层群众关注问题,重点孵化培育了“银河艺术团”“退役老兵送艺下乡”等一批地方文明实践典型。

       我市将持续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扩大文艺志愿服务覆盖面,集聚各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力争使文艺的种子洒遍廊坊各个角落,文艺惠民活动遍地开花。

上一篇:省(区、市)委书记谈:守正创新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下一篇: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蔡奇出席并讲话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