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助力高质量发展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最美底色”
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
▲建设首都生态涵养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打造首都绿色生态屏障。这是风景秀美的潮白河香河段。(本报资料片)
◀这是市民在市区丹凤公园内休憩。 通讯员 陈 童摄
□记者 孙占稳 解丽达
盛夏时节,穿行在廊坊642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满眼都是醉人的绿色。近年来,廊坊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全力打造“京津乐道、绿色廊坊”,全市新造林227.69万亩,林地面积达到326.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86%,位居全省平原市首位。
让绿色成为廊坊发展的“最美底色”,让生态成为廊坊的“第一品牌”。在构筑起拱卫首都生态安全坚实绿色屏障的同时,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成为廊坊吸引京津高端产业项目转移的“金字招牌”。近年来,他们累计引进京津项目505个、资金2468亿元,打造出全市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以绿色造特色,以特色造优势。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廊坊大地徐徐展开。
300多万亩平原森林筑起绿色屏障
7月30日,雨后初晴,碧空如洗。驱车行驶在廊沧高速廊坊段,令人心旷神怡。远方,防风固沙的农田林网郁郁葱葱;近处,高速公路两侧数百米宽的生态林带整整齐齐。由近及远,树木由低到高,叶色由浅至深,构成了一幅绿色画卷。
同行的廊坊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同志介绍,全市1240公里高速、高铁、国省干道等交通主干道绿化彩化实现了基本闭合,廊道绿化率达到95%以上。全市水岸林木绿化率达到96%,县级渠、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全市1.02万公里乡村道路绿树成荫。
“廊坊10个县(市、区)全部与京津接壤,距雄安新区80公里,全域都在国家重大历史性工程的支撑带动之下,肩负着建设首都生态涵养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要任务。”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说,特殊的区位,赋予了廊坊建设首都生态护城河的特殊使命。
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廊坊市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他们聘请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全市国土绿化规划,确定了“三带、三区、三林、三网、十城、多廊多园”城乡一体、生态产业文化一体的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同时,全面对标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努力做到与京津和雄安新区生态规划一张图、生态建设一盘棋、生态保护一张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统筹全市域推进大规模造林绿化。
盛夏时节,霸州市岔河集乡杜岗村占地1000多亩的陌樱园内,樱花树迎风摇曳。不远处的张岗村内,千亩海棠园亦是风景秀美。以“建成与雄安新区零梯度对接、无差异连贯的万亩林地”为目标,霸州市在西部与雄安新区接壤的乡镇,实施造林模式精准对接,樱花、海棠、银杏、元宝枫等高端树种成方连片,打造出有层次、有特色的万亩秀林。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廊坊市坚持提升绿化品质,打造精品亮点。他们重点打造了纵贯南北的精品生态景观带,境内8条高速、7条铁路、25条国省干道、10条主要河流两侧基本实现了多层、复合、异龄的高标准绿化,形成了千里以上闭合多彩廊道,形成“一带多廊、百园千村、万亩秀林”的造林绿化主框架。
2014年至今,廊坊市先后实施了“两年攻坚战,造林一百万”“两年大提升,创建森林城”“营造百万林,决胜森林城”等系列造林绿化行动,全市新造林227.69万亩,林地面积达到326.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86%,林木覆盖率达到37.98%。其中,主城区绿化覆盖率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6平方米。
绿色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钱袋子”
立秋时节,香河县百运达食用菌公司的生产基地内,林下生产的香菇、平菇,源源不断销往北京市场。企业负责人杨建华介绍,林下生产的香菇口感好,备受北京市场欢迎。“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去年生产规模扩大到120万棒,产值达1300万元。
位于永清县的林栖谷森林温泉度假区,游人如织。借助当地万亩森林及丰富的地热资源,度假区内建起了树上温泉、林下花海、森林步道、树屋别墅、儿童乐园等游玩场所,这里成为集康养、森林俱乐部、拓展运动基地、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度假区。度假区还连年承办中国定向公开赛分站比赛,是很多京津游客到永清休闲游玩的首选景区。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让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廊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马江水说,他们着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造林绿化与农民增收、产业培育等相结合,千方百计为群众建起“绿色银行”。
坚持造林绿化与林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廊坊市大力推广“生态林+经济林”的模式,大力发展名优特果品、苗木、花卉、油料林等经济林,大城金丝小枣,文安、霸州的人造板,安次、广阳、固安、永清的热杂果,安次的腊杆,三河、大厂、固安的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格局加快形成。到去年底,全市经济类林木比重达到38%,经济类林木面积达到124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279.09亿元,300多万亩有林地成为百姓的“绿色银行”。
在大力发展经济林的同时,廊坊还在全市范围重点推广了林粮、林药、林菌、林禽、林菜、林草、林畜、林苗8种林下经济发展主导模式,努力提升造林绿化的含金量,千方百计鼓起百姓“钱袋子”。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扩展到15万亩,林下经济企业超百家,年产值超过了5亿元。
廊坊还将造林绿化与发展乡村游、生态游紧密结合,将植树造绿项目与旅游相结合,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大力打造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观光采摘等旅游品牌,建成永清林栖谷、安次第什里风筝小镇、香河万亩荷塘、大厂旅游环线、固安永定河自行车运动公园等一大批优秀森林旅游景点。
坚持“三产联动,整体推进,突出二产,打造精品,生态富民,产业兴林”,廊坊市统筹协调造林绿化与产业致富,全面推动林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结构优化的林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林下产业,日渐兴起的森林旅游,正在成为廊坊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良好生态厚植发展新优势
流淌千年的北运河碧波荡漾,香河机器人小镇掩映在河畔绿树丛中。上百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毗邻而居,有全球最大机器人末端执行工具的研发和制造企业——美国ATI在中国投资的首个工厂,有世界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日本安川电机与韩国排名第一的喷涂、涂胶机器人企业共同成立的安川都林公司,有工业机器人焊钳巨头德国尼玛克、3D打印行业领先企业汇天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引进优质高端项目的必要条件之一。”冯韶慧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建设绿色屏障拱卫首都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全面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更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必然要求。
平均每天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3.43家、技术合同交易额2483.8万元、新增专利授权量15.2件,平均每天实际利用外资287.4万美元、外贸进出口1.28亿元,平均每天市场主体新增116户、住户存款余额新增8647万元……一组组跳动的数字,彰显着廊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让每个城市细胞都渗透绿意,加快构建“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的城区绿化新格局。近年来,主城区新增园林绿地面积417.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4.56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百姓乐享绿色生活。
百园千村染绿了廊坊全域。他们全力推进百个森林郊野公园(节点游园)建设,全市建成15个千亩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和120多个规模公园、节点、游园等。大力建设森林样板乡镇、绿美示范村,全部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周边等重要区域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形成2000多个以村庄、乡镇所在地为中心的星罗棋布的团状森林。
万亩秀林留住了鸟语花香。全市新建千亩以上连片秀林157块,总面积达到23.6万亩,形成万亩以上连片秀林67块,成为全市森林网络的主体、乡村林业振兴的支撑、生态功能发挥的基地,全市生态环境大幅提升。
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升着廊坊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竞争力,擦亮了廊坊吸引高层次人才、高端高新项目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廊坊市累计引进京津项目505个、资金2468亿元。2018年,有161个京津项目签约落户廊坊,总投资达到了6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