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大河之北·平原篇③】通联天下

[阅读提示]

河北,一直具有“南下北上”“东出西联”之利。

独特区位优势和地形特点,让河北大平原长期以来形成了若干重要通道。密集的交通网道,良好的通达性,使这片广阔的平原成为通联天下的重要枢纽。

长期以来,古丝绸之路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延伸交会。如今的河北,更是首都北京与华南、华东、东北以及全国各地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多条重要铁路、高铁、高速线路贯穿全省。

河北大地上,各种交通要道、关口通道是如何逐步选定、形成的?它们又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怎样的积淀和机遇?

●沟通南北的“国家大道”

>>河北的“几何中心”

日前,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铺轨工作完成,为京张高铁全线开通提供了保障。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东经116度15分15秒,北纬39度27分07秒。

2019年1月16日,廊坊固安京东智能物流中心智能仓库内。

一台60厘米见方的红色设备,自行驶入一个货架下方,慢慢升起一只圆形托举盘——一个共5层、高近3米、满载货物的货架,就这样被平稳地抬起。

这台“人小力大”的红色设备,就是京东前一年最新投入使用的AGV搬运机器人——“地狼”。

接下来,“地狼”托举着整个货架和货架上数百斤的货物,开始按照智能规划的路线,以每秒2米的速度前进,将货物顺利送到相对应的仓库拣货员面前。

从前的“人找货”,变为了“货找人”。

以往,在这里工作的拣货员每天为拣货所奔走的路程,几乎相当于跑半个马拉松。而“地狼”的出现,不但让拣货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还使拣货出库的效率翻了一番。

2015年投入使用的固安京东智能物流中心,是京东在华北地区目前最大的物流园区之一,覆盖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天津等地,并服务北京南部的部分地区。

京东为何会选择在河北固安这个县域面积和人口数量似乎都不拔尖的县城建立物流中心?

答案在于固安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固安位于京、津、保三角腹地,距北京天安门50公里,这个距离甚至比北京延庆、怀柔、平谷、密云、房山、门头沟等六区县更有优势;从固安县城驱车到北京南三环仅需25分钟,到北京首都机场只要40分钟,到天津新港只需2小时左右。

事实上,根据地理学专业测定,河北省的几何中心点在北纬39度29分05秒、东经116度08分16秒。固安京东仓库,恰恰位于河北几何中心点东南十多公里的地方。

如今,固安不但是首都经济及物流区域支撑的重点城市,也是华北物流核心节点的最佳位置之一。

固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是整个河北区位和交通重要性的一个缩影。

几千年来,在中国的版图上,河北大平原一直以其独特而重要的地理位置,扮演着通联天下的重要角色。

>>延续千年的南北通道

石家庄站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以客运为主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衔接京广、石德和石太三条铁路干线。 记者 赵海江 田明 摄

被地理学家们称为“天下之脊”的太行山,是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让太行山东麓逐渐出现了一条平行于太行山、南北走向的山前走廊——“太行山东麓大道”。

这条神奇的山前走廊,不仅成为中华文明最早的聚集地之一,同时也形成了古往今来一条极其重要的交通通道。

沿着这条走廊,至晚从春秋战国始,燕地重镇蓟(今北京)与中原古都殷(今安阳)之间,就已形成了一条南北畅通的大道。秦统一六国后,在此基础上又修建了一条驰道——当时的国家级高标准“公路”。

秦驰道的标准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呢?

汉代贾山在《至言》中曾这样写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路面宽阔,路基高厚,又以铁锤夯固,还在道路旁栽种了树木——显然,称其为当时的“高速公路”并不过分。

历经千年盛衰兴亡,这条通道上通行的人、货、交通工具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条通道本身,却始终担负着通联天下的使命。

2019年1月30日,农历腊月二十五。

春运迎来了节前客流高峰。

上午11时许,石家庄火车站西广场进站口。虽然平均每秒就有两名旅客检票进站,但巨大的客流量,还是让进站口外排起了长队。

作为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线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2019年春运期间,石家庄站全站共发送旅客473.4万人。

而作为京畿重地的河北,2019年春运期间通过铁路、公路、民航发送的旅客总量,更是高达3064万人次。

这一庞大的旅客发送量,还远不是河北春运任务的全部。

除省内旅客发送任务外,环京津的地理位置,使得从陆上进出北京的所有旅客、物资,几乎必过河北。数据显示,在2019年的40天春运期间,共有4306万人次进出首都北京。也就是说,春运期间,平均每天都有百万以上人次通过河北各条交通线路进出北京。

这些脚步匆促的旅客恐怕很难想到,他们行经的几条主要交通线路——我国最早的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全新的京广高铁以及京港澳高速公路在河北境内的路线,几乎和2000多年前的太行山东麓大道重合。

2019年2月22日,元宵节刚过。

位于沧州市区西北的高新区明珠(国际)商贸城,已从节日的冷清中苏醒。大巴、货车、轿车……偌大的停车场已难觅空位。

这天是商贸城二期早市试营业的首日。

早上8时,整洁宽敞的通道里,前来进货的人拖着载满货物的小拉车、提着挂满衣服的架子进进出出,一派繁荣景象。

这里,是河北确定的北京服装批发市场疏解集中承载地之一,已承接北京服装批发商户1万余户。项目总体建成后可承接商户3万余户,年营业额可达1000亿元。

“沧州交通方便,高铁50分钟到北京,在这儿一年时间,我的老客户一个也没有丢,还增加了不少新客户,销售额一点也不比在北京差。”温州商户谢笑微说。在北京打拼了30年的她,上一年刚刚从北京大红门外迁到沧州。

在沧州市区正东20公里,与商贸城遥相呼应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投资和体量最大的轻工生产项目——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小镇。目前,特色小镇已经签约入驻3200余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近500家企业在标准厂房和过渡厂房正常生产经营。

一个“大卖场”,一个“梦工厂”,二者作为沧州服装商贸承接平台和生产承接平台,将北京服装批发市场和服装加工行业这棵“大树”整体承接。就像商户谢笑微所说的那样,吸引众多商户前来入驻的,不仅仅是当地提供的优惠政策,还有沧州便利的交通条件。

隋唐之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陆路交通运载能力有限的古代,大运河让河北拥有了除山前大道外第二条沟通南北的“国家大道”。而沧州,就是一座曾因运河而兴起、也曾因运河衰落而一度落寞的城市。

如今,穿沧州而过、联通京津冀与长三角的京沪高铁和京沪高速,让沧州拥有了新的“陆上京杭大运河”。

2018年12月29日拍摄的晨曦下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坐高铁到北京51分钟,到天津22分钟,到济南45分钟;首都机场省际巴士开通北京到沧州线路……这些交通优势,让沧州成为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内,北京疏解服装经营和加工商户落户我省最多的承接地。

古城沧州,终因新的交通优势,再复兴旺。

>>未来的“通道网络”

除太行山东麓大道和大运河外,在唐代,在这两条交通要道之间,河北还曾出现过一条从幽州(今北京)到贝州(今河北清河县)的南北大道。这条大道,恰好与今天的京九铁路河北段基本重合。

2019年2月3日晚9时25分,D1643列车开进衡水北站。

在北京工作的衡水人李倩拖着皮箱,赶在腊月二十九晚上回到了家。

5点半下班后从公司直奔北京西站,晚7时坐上从北京到石家庄的高铁,8时许到达石家庄。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换乘候车,8时40分坐上开往衡水的石(石家庄)济(济南)客专列车,9时25分到达衡水……李倩的行程虽然略显紧张,但不到两个半小时的总用时,还是让她觉得方便不少。

在石济客专开通前,衡水一直不通高铁,旅客们从北京和衡水之间往返只能乘坐京九铁路上的普通列车,大部分车次都需要三个半小时以上的车程。此外,普通列车经常性的“让路”、晚点等状况,也让赶时间出行的人们苦不堪言。

2017年12月,石济客专衡水北站正式开通运营,让衡水进入了济南和石家庄的一小时交通圈内。

至此,河北平原地区的所有设区市都进入“动车时代”。

同时,石济高铁与津保铁路南北呼应,分别交会于京广、京沪高铁,在京津冀区域内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德州为基点的矩形高铁网络。

京广—京九—京沪,从马车、木船到汽车、火车、高铁,历经千年沧桑,河北境内的这三条沟通南北的国家大道,终于闭合为一——纵贯整个河北大平原,一张更为立体、更加通达的南北通道网雏形初现。

未来,京九高铁开通后,极有可能在衡水设站。届时,北京到衡水的往来时间,将缩短至一个多小时。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以“四纵四横一环”为基础,在中国的胸膛上,在这片坦荡如砥的大平原上,通道将更加密集,覆盖全省的“六纵、六横、双圈”网络化综合通道布局呼之欲出。

●东出西联的“咽喉要塞”

>>井—鹿—石三角:“旱码头”的浮沉

位于井陉县的秦皇古驿道,历历车辙显示出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记者 霍艳恩 赵海江 摄

2019年1月13日中午,农历腊月初八。

北京市东城区一栋居民楼内,郑春文一家正在举行家庭聚会。饭桌上,除了各式各样的饭菜,还有一瓶泸州老窖。

这种原产四川、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白酒,一直是郑春文的最爱。

郑春文不知道的是,自2015年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市场上的泸州老窖,有许多都是在石家庄鹿泉灌装、储存、转运。

北京往南300多公里。

老郑家宴正酣的时候,位于石家庄鹿泉区南部的诚通联众物流园内,一辆辆卡车正不断进出。春节市场的火热需求,使这里比平时更加繁忙。

这些数米长的货车车厢内,满载的正是四川老牌名酒——泸州老窖。

物流园里,1万平方米的仓库里,是一排排长20多米、高近8米的储物钢架。每层储物钢架上,都整齐地放满了整箱泸州老窖。

鹿泉,如今已经是泸州老窖在华北最重要的生产和区域配送中心。大量基酒从四川泸州源源不断运到这里,经过调兑之后,再灌装和储存。

如今,平均每天有8万件泸州老窖从这里生产、储存,随后运往河北以及周边的北京、天津、陕西、山东、河南、辽宁等10个省市。

水泥收益曾占全区财政收入一半以上的鹿泉,为何“改行”做起了仓储物流呢?这,还要从鹿泉独特的区位优势说起。

位于石家庄西部的鹿泉,并不是纯粹的山区。西倚太行山、北邻滹沱河,呈月牙形环抱石家庄城区的鹿泉,西部靠近山脉,东部是肥沃的山前平原,山区、丘陵、平原各占约三分之一。

这样的地理特点,让鹿泉自古就成为连接山区和平原文明的重要枢纽。

“一京(北京)、二卫(天津卫)、三通州,赶不上获鹿(鹿泉原名)旱码头。”作为土生土长的鹿泉人,72岁的鹿泉史志专家韩庆志从小就是听着这句本地俗话长大的。

由于扼守太行山出山要道,鹿泉自古工商业兴旺发达,特别是明清两代,随着晋商在历史上的崛起,这里作为晋商东行的一个必经之地,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誉,是当时华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

“山西、陕西两省的煤炭、铁货、砂货,绥远的牲口、皮毛、驼绒、蘑菇,山东出名的龙口粉丝,保定的布匹、糖类,祁州(今安国)的药材,还有张家口的口碱,京津地区倒运的日用杂货、海味、土特产品……都源源不断地运经本地,并与本地的棉花、小布、石灰、青石等产品进行交换。”说起当年在鹿泉集散的商品,韩庆志至今如数家珍。

当年云集在此的,除了众多的山陕商人以外,还有东北商人、山东商人和时称“高阳帮”的保定商人等等。五方杂处的客商多到什么程度?光茶叶一个月就要喝掉两千斤。

鹿泉“旱码头”的兴盛,持续了数百年。然而,兴起于宋代的鹿泉,还远不是这片土地上最早形成的东出西联商贸枢纽。

在鹿泉以西20公里,更接近太行山的地方,至今保留着比鹿泉“旱码头”更为古老的出山通道,因太行八陉之一而得名的千年古县——井陉。

2019年4月5日,清明假期,春回大地。

井陉县城向东约2.5公里,关山环立之间的一条古老驿道迎来了众多游客。

这条长约百里的古驿道,就是目前中国仅存的、最古老的古代陆路交通道路实物——秦皇古道。这条古道,也是前面所提到的秦代弛道上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

如今,历经无数车轮碾轧、马蹄踩踏和风雨侵蚀,淡青色的大块铺路方石已经变得光滑如镜。顺着古道上行,两行足足有50厘米深的车辙痕从一处门洞下穿过,深深地镶嵌在基岩路面里。

驿道上,每隔20米左右便砌有一道凸起近30厘米厚的石槛,这一道道石槛是供辎重车上坡时停歇和沿坡缓慢下滑而设的石坎。可以想见,当年的辎重车通过这段路时有多么艰难、多么危险。

如此险峻难行的道路,是如何成为秦代最重要东出西联通道的呢?这还要从井陉的地理位置和县名由来说起。

所谓“陉”,即山脉断裂之地。

太行八陉,就是这列山脉中被河流切割成的河流谷地,也是古今人类穿越太行山的必经之路。从南至北,它们包括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蒲阴陉、飞狐陉、军都陉。

其中,井陉、蒲阴陉、飞狐陉、滏口陉四陉都位于今天河北境内。

井陉是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它主要循着自西向东横穿太行山主脉的桃河—冶河及其支流的谷地以及由太行山西流入太原盆地的白马河—潇河的谷地构成。

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先驱丁文江先生认为,“太行山的路没有哪条有井陉重要,因为它是太行山里唯一可走大车的路”。

事实上,不仅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的巡游中,曾多次经由这条通道,从那以后直到上世纪初正太铁路通车的两千多年里,这条通道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青银高速公路和连接石家庄与太原两大省会城市的307国道,仍然沿用了这条通道的主体线路。

“从太行八陉的位置来看,仅井陉和轵关陉贯穿太行山,连接了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华北平原与汾河盆地,其他六陉都是太行山腹地或晋蒙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通道。”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原主任、研究员吴忱介绍,古代井陉、飞狐(今涞源)、蒲阴(今顺平)都曾经作为县名,但把“陉”用作县名并传承至今的,唯有井陉一个。

显然,支撑井陉兴盛千年的,不仅仅是通行条件。

井陉西端的太原—晋中盆地,历史上一直以富庶著称。其东端,则直接连接了广阔的华北大平原、特别是最为肥沃繁荣的太行山山前平原。作为连接太原—晋中盆地与华北平原的交通命脉,人员和商贸物流对这条东出西联大通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也正是其后鹿泉“接棒”井陉、成为历史上东出西联要冲的直接原因。

而鹿泉“旱码头”的繁荣一直持续到清末。

1906年,平汉铁路全线通车;次年,正太铁路建成通车。中国第一条南北钢铁大动脉和第一条联通东西的铁路要道,在鹿泉以东15公里的蕞尔小村石家庄形成交会。

从此,东货西运直接通过火车,再不用骆驼、骡马驮运了,也不再需要在鹿泉停驻。井陉—鹿泉历经千百年形成的东出西联的交通重镇地位,迅速让位于“火车拉来的”新兴城市石家庄。

今天,依托石家庄的区位优势,鹿泉境内有京广、石太、石太客运专线等5条铁路、8个高速公路口,并与周边县区国省道两级公路形成了“五纵十三横”的布局,公路密度达到1.6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路网,让谋求绿色转型的鹿泉重新找回了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泸州老窖、京东等知名企业近年来纷纷在鹿泉建设物流仓储基地。

2019年3月1日,《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当天,鹿泉海关便为石家庄达美金迈泵业有限公司出口智利的泵件签发了我省首份升级版原产地证书。按照相关规定,这批产品凭借这份证书,将在智利享受零关税待遇。

井陉—鹿泉—石家庄,西倚太行的千年商贸枢纽,如今面朝大海,正在寻求更广阔的延伸。

>>丝绸和瓷器的故乡:两大丝路的产品输出地

渤海新区黄骅港煤炭港区。记者 霍艳恩 赵海江 摄

坐拥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和东出西联的重要枢纽,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和丰饶的物产,使河北在中国古代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交通、贸易中,都几乎从未缺席。

如今,提起中国古代对外交流贸易,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从起始城市和途经路线来看,河北似乎与两条丝绸之路都没有交集。但实际上,古代河北却在两条丝绸之路的贸易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梁勇认为。

丝绸,无疑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

那么,世界上最古老的丝织品在哪里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技术和丝纺织技艺的国家,而河北正是中国最古老的桑蚕养殖技艺和丝纺织技术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磁山文化(位于邯郸武安)的先民就已开始使用纺坠。

距今5500多年前,正定南杨庄的先民就制作了陶蚕蛹,使用陶纺轮和骨匕来纺丝。商代之前,河北地区的丝纺织技艺就很先进了。

2019年3月3日,河北博物院三楼“河北商代文明”馆。

“这展板上介绍的不是丝织物吗,怎么展柜里不见丝绸,却放了个青铜器?”站在“最早的平纹绉丝织物”展台旁,游客刘志敏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您看到的这个敞口细腰的青铜器叫觚,是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的一种酒器。这件觚出土于石家庄藁城台西商代遗址,这个遗址出土的文物创造了七项世界之最,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平纹绉丝织物——它刚出土时是附着在这只觚的表面上。”志愿者讲解员解释说,由于不易保存,这块弥足珍贵的縠,一直被保存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库房内,极少公开“露面”。

时间倒回1973年春天。

藁城岗上镇台西村东北一块方圆数百米的空地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正在对台西商代遗址进行发掘。

当发掘第38号墓穴时,考古队员们有了惊人的发现:这是一座很小的奴隶主殉葬墓,墓中出土的铜觚也并非独一无二,但在铜觚表面,竟有多处粘连的丝织品痕迹。经过精确辨认,考古队员们在铜觚表面清理出五种规格的丝织品残片,其中就有一块名片大小的縠。

这块小小的縠,至今仍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的平纹绉丝织物——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同类品早了1000多年。

在古代,人们称质地轻薄、表面起皱的平纹丝织物为縠。这种纺织品是将蚕丝纺纱加捻、织成后使之缓劲产生皱纹的,即便按现代眼光来看,生产这种丝织品的工艺也比较复杂。

而台西出土的这块3000多年前的縠,经纱投影宽度仅0.8-1.0毫米,纬纱仅0.41毫米,精细程度几乎可以和现代丝织品相比。台西的商代人已经能从事这种织物的生产,河北古代纺织技术之先进可见一斑。

此后的一两千年里,河北都是全国丝纺织业技术最发达、丝纺织品产量最多的地区。

据杜佑的《通典》统计,在古代丝绸之路达到全盛的唐天宝元年,全国10道318郡总计向朝廷贡赋丝织品达到3400多匹——其中河北道常贡丝织品数量就1765匹,占全国总量的50.9%,居全国之首。

陆上丝路中最令人神往的商品丝绸,河北是主产地之一;海上丝路中最重要的商品瓷器,河北同样是重要的产地之一。

2016年9月14日。

沧州市黄骅东约25公里,羊二庄回族乡海丰镇村南和杨庄村之间。

一片南北长30米、东西宽10米的土地上,一群戴着白手套、手持铲子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海丰镇遗址进行首次主动性发掘。

东距渤海十几公里的海丰镇,在金代曾是集水陆交通为一体、以瓷器为主的贸易集散地和重要的运输口岸。上世纪80年代,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朱亚非提出,“北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可能在沧州黄骅海丰镇遗址及周边地区。

2014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冯恩学对海丰镇遗址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修复,提出了黄骅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观点。

虽然海丰镇遗址是否为“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但近年来的各种考古新发现,都确实地表明了古代河北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性。

河北陶瓷底蕴厚重,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瓷器之路提供了大量出口瓷器。在今天土耳其、韩国、日本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中,都能看到磁州窑瓷器的深远影响。而在井陉窑遗址附近的河道内,也发现过大量外运瓷器,这些瓷器的器型、纹饰,与海丰镇古代海港仓储遗址出土瓷器和海捞瓷器完全一致。

“可以说,河北不仅是中国最辉煌丝纺织产地,也是中国古代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梁勇表示。

>>中欧班列:东出西联的最新篇章

2018年6月2日,首趟石家庄至明斯克中欧班列开行。 记者 陈建宇摄

2019年3月26日,石家庄货运中心正定货场。

货物接收、过磅,吊装至海关监管区,对货物审核、鉴定、装车……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准备,一列由石家庄出发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货场。

这列满载着41节集装箱货物的列车,将从满洲里口岸走出国门,途经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并于14天后到达终点站——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从石家庄发出的中欧班列,首次开通于2018年6月2日。

“‘石家庄—明斯克’班列开通至今虽不到一年时间,但因为客户需求大,已经由最开始的每月发车2列,迅速增长到了如今常态化的每周一列,而且每趟列车都是满载运行,有时候还要临时加开班次。”负责运营这趟专列的河北泰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梅告诉记者。

张晓梅坦言,石家庄中欧班列的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她和公司的预计。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中欧班列快速高效的运输效率。

晋州市辰泰滤纸有限公司是石家庄开通中欧班列的受益者之一。

“俄罗斯是我们的重要出口国。”该公司国际部总经理李阔告诉记者,以前运输货物是海运加铁路,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到达,改用中欧班列后,不仅大量节省了时间,还大大降低了运费。

随着石家庄中欧班列走出去的企业,还有保定的长城汽车。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品牌汽车,2014年打入俄罗斯市场后,销量不断攀升。随着石家庄中欧班列的开通,长城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到莫斯科的运输时间缩短至14天。如今,哈弗汽车在俄罗斯经销商达到了10家,两年内将发展到50家,覆盖俄罗斯全境。

据测算,每列从石家庄发出的中欧班列可带来直接经济贡献396.2万元,间接经济贡献581.2万元。

这,只是河北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的一个写照。

2016年4月26日,保定到白俄罗斯明斯克的中欧班列首发,这是华北地区第一条直达欧洲的陆运通道。

两年后的2018年4月26日,唐山首列中欧班列由唐山港京唐港区封关始发,途经中国的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哈密等地,并一路向西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最终到达比利时安特卫普。

这条全长11000公里的线路,是我省目前运行距离最长的中欧班列。这条在古代理想状态下也需要数月才能走完的路线,如今通过中欧班列,只需16天即可走完单程,即使和现代海运相比,也可以节约16到40天时间。

2018年11月28日,河北邯郸发往俄罗斯莫斯科的中欧班列在邯郸货运中心邯郸货场首次开行。

……

随着我省中欧班列运行的常态化,河北生产的塑料制品、汽车配件、药材、石材、橡胶及其制品、服装、皮革、家具、玻璃制品、日用化工品等产品,正源源不断通过班列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俄罗斯的木浆、木材,德国的机械,法国的红酒,荷兰的奶粉等,也通过班列直接运抵我省。

东出西联之路,正用更新的节奏,向更远的前方延伸。

●联通天下的冀商梦想

>>老冀商:依托地利 行走天下

2018年9月26日,上午6时。

天蒙蒙亮,初秋的冀东大地刚刚从沉睡中醒来,滦县人郭秀云特意早早起床,匆匆赶到本县政府的大门口。

郭秀云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和政府门口那块写有“滦县人民政府”的牌子,拍一张合影。

再过两个来小时,这块牌子将被一块崭新的牌子所替代,设县105年的“滦县”也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名称——“滦州市”。

这一天,经国务院批准,河北省滦县撤县,设立县级滦州市,以原滦县的行政区域为滦州市的行政区域。

对这片土地而言,滦州,是一个亦古亦新的名称。

“自古京东无双地,从来关西第一州。”位于燕山余脉南麓的滦州,凭借昔日的滦河天险,扼华北与东北联系之咽喉,在冷兵器时代,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滦控缰索,翼蔽畿甸”之称,正是整个冀东地处沟通关内关外要冲的缩影。

在今天的滦州市榛子镇龙湾河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座远近闻名的古桥——响水桥。

这座南北长15.6米、东西宽约5.7米的古桥,始建于公元231年的三国时期,比建于隋朝、闻名中外的赵州桥还要早380年,是河北已知始建年代最早的古桥之一。

三国时期,曹操征讨乌桓,却苦于作为咽喉要道的榛子镇一带道路运输不畅,需绕道出征。公元231年,响水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燕山余脉和渤海湾之间,成为这条重要战略通道上的关键节点。明清时期,这里更被称为“蓟辽咽喉”,承载了大量的军事调动和商旅货物运输。

交通要冲之便,也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历来有重商的传统。如今,郭秀云的花生生意,向东北最远可以做到辽宁锦州、葫芦岛一带,向西可以辐射到内蒙古,向南则一直扩展到东南亚。而早在100多年前的清朝末期,以滦县、昌黎、乐亭等地商人为代表的冀东“呔儿商”,就曾在关外黑土地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商业传奇。

从今天吉林省长春市,由人民广场方向沿长春大街一直向东,走过亚泰大街,我们就会见到一个十分显眼的路牌,路牌上赫然写着三个字——“乐亭街”。

在这条位于长春市中心区域的小街上,商铺密布,来往的行人熙熙攘攘。这里,正是因当年乐亭籍“呔儿商”聚集而得名。流传至今的街名而背后,是“东北三个省,无商不乐亭”的旧日繁华。

据不完全统计,从清朝光绪年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冀东商人在东北、华北大中城市和较大县城,开设的商店、制造厂达1000余家。除主店外,一般都有分号,少则几处,多者百余处。整个冀东,去东北经商、习商人数达10万之众,形成名扬东北、善于经商的“老呔儿帮”,为清末民初的东北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开发东北的‘老呔儿帮’,只是近代冀商商帮的一个分支。在近代史上,依托通联天下的地利,河北的商帮一度达到鼎盛,也让河北成为继山西之后著名的行商大省。”冀商文化学者董培升介绍,“它们包括到外蒙经营的‘张库帮’,以保定商家经营的专类物产品行销天下的‘冀中帮’和经营药材生意的‘武安帮’等。这些商帮,曾一度支撑起全国78%的药业贸易和超过90%的皮毛贸易。”

>>安国药市:高效配置全国资源

通联天下的地理位置,使这片土地上既能做大行商,也能做强坐贾。

唐山西南300多公里,冀中平原。

2019年3月21日,春分。

这个时节,华北平原上的冬小麦已经开始拔节。然而,在安国祁州镇东河村,却是另一番景象。

沿着公路穿村而过,路两侧全是一排排两米多高、十几米长的晾晒架,晾晒架上挂满了一串串拳头大小、小灯笼似的“小圆瓜”。

这些“小圆瓜”,是一种安国本地的道地药材——瓜蒌。

“别看这小小的瓜蒌不起眼,它可全身都是宝,瓜蒌皮是珍贵的中药材,瓜藤可作为化妆品原料,安国本地的‘八大祁药’之一花粉,则是瓜蒌根做成的。”东河村党支部书记田杏军介绍。

东河村村民种植和加工瓜蒌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

“最初,大家就在本地种。很快,本地这些土地产的瓜蒌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于是大家纷纷走出去,到全国各地去推广瓜蒌种植技术,然后回购到东河村进行加工、销售。”田杏军告诉记者。

如今,以东河村和附近几个村为核心,安国市从事瓜蒌种植及加工的近千人,每年从全国各地特别是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采购鲜瓜蒌近万吨,加工瓜蒌产品占全国中药材市场瓜蒌总量的90%以上。

从本地种植全国销售,到全国种植、收购、销售、加工,东河村完成了从药农到药商的身份转变。东河村,这个人口不足1000人的普通村庄,也成为全国瓜蒌的加工集散地,几乎拥有全国瓜蒌市场的定价权。

“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东河村瓜蒌正是安国长期以来作为北方药都汇聚天下药材的一个缩影。

史料记载,安国药市最早发端于宋代。“清朝中叶以后,安国药市发展达到巅峰。当时,来安国药市参加交易的商人来自全国各地,东至沿海地区,西至陕甘新疆,南至两广、台湾,北达库伦(今乌兰巴托),范围甚至扩展到日本、朝鲜、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董培升说。

历史上安国药市的繁荣,我们只能从史料记载中了解。改革开放以后安国药业的恢复、发展,我们却可以从亲历者的讲述中得到真切的体验。

“我是土生土长的安国人,从打我记事儿起,家家户户就种药——那时候是生产队种,供销社统一收。我们安国人多少都懂点药,对药有感情。”66岁的安国药商石玉彬这样说。

“如今的全部身家,都是从当初一把小小的牛膝籽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政策的放开,石玉彬夫妇开始种药收药。“起初就从本地农民手里买点药材籽儿,转手卖出去。慢慢的,本钱攒起来了,对药材的知识、行情越来越了解,我们就到外省去收购药材,远到湖南、贵州、陕西、广西,产中药的地方都去过。”

正是在众多像石玉彬夫妇这样的安国药商的不断奔走中,安国的药材交易市场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外地药商被从全国各地吸引过来,安国药市盛景重现。

繁荣发展的市场,让安国的药材加工技艺日臻精绝,其刀法被称为“药业之冠”。药市的繁荣,也促进了安国本地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如今,安国本地种植药材有300多个品种,其中尤以菊花、山药、紫菀、沙参、薏米、芥穗、白芷、花粉等八大品种出类拔萃,被称为“八大祁药”。

在中医药中,有一个说法叫“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

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八大祁药”就是典型的道地药材。

经过长期的种植和中医临床经验,各个中药种植集中区域都拥有了自己的道地药材。然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道地药材的种植加工也在发生变化。

2018年11月27日。安国南张村。

深秋时节的到来,天气转冷,安国地产药材的产新工作已基本接近尾期,但对这里的药达白术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却正是秧苗陆续上市的时候。安徽亳州的采购商已经纷纷到来,很多秧苗还没有起挖就已经有了买主。

白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补脾健胃、化湿利水、安胎、止汗等功效。

“白术秧生长期喜凉爽气候、能耐寒,怕高温、多湿环境。相较于亳州,安国的气候条件更加适合白术秧苗的生长。所以现在每年春天,都是由咱们安国药农进行白术的育种栽培,到了11月白术秧成型后,再成批运到亳州移栽。”合作社负责人解成良告诉我们,这样种出来的白术不但产量高,而且病虫害少。

传统的亳州道地药材白术,正悄然变身为品质更高的“安国升级版”。

“正是因为具有传统地利、特色产品、核心技术、关键渠道等强大的专业内核,安国药市才能真正做到高效配置全国药材资源,通过洼地效应实现与药材市场的全面互动,真正成为‘举步可得天下药’的北方药都。”董培升表示。

>>清河羊绒:从“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天下,卖天下”

空中俯瞰京港澳高速公路与邢衡、邢汾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桥。记者赵海江 田明摄

2019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八。

清河县京都羊毛交易中心。

开工鞭炮声刚过,交易中心仓库门口就迎来了运送羊毛的货车。

“这一批羊毛来自土库曼斯坦,大概20吨。”交易中心总经理钟厚俊说,“现在的库房都满了,我得加紧二期库房的建设,争取过了正月十五就能用上。”

钟厚俊是土生土长的清河农民,如今,他在不产一斤羊毛的清河,和20多个国家做着羊毛生意。

几年前,在“一带一路”倡议刚刚提出之时,已经在羊绒行业经营多年的钟厚俊还没想过直接跟外国人打交道。

“那时候,就是看到很多外地客户把羊毛拉到清河后一时找不到下家,只能白天黑夜守着羊毛;而本地不少企业需要原料时,却找不到对路的现货。”钟厚俊从中看到了商机,投资建了一家羊毛货站——京都羊毛交易中心,帮买家卖家撮合交易,牌子很快就打响了。

最早帮钟厚俊推开与外国客商合作之门的,是一位叫艾克的归国华侨。

几年前,艾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上学期间偶然碰见了一位哈萨克斯坦的客商。这位客商把优质羊毛运到中国后,却发愁找不到合适的买家。

精通5国语言的艾克帮忙一路打听,最后找到了钟厚俊。钟厚俊很快帮这位客商落实了买家,价格还高于他们的预期。就这样,艾克成了钟厚俊固定的生意伙伴,他不仅给钟厚俊介绍客户,还直接组织货源交给他。

如今,钟厚俊的国外大客户已经发展到十几个,年交易额增加到了2亿元。

在清河,像钟厚俊这样做羊毛交易的货站有10多家,全世界40%的山羊毛、75%的绵羊毛都聚集到这里。可以说,这些货站已经成为世界羊毛交易中心和市场价格行情的“晴雨表”。

清河,一个不养羊的河北平原县城,是如何成为羊绒之都的呢?

4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遇,清河一个叫戴子禄的农民,把羊绒产业引进到清河。“梳绒机一响,黄金万两”,清河人开始走南闯北,将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千里之外牧区的羊绒原料拉回清河,分梳出羊绒后又销往全国各地。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清河的羊绒从业者就达到8万余人。当时,在清河,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从事羊绒产业。

研发设计网络化、采购销售智能化、生产管理信息化……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清河一步不落地靠着网络实现了羊绒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的升级。

“如果不是前些年跟上了互联网这个趟儿,天下羊绒真汇聚到了眼前,我们清河也未必吃得下。”钟厚俊感慨。

如今,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清河羊绒真正实现了从“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天下,卖天下”的再次升级。

“过去,我从俄罗斯买进的羊毛要横穿西伯利亚到满洲里口岸,一个多月才能运到国内,一般都是就地转手。中欧班列开通后,我们进的羊毛可以直接穿过哈萨克斯坦进入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一条直线到清河,最快用不了10天。”专做俄罗斯羊毛生意的客商刘学良说。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中欧班列的开通,拉近了清河和中亚羊毛原产国的距离,不仅将进一步巩固清河羊绒的中心地位,也将使清河羊绒在世界羊绒行业有了话语权。

清河羊绒产业的发展,是河北各地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沙河玻璃、高阳毛巾、肃宁裘皮、平乡自行车……一个个“买天下、卖天下”的县级特色产业集群,已经在燕赵大地迅速崛起。以这些产业集群为依托,如今,在海内外创业打拼的河北人已达700多万人,境外投资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通联天下的地利之便,历史上以“闯世界”闻名的冀商,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河北,中国已知最早开始培育和享用良种水果的地方之一,苹果、梨、桃、葡萄、红枣等果品产量和品质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深州蜜桃、赵县雪花梨、沧州金丝小枣、黄骅冬枣……古往今来,一大批久负盛誉、驰名中外的名特优果品,印证着河北中国北方“佳果之园”的地位。这片“佳果之园”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大自然密码?敬请期待《大河之北·平原篇》第四单元——《佳果之园》。

本报道得到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特此鸣谢。

采访/记者 王思达 朱艳冰 解丽达 汤润清 王峻峰 王育民 执笔/记者 王思达 朱艳冰

上一篇:“赶考”路上砥砺奋进 燕赵大地沧桑巨变
下一篇:天工人巧日争新——“今日之中国”系列述评之四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