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40年40组关键词】从“养儿防老”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5月12日,阴,下午有雷阵雨。上午领养老费,每人500元,共1000元。”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农民贾增文多年来坚持每天写日记,医疗合作报销、领取养老金等生活点滴都能从他108本日记里找到踪迹。

山东省汶上县康驿镇的赵存玉老人及老伴几年前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今每月可以领取388元城乡居民养老金。“农民也能领上养老金,如此惠民好政策,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40年前,一提到养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依靠子女。40年后的今天,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和完善,让老百姓有了更多选择。从“养儿防老”到“老有所依”,这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缩影,随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步步从愿景变为现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飞跃:一张坚实细密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已然成形

回首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状况,对赵存玉老人说的“想不到”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1978年,我国仅20%左右的就业人口享有社会保障。到1992年,也只有8500多万职工和170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后改革不断推进,参保人数逐年增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而贾增文和赵存玉老人能过上看病能报销、养老不发愁的日子,则得益于2002年、2009年出台的“新农合”、“新农保”政策,二者一道,被统称为“农村社保”,让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历史画上句点。

变化远不止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14年初,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吹响合并号角,次年年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基本完成两项制度的整合;

2015年1月,终结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与企业一致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16年1月,全面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看病报销再也不分“城里人、乡下人”……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社会保障覆盖人数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9.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达到2亿人左右。

从有到无、从窄到宽、从弱到强,一张坚实细密、覆盖世界上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已然成形,让老百姓吃上了“定心丸”。2016年11月17日,在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上,中国政府被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2014-2016),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国家。

立体:教育、就业、收入、医疗……民生保障范围越来越宽、越来越广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寥寥数语,承载着人民的殷殷厚望,传递出对人民的拳拳之心。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40年来,通过改革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让全体人民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等得到保障,始终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道考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是我们党矢志不移的前行方向。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明确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向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想迈出了坚实一步。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自由买房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拉开序幕,13亿人“病有所医”的梦想日益成为现实。

2013年,《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注重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

……

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一个又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惊叹改革开放迸发出的磅礴伟力。从相对落后的教育水平到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从老少三代同居一室到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平方米、38.6平方米;从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4元,到2017年分别增至36000多元、13400多元……

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份份民生领域的答卷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就业、收入、医疗等各个方面带给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注脚,记录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从短缺到相对殷实、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变革。

目标: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让“获得感”一词迅速流行,并在当年《咬文嚼字》杂志评选的十大流行语中排名第一。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到“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用语之变的背后彰显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民生保障新需求的积极回应,折射出民生保障改革的价值内涵不断丰富,体现着民生保障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新变化。

“幼有所育”正一步步向前迈进。一直以来,“公立幼儿园进不去、私立幼儿园上不起”是不少家长心里难以治愈的伤痛。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等烦心事,开出“药方”。

“住有所居”的夙愿正逐渐变成现实。2016年10月,福建省福鼎市的温兴锋住进了申请下来的廉租房,多年奔波租房的生活就此结束,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温兴锋说,“外面这个房子租金起码五六千、六七千,要感谢国家这个政策,带给我们方便。”

“弱有所扶”正变为一幕幕生动图画。2017年6月,河南省永城市马牧镇的残疾人马向前开始创办手工艺品加工厂,从事彩色氧化铝丝编织,获得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证件办理速度大大提高,免除了所有相关费用,永城市残联、马牧镇残联和爱心单位还经常看望慰问他和厂里的残疾人,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千金一诺,也是每个人心中希冀的美好生活图景。只要坚持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生动画面,就必定能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家庭里不断上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

上一篇:【40年40组关键词】从“赤脚医生”到“健康中国”
下一篇:【40年40组关键词】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