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9个方面对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精辟概括,强调这是我们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本期发表的这组文章,分别对这9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朱国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
在对党忠诚上做到纯洁纯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姓“党”,坚持党的领导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属性。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政治上要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纪律上要守牢。严守党的纪律,把党管媒体、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实到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以及新闻出版、社科理论、文化艺术单位,都要坚定自觉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传播好党的声音和主张。斗争上要果敢。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战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在立心铸魂上做到尽职尽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立根本、强主流、善引领,画好新时代人民团结奋进的最大思想同心圆。要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提升新闻传播能力,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主流舆论。要壮大社会主流价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体现到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融入到各项政策制定中。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独特优势,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新经济组织、新社会团体等领域和自由职业者、海外归国人员、进城新市民等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在使命担当上做到落地落实。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至关重要。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实起来。抓主体责任落实,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对失责问责的情况通报,切实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抓各类阵地管理,建强守好网络阵地,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持续抓好基层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企业文化俱乐部等建设,使之成为弘扬主流价值、传播先进文化的坚固堡垒。抓工作队伍建设,全方位开展队伍素质能力培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铁军”。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 鸣
宣传思想工作是关于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工作,必须立主导、抓根本、管长远。“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出发,对宣传思想工作根本任务最集中最鲜明的概括,为我们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摄地位。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坚定不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就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学习宣传阐释工作进一步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在学习上,要摒弃口号式、机械式、表态式的传达学习,多搞研讨式、调研式的深度学习,真正入脑入心,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宣传上,要避免表层化解读、口号化表态,力求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多接地气、多深入生活,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研究阐释上,要跳出从理论到理论的自我循环,把理论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群众话语、生活话语,让人读得进去、看得明白,推动科学理论落地生根,更好武装头脑。
着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必须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四个自信”,壮大团结奋斗的正能量。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依靠榜样力量、全体自觉,唱响团结奋斗的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主流舆论场。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画好团结奋斗的同心圆。
坚持立破并举,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坚持“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强辨析引导,坚决向歪理邪说、歪风邪气说不,坚决遏制“围攻”正面声音的现象,守住抵制错误思潮的底线。坚持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科学区分、精准把握“三个地带”,守住管好各类阵地,提高管网治网水平。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浙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开创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的精神旗帜,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性认识的重要成果,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筑牢信仰之基,才能挺起精神脊梁;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对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高度认同,汇成磅礴伟力。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学习教育培训的首课、核心课,及时跟进、系统安排,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两个坚决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面向基层群众“绝大多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讲清楚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底气。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科学理论能否为群众接受,既要靠理论本身,也要靠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吸引群众、影响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分类施策、靶向宣传,把握不同群体多样性的理论需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持之以恒开展“菜单式”、“面对面”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直插田间地头、进入千家万户,以“精准滴灌”防止“大水漫灌”。要适时不失时、适度不失度,把握理论宣传的时度效,掌握好时机、火候,善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营造声势,又要防止忽冷忽热、时紧时松。要以新应新、变中求效,统筹“报、台、网、微、端、屏”全媒体资源,增加理论版面频道、节目栏目供给。适应网络时代差异化、碎片化传播趋势,运用先进技术,采取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方式,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理论研究越深入,阐释越透彻,人们的认识越深刻,运用越自觉。要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研究、专项研究,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把科学思想蕴含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从理论层面讲清楚讲透彻。要坚持平实务实,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现实问题,始终保持党的理论创新“来自人民、为了人民、贴近人民”的鲜明品格。要打通理论工作平台,促进理论资源深度融合,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优秀思想理论成果搭建最宽广的展示平台。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础和支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当代中国实际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现实性研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学术理论创新,构建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晓莉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在于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我们要通过学习教育,使人们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核心要义,发自内心地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委讲师团经常性宣讲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厚植爱国情怀,筑牢精神之基。通过持续深入的教育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是要着力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道德风尚。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开展文明社会风尚行动,激发人们争当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把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贯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各个环节,引导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之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中。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细化为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具体条文,转化为人们的行为操守和行为准则,用法治手段和制度力量促进文明行为养成。根据各地域、各行业、各单位、各人群特点,转化为地方性法规、机关准则、企业规章、社区公约、乡规民约和学生守则等,实现社会规范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广西坚持实施“国旗工程”,积极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全力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融入”,使其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特别是要看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了“五个扎实”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结合广西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深化“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既重视硬件,又不忽视软件。扎实推进诚信建设,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让美丽乡村建设既“塑形”又“铸魂”。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坚持文化自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白玉刚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重要的理论创新。坚持文化自信,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始终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我们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彰显文化自信。文化兴民族兴,文化强民族强。坚持文化自信,关键要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价值观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组织专门团队集中攻关,提炼形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研发推出一批国外民众喜欢的文创产品,让中华优秀文化看得见、带得走。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创作和翻译更多适合走出去的图书、戏剧、音乐、美术、电视剧等,打造更多体现国家水准、展示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深化人文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打造中蒙新闻论坛、内蒙古文化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文化交流品牌,加强媒体、智库、民间等多层次合作,广交深交朋友,以民心相通促进互联互通。
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庄长兴
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科学的方法论,是打开新局面、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法宝。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一于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动实践。
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加强新闻舆论传播力。传播力的大小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舆论生成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全方位加强传播力建设,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能力,才能有效提升新闻舆论传播效能。努力适应受众特点、受众需要,及时创新传播载体、传播手段,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直播平台、微视频等各种新闻生产和表现方式,进行分众化、多样化传播,实现多渠道宣传、全方位覆盖。坚持以融媒体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平台、人员、管理和价值融合,重塑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建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解决好主流媒体服务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国际新闻信息的自采率、首发率、落地率,整体提升国内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综合实力。
加强科学宣传引导,有效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必须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根据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设置报道议题,精心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成就报道等,真正把广大干部群众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始终把宣传重点投向基层一线,广泛吸收人民群众互动参与,以“走转改”的方式及时生动反映民声民意民情,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正确把握“时度效”,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有理有据解疑释惑、疏导情绪;讲究引导艺术,注重趣味性、生动性,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有力有效引导新闻舆论走向。
持续壮大主流声音,不断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在传播格局、舆论生态深刻改变的背景下,要实现党的声音全覆盖、提升舆论影响力,关键是发挥好主流媒体作用,让主流声音始终占据新闻舆论的制高点。坚持“内容为王”,敢于挖掘现象背后的事实真相,善于提炼理性深刻的思想火花,在增强吸引力中提升影响力;精准把握群众需求,聚焦时事热点、社会问题和思想潮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报道,在增强针对性中提升影响力;不断提高重大新闻的首发率、覆盖率和转载率,坚持多媒体联动、全媒介跟进,在持续发声中提升影响力。
坚持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切实增强新闻舆论公信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公信力是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一种被人民群众信赖的内在力量。必须强化党性原则,把讲政治守规矩贯穿到新闻舆论管理全过程。任何时候都坚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讲真话、报实情,做到以事实服人、以理性服人。主流媒体要第一时间发布准确、客观、权威信息,不给谣言、炒作留下可乘之机。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抓好依法管网治网,加强对各类信息传播载体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平台的管理,严格监督和规范涉及意识形态的言论和报道。持续在新闻工作者中组织开展好“三项学习教育”,明确宣传纪律,规范采编行为,维护新闻舆论队伍纯洁和舆论生态清朗明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效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深刻阐释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努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涉及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开关”。文艺创作风格可以百花争艳,个性可以万紫千红,但创作的起点都应是人民的需求,所有创作的目的都应是为人民所接受和赞赏。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近年来,一些文艺工作者对表现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题材缺乏热情,不问世事、不接地气,甚至出现了一些戏说历史、迷幻穿越、娱乐至上等不良倾向。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性问题,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自觉把最广大人民作为文艺创作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自觉从人民群众智慧创造中寻找灵感,着力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歌颂光明、抒发理想,鞭挞丑恶、抵制低俗,在人民生产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社会实践蕴藏着艺术的丰富营养,现实生活是一切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仅是文艺创作的现实路径,更是文艺价值的基点基石,深入的程度决定情怀的温度,扎根的深度决定立意的高度。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火热沸腾的社会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难得素材、难得机遇。要在聚焦实践中彰显文艺胸怀,把中国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灵魂,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通过文艺的独特视角,讲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故事,讲好广大群众寻梦追梦圆梦的平凡历程,为时代写史、立传、放歌。要在投身实践中稳扎文艺根基,到实践一线去体验感悟,从现实生活中积淀素材,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进行生活的积累和艺术的提炼,决不能搞“无土栽培”、闭门造车。要在唱响实践中展现文艺品格,以对伟大实践的真情实感观照生活、观照现实,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必须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不断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着力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礼敬中华精神内核,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不移地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中国文艺的脚跟,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文艺原创能力,坚持独立观察、悉心思考、不懈创造,坚持用情用功、敢为人先、独辟蹊径,善于别具一格地抒情言志、别具匠心地讲述时代、别出心裁地发掘提炼,展现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传播格局深刻变革,敢于冲破旧模式的藩篱,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窠臼,推动文艺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推进文艺创作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使创作手段不断丰富,艺术空间不断拓展,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
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晓萍
“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网治网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路径和根本遵循。
深刻领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当今时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能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键要看能不能占领网上阵地,能不能赢得网上主导权。面对宣传思想工作“四个前所未有”的现实挑战和“守正创新”的政治要求,我们要把握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中心环节,肩负起“五个方面使命任务”,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我们必须站在确保党长期执政的高度,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关键抓手,立破并举、守土尽责,用有力有效的工作把“四个意识”体现好、把“两个坚决维护”践行好,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着力用主流思想、主流舆论、主流价值、主流文化主导网络空间。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主平台、主渠道作用,打造传播矩阵、建设数据平台、创新方式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互联网内容建设,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网络传播,持续壮大网上正面舆论强势。适应互联网交互性、网络化传播的重要特征,加快主力军向主战场转移步伐,依托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互联网思维,走出将正面宣传内容简单进行数字化的生产方式,提升主动设置现象级话题的能力,着力打造富有正能量的网络热点、网络现象,使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建立完善网上正能量保护和扶持激励机制,开展网络传播效果评价,唤醒沉默的大多数,共同传播正能量。网上正面宣传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解决大水漫灌、忽略受众需求、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突出分层次、分众化、分时段教育,加强个性化生产、即时性推送,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治网管网的治本之策。坚持多主体参与、多手段并用,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引导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络治理,以经济手段调控网络利益,以法律手段规制网络空间,以技术手段规范网络行为,着力建构综合治网格局。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落实“两个所有”要求,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加强批驳反制,持续推进网上专项行动,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坚决遏制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加强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和管控处置,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提升技术治网水平,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加强互联网企业党组织建设,强化企业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关于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意见》有关要求,依托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网络公益工程等载体,加强对新社会阶层人士、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加强全社会网络素养教育,群防群治,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福海
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努力实践,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要讲清楚这一思想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总结出来的,是植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是顺应时代要求、响应人民心声、遵循执政规律的科学理论。要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新实践。
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讲清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讲清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正风肃纪,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等。
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故事。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讲清楚党带领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讲清楚我们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主动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展示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要讲清楚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讲清楚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责任担当,讲清楚中国把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矢志追求,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突出优势。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要讲得精彩、生动、鲜活,让国际社会听得懂、能理解、可借鉴。要充满感情地讲,以对党和国家真挚的感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拥戴,针对国际重大关切,策划好内容,报道出理论的深度、思想的温度。要以我为主地讲,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结合国外受众的思维和阅读习惯,精心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要丰富多彩地讲,综合运用各种对外传播载体,尤其要多生产制作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多语化的国际传播产品,选准时机、选对载体,提高对外传播的“时度效”水平。要借嘴说话地讲,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加强与国际或地区性知名主流媒体、智库和出版机构开展合作,注重海外落地和海外影响,提高对外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