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同心圆
发布时间:2018-09-21 浏览次数:795次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9月24日,农历八月十五,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时间的滚轴,转过春寒与酷夏,把一年中最高阔的天空、最皎洁的圆月,嵌入中秋节的齿轮。
中秋,是自然的定格与循环。中秋起源何处?说法很多。一种说法是,远古先民看见月盈月缺、月出月落,感受到一种神秘力量,心生敬畏,祭之拜之。祭拜一开始在秋分,此时太阳几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月亮看起来又大又圆。但很快,人们发现八月十五才是满月,并且处于“三秋”中仲秋的正中间,极符合农业社会对“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认识,于是乎,“天”“地”“时”“人”在这个节点,形成了交汇。“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催生人们围绕中秋圆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与收获、与圆满有关的节日。
中秋,是世俗的趣味与雅致。中秋怎么过?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生活,无论是祭月、拜月,还是赏月、玩月,中国人都有“讲究”。周人祭月以牺牲玉帛为祭品,秦汉“以羊彘特”行夕月之礼。宋代,中秋节成为民俗节日,放假一天,世俗情趣愈加浓厚。原本作为祭月供品的月饼,此时已是“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美食。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民俗大节,成为民众生活中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依时代、地域、民族的不同,供起兔儿爷、玩起花灯、堆起宝塔、舞起火龙、观起钱塘潮,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中秋习俗。这些习俗,携带着来自历史深处的生命密码,守护着节日的悠远绵长。
中秋,是诗意与浪漫的巅峰时刻。中秋美在哪?在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中,明月,特别是中秋明月,是写不完的诗,唱不停的歌,说不尽的神思妙趣。无论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真,还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还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旷达;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寂寥,还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是“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怒剑出鞘,还是“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热血担当,中秋节为中国人留下太多的慰藉与感慨,太多的遐思与想象,太多的滋养与浸润,它们渗入每个人的血液,沉淀为中国气质、中国性格。
中秋,是民族的集体情感和文化认同。中秋是什么?从古至今,人们赋予中秋丰富的情感内涵。中秋月圆,是家的团圆,是夫妻团圆、亲友团聚、家庭和睦。今天的流动时代,乡愁如此浓重,进城劳作的务工人员、扎根大城市的小镇青年、频繁往来的商务人士、负笈海外的年轻学子,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离家远、工作忙、压力大的人生境遇,中秋像一组情感源代码,修复人们内心的缺失,让身体和心灵,至少有一个得以回家。中秋月圆,还是国的团圆,是社会和谐、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今天,中国进入新时代,舞台更大、机会更多、条件更好,召唤着更多中华儿女助力祖国发展,同圆共享中国梦。对分布在世界不同角落的华人来说,中秋像一根强韧的细线,串起共同的民族情感,连结成同频共振的文化纽带,让发展和共赢皆得以实现。
中秋,是文明互鉴的公约数和同心圆。中秋能带给世界什么?中秋虽然是中国的节日,但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敬天礼地的传统、家国相依的情怀、幸福生活的追求,无一不指向和平、圆满、美好等人类永恒的诉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月亮,是大家的。月色,要一起赏才最美。在全球化时代,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秋月不用来“顾影自怜”,也不用来“孤芳自赏”,而是画下更大的同心圆,为丰富人类文明色彩、提供人类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开创美好未来,洒下更多清辉。
(作者: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