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始终沿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肯定改革成绩,不走封闭僵化老路

  科学评价改革历史,有效应对否定改革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必须旗帜鲜明地肯定改革成绩,充分重视改革开放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为全面深化改革、避免封闭僵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这一历史意义首先体现在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动力。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陷入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境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实现平衡充分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改革开放的成绩必须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它把党和人民从僵化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科学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制度保障和价值引领。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过程中既有成绩,也有问题,但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得到解决,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继续通过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经过经济社会40年的快速发展,原有社会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但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应当看到,这些矛盾是前进道路上的矛盾,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既要充分估计全面深化改革所遇到的障碍和阻力,又不能借此否定改革成绩、歪曲改革实质,而要在正确把握问题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明确改革方向,不走改旗易帜邪路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推动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始终坚持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党在改革开放时期制定的政策、创立的理论、取得的成绩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改革开放前艰辛探索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加清楚地判定改革性质、明确改革方向。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两者关系,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更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两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探索的完整历程。

  改革开放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内生演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改什么、怎么改,必须牢牢立足中国实际和发展需要,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能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如果不顾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时代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应对和战胜改革道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在当代中国,党是领导一切的最高政治力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和替代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能否有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决定性因素。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完善党内制度体系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能够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中流砥柱,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时的初心,也是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就是要继续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40年,我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但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人均指标在全球排名仍然比较落后,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需要继续将改革推向深入。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要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转变,充分关注人民日益广泛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不能成为我们骄傲自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包袱。改革开放事业越前进,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解决这些发展面临的难题,不深化改革不行,改革方向错了也不行,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大勇气和智慧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作者: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肖贵清)

上一篇:【图解】深改大棋局,下一招落这儿
下一篇:理论聚焦:当代中国改革赋予改革全新涵义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