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共产党宣言》与新时代理论创新

       宣言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西方相当流行的一种政治文体。回望当时层出不穷的各种宣言,很多已经不为人知,或者只具有历史的意义;而依然能够照耀我们当前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信仰和理论引领的,唯有《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之所以伟大,客观原因在于它诞生于一个需要经典而且能够产生经典的伟大时代,主观原因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是能够准确把握并回答时代问题的理论创新者,是那个时代的最佳代言人。170年后的今天,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如何纪念《共产党宣言》?重读其文本,再思其理论,当然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以马克思恩格斯为师,继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像他们那样进行理论创新,从而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理论答卷。

  《共产党宣言》表明,理论创新是应运而生的,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方位,将个人的思想生产与时代的迫切需要统一起来。马克思是一位勤奋而严谨的思想家,绝不轻易公开发表作品,往往几易其稿后仍决定将自己的手稿束之高阁,“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在1848年1月最终定稿完成的,其间他还在处理其他事务。马克思之所以会一反常态、迅速结束《共产党宣言》的修改定稿,说到底,是因为他敏锐地察觉到1848年革命的高潮正在来临。他热切地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及早公之于众,从而加速推动革命走向高潮并取得胜利。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印刷出版。就在这一时期,法国二月革命爆发,紧接着革命浪潮迅速波及几乎整个欧洲。在此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共产党宣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时势造英雄,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活动与历史的发展趋势统一起来,才能超越个体的有限性,发挥更大的历史作用。思想生产也是如此。这就告诉我们,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要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我们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我们要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做时代的代言人,使自己的理论创新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时代不断前进。

  《共产党宣言》表明,理论创新绝不是价值中立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党和人民做学问。《共产党宣言》高度评价了资产阶级曾发挥过的重要历史作用,肯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共产党宣言》最终的结论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矛盾已经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最终解决这种矛盾,“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半个世纪后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对《共产党宣言》提出过激烈批评,认为它对“两个必然”的实现时间和实现方式的预见不够科学,或者说是错误的。这种所谓的批评不过是暴露出批评者本身的理论幼稚病,即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科学,因而是价值中立的。马克思毕生探求对人类社会的科学认识,当他转向共产主义后,这种科学探索便与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统一起来。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超越那些虚幻地追求所谓“价值中立”的理论的同时代人,成为千年思想家。因此,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应当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为党和人民做学问,使理论创新工作真正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产党宣言》表明,理论创新要从问题开始,我们要善于发现时代的理论焦点。《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在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修改定稿而成的。较之于后两个文献,《共产党宣言》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几乎全新的部分,即其中的“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和“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马克思为什么要增加这两章?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在把正义者同盟改造成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改造、武装同盟,才能使同盟从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秘密社团转变为自觉的无产阶级政党。换言之,理论建党、思想建党是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解决的问题。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发现和解决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事实上,马克思一向认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他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人们常说,做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但坐冷板凳并不等于枯坐象牙塔。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只有走出象牙塔,走进人民的生活,才能聆听到时代的声音,有效回应时代的呼唤,发现、提出进而解决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只要我们发现并锁定时代的理论焦点,我们的理论工作就可以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从而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共产党宣言》表明,理论创新要体现时代性,我们必须找到最符合时代精神特征的理论路径。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同步性。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或借助宗教、文学,或依据新兴政治观念、哲学理念,批评资本主义。恩格斯指出,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感受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已经出现了以科学化的方式来阐述社会主义的新动向。马克思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充分继承同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思想精华,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彻底摆脱空想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也因而最终战胜空想社会主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应当像马克思那样,让我们的理论创新充分体现时代性。我们的理论创新所要体现的时代性一定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理论,而是要体现包容并蓄的精神特质,融通古今中外的有益资源。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资源,还会借鉴当代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只要坚持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基本遵循切实推进理论创新,我们一定会以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时代精神。

  《共产党宣言》表明,理论创新成果只有征服人民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我们要用最能打动人民的表现形式来呈现理论创新成果。《共产党宣言》是伟大的理论经典,成功地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目光。它的创作有三个特点:一是结构明晰,让人可以明白它究竟要说什么;二是修辞准确、有力,成功地传达出所要表达的革命意图,使人过目难忘;三是富于韵律感,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共产党宣言》问世后,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发挥了其他经典难以比肩的巨大作用。它的传播之所以如此广泛,其真理性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但使用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表现形式也是重要原因。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前提是被群众掌握。理论不管有多高深、多精妙,如果不能被群众掌握,就只能迅速被遗忘。理论要想被群众掌握,首先就要找到符合人民需要、能够打动人民心灵的表现形式。《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为什么都采用问答体?因为这是当时欧洲工人阶级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文体形式。马克思之所以精心设计《共产党宣言》的文本结构和文体形式,原因在于这篇战斗檄文是他为全欧洲的工人阶级创作的。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应当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在进行理论创新的时候把人民放在心中,按照人民的需要来选择呈现理论创新成果的恰当形式。只有这样,人民才会把我们的理论创新成果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并转化为行动,从而使我们的理论创新成果真正发挥最大效力。

        (作者  张亮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上一篇:让思想光芒照亮世界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何以成长为“大树”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