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开凤(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人文杂志》社副主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发展特质与时代担当,准确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努力提升办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哲学社会科学则是文化的精神层面凝练和理论形态概括,是文化中的“上层建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学术前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高度。
我国数千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约200种;被各类评价体系列入“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的有600种左右。它们基本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最好办刊水平,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学术界观察了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情况的主要窗口,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也是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进入新时代,国家整体实力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作为文化软实力重要标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也必须与时代同步强起来。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努力提高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刊物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期刊质量最核心的是内容质量,即其发表成果的质量。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国际上公认的顶级权威学术期刊,如《科学》《自然》等杂志,其地位和影响的形成,盖因其长期坚持极为严格的选稿用稿标准,所发表的论文基本上都是一流的原创性成果。提升期刊质量,首先就是要严格把好选稿用稿质量关,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强化原创性、思想性。
提升办刊质量还需注意到,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媒体,正面临着传播技术和平台载体的巨大变革。互联网时代,全媒体融合发展是未来趋势。学术期刊必须关注学界新需求,充分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特征与传统学术期刊优质资源,依托信息技术调整学术期刊的编辑生产流程,完善学术期刊的产品结构,创新学术期刊的产品形态和传播手段。加快技术应用开发,开展“内容、技术、平台”三位一体、合作共赢的数字化项目建设,建好期刊数字化投稿平台、数字化编辑平台和大数据检测平台等。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将编辑、作者、审稿人快速聚集起来,实现学术质量控制、出版流程管理等编辑出版要素的自动化。同时,要积极推进以手持阅读终端为载体的学术期刊内容服务。
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强堡垒
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天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还体现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和主导上。
在办刊方向和理念上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这是学术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这就要求我们从政治高度认识学术期刊的功能:一方面,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在传播和交流学术研究,反映学术动态,推动学术研究不断创新,发展文化和学术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术期刊也通过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到选题上,学术期刊要主动设置有生命力的选题,或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或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或是兼具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当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学术期刊更要拓展眼界,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上,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党和政府的工作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实践,积极总结经验、破解难题,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繁荣学术、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学术期刊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
学术期刊的一个基本功能是服务学科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有着独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必须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这是学术期刊的内在要求和编辑审稿的共同标准、基本“门槛”。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进行学术活动长期形成的一整套基本规则,包括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强调学术规范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从而彰显研究价值;有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从而推动学科发展;有助于规约和惩处学术研究活动中的不良行为,从而端正学风。学术期刊通过学术传播扩大学科影响力,通过与论文作者之间的互动培养人才,有力促进和推动着学科发展。同时,通过统计论文的施引与被引情况,其摘转指标、影响因子指标可以反映论文和期刊的利用程度,一定程度上体现论文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已逐渐形成了学术共同体认可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期刊评价已成为学科建设的基本平台。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被学历学位、职称职位等利益获取因素所捆绑、扭曲,学术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期刊在选稿编稿用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把“学术规范”推向极端,一切以西方标准为标准,热衷于用中国案例“证明”西方理论,“言必称希腊”,有的还以晦涩难懂的“西式”语言为时尚,甚至有的论文形式结构上也以“洋八股”(问题、理论、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八个部分组成的文章结构)为“学术规范”,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包括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摒弃思想性而以建构精致的数学模型为目标,等等。对此,学界虽已有众多批评之声,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增强学术自信、构建本土理论体系已迫在眉睫。近年来,中央对此给予高度重视。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些都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前适逢我国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一流的学术期刊平台,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约稿组稿、编稿审稿、评价推介等各环节深化改革创新,全方位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