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话题缘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等作了系统阐述,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十九大的灵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党的创新理论 引航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程京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不断认识规律,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最新成果,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伟大理论创造,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的理论标识。这一思想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坚守,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脉络的传承,其始终贯穿着一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取向和使命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举旗定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是引领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理论“导航仪”。对一个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前进动力与未来走向。回首来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一路走来,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接力探索中,一以贯之地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社会课题中历史的选择,又是立足新的社会实践和历史方位,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全新判断。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道路选择的问题一直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争论性话题。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落后挨打走向独立自主、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历程,已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道路才能行得通、走得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决心,正面回应了各种社会思潮的政治主张,为完成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举旗定向,有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定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基本方略,是筑就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行动“定盘星”。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我们在哪里”就是要用GPS给自己定位,明白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既需要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更需要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抓住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还找到了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和路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两个一百年”回答了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怎样推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具体历史进程;以“八个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目标、价值导向、总体方略、发展动力、法治保障、军事保障、国际环境、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以“十四个坚持”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指导思想层面和行动纲领层面的谋篇布局,把一幅壮阔美丽的中国发展图景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的“定盘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不忘初心的价值情怀,是汇聚中华民族复兴力量的精神“引力场”。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才能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指引。在十九大报告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人民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主体和利益主体。十九大报告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从主体维度上强调,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从价值维度上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标准维度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成效应当由人民来评价,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包括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因其内蕴的价值指向,使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掌握,有利于凝聚一切积极力量,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社会成员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一往无前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作者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

     □杨竞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引领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创新价值。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新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实践的逻辑生成。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勇往直前,勇于探索,勇闯险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巨大历史成就,形成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生态良好的喜人局面,国家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气象生机勃勃,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更加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实践性、现代性。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出新任务,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建设伟大事业需要完成伟大任务,完成伟大任务必将推进伟大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伟大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十九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总任务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通过十五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其中突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意义。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内容,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然要求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新时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大的执政能力担当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重任,它必将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论断。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确研判社会矛盾变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国情,切中时代脉搏,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变化说明,中国人民已经从追求温饱型的低水平小康生活向高水平小康生活转变。现实表明,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放管服”范围扩大并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落地,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青山绿水、蓝天碧海逐渐成为现实,人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高,满足人民多方面、高层次需要具备了更充分的条件。主要矛盾变化也说明,中国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仍要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阻碍均衡发展、充分发展的诸多难题,推动中国社会全面持续进步。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求真性、务实性。

    第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新充实。实践的创新发展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多重维度的结合上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对这一创新思想作出新的概括。这一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实践、中国优秀文化、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条件下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高度统一。这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又与时俱进地推进了这些先前思想理论的发展。它经受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检验,指导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融汇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成果,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必将随伟大实践进一步得到充实丰富。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对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体现鲜明的问题意识

    □方 真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各方面进行了科学总结,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判断和理论概括。其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概括意义深远,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都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一个重大综合性判断。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集中表现,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从社会矛盾运动过程来反映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生产力,两对矛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与相应的社会形态直接相联系;社会主要矛盾则随着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题和主要任务的变化而变化,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离开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就容易偏离客观实际、偏离重心,容易产生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的“左”的右的或其他形式的错误。而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规律,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解就会流于抽象。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与政策方向的调整和变化。

    从“生产”与“需要”关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如果仍然停留在生产与需要的关系认识上,就无法理解社会矛盾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生产”与“需要”的关系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巨大进步,这样的表述已经不能理解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方式的变化和进步,不能理解人民生活需要的条件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从而就不能理解除了“生产”发展之外,还有社会的民主、法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这些方面的发展并不都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生产力发展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并不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和满足新的要求了,这些必须通过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建设来实现。

    其次,“生产”与“需要”关系的表述,更多地是适应在社会供给严重不足、社会需求单一阶段的情况。随着生产与社会建设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关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就逐步变得只具有部分合理性,即只具有与“生产”范畴所涵盖的内容方面的意义。因此,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此前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同样只具有部分的意义。

    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社会发展发生重要阶段性质变的基本标志

    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都处于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何发展,都处在由量变向部分质变、阶段性质变的过程,也就是处于体制、机制包括具体制度的变革,而不是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变革。但这些变革的积累,必然会对基本制度在内涵、形式与组织方式和表现形式上发生重要影响,使其内涵更加丰富、表现更加多样、方式更加科学。

    所以,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既没有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的历史过程,又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从供给方面看,不能再笼统地表述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已经由以自然经济与机械化为基础的阶段,发展到工业化特别是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阶段,而社会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在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使社会供给大大超出了“生产”的范畴,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及安全、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获得了极大提高。从需要方面看,从商品严重匮乏的阶段发展到了商品供给非常充裕的阶段,而且需要的内容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领域大大扩展,所以不能再笼统地定性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是,在取得这些巨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还有不少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或者说还有很多方面和领域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不平衡、不充分都是相对落后或发展不足的表现。

    所以,“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判断,既反映了生产发展和社会治理各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又超越了生产整体落后、供给严重匮乏的历史阶段,从而是科学的、准确的。如果我们仍然拘泥于“生产”与“需要”关系的表述,就不能反映社会进步的真实状况,就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努力对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程度。

    对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和新概括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明确了新时代发展的战略方向

    问题意识决定政策方向。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其战略、政策和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其针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环境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明确了未来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方向。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及各方面的重大部署,正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从而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长期指导意义。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校委委员、教授

    

发挥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刘志铭  何颖珊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往往也是企业家精神的兴衰史。可以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否平稳健康发展,社会财富是否得到积累,往往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中的企业家精神是否得到了有效弘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不断激发与释放是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力地支撑起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当前国家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我们对创新创造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企业家精神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

    继去年11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后,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聚焦企业家精神这个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定位和作用,并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三个方面提出保护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家精神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高等。总体来说,经济发展一方面可以来源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例如采用新的投入要素组合或者引进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技术。由于生产要素总是有限并且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单纯依靠增加投入要素无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换言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只能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事实上,经济发展的本质正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其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所决定。宏观经济增长是由无数微观经济主体所推动,企业家更是在其中充当了关键的角色。可以发现,企业家精神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正是由于不同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各不相同。

    具体而言,企业家精神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第一种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方式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家的主要职能是转移和重组资源,当企业家发现了潜在的利润机会后,出于逐利的需要,就会把资源从使用效率低的地方转移到使用效率高的地方。企业家这种资源转移与重新配置的过程,也是经济逐渐从不均衡趋向均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企业家事先并不知道怎样的配置组合才是最优,因此这种资源转移与重组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企业家根据个人经验与判断而作出的试探性过程。如果企业家的判断正确,那么资源将会被配置到更有效率的地方。如果企业家的判断错误,那么企业家将会终止这个资源转移与重组的过程,并尝试其他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家这种不断试错的资源配置行为,最终将使得生产要素被配置到更有效率的地方,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家精神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创新活动。根据创新大师熊彼特的观点,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家的最重要职能,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实行新的组织形式、开辟新市场都属于企业家创新。这种具有“创造性破坏”的企业家创新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均衡,推动着短期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断向外移动,最终实现了长期经济增长。

    厚植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土壤,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对于增强市场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为基本保障。《意见》对弘扬与发挥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一系列具体举措,针对当前制约企业家精神弘扬与发挥的突出问题,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了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的三大措施。

    在法治环境营造方面,必须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企业家财产权、企业家创新权益以及企业家自主经营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家创新的重要保障。如果产权保护很弱,法治很不健全,企业家对创新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就会失去动力。通过法治环境的营造,为企业家提供平等、开放和非人际化的权利保护体系,将极大地推动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和培育。

    在市场环境营造方面,通过强化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保障、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等方式促进企业家的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只有具备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各类生产要素才会被配置到创新创业等生产性的企业家活动而非流向非生产性的企业家活动。

    在社会氛围营造方面,通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以及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等方式形成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迸发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创新精神,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上一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下一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出版座谈会发言摘编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