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率先走新路 奋力走前列 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而不懈奋斗——冯韶慧同志代表五届市委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中国共产党廊坊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廊坊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开拓奋进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坚持干字为先、狠抓落实,推动廊坊在全省率先走新路,奋力走前列,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而不懈奋斗!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本报讯 冯韶慧同志在代表中国共产党廊坊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市第五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协同发展新机遇,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学习会、研讨班,不断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同心同德。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分解细化为推动廊坊发展的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引导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始终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发展。着眼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市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发展速度领跑全省、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6年底,全市GDP达到2706.3亿元,五年年均增速8.8%,始终位居全省前列;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95.5亿元,同比增长2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8.7亿元,同比增长11.6%、可比增长26.7%,总量均居全省第三位,增速均居全省前列;三次产业比由10.8:54.3:34.9调整为7.3:44.1:48.6,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压减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任务,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创新推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园区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出台科技创新“1+4+N”政策体系,全市各类孵化场地面积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人数全省领先,中科院廊坊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清华大学重大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基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建成投用。明确把“大智移云”作为首位产业,实现利税和增加值均居全省第一位,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6.1%。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华夏AMOLED、华为数据中心三四期、润泽信息港二期、联通华北基地二期、阿里巴巴菜鸟智慧物流等一批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我市成功争列为全省唯一全市域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正在成为廊坊鲜明的城市特色和产业特征。

——始终坚持服务京津、学习京津、接轨京津,协同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协同发展意见,明确廊坊“三区一地”发展定位。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获批。廊沧、京台、密涿高速建成通车,廊涿固保城际、京霸、京唐、平谷线等轨道交通和唐廊、津石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京津冀公交“一卡通”实质运营。与北京合作共建亦庄·永清高新区,开创了京冀园区合作新模式。中安信碳纤维、精雕数控机床、京东华北订单中心、京东方二期、香河机器人产业园、大厂影视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京津冀大数据应用感知体验中心等一批“大智移云”项目加快建设。北京五中、八中等分校落户,燕达养老基地建成投用,与北京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养老等方面的合作深度拓展。

——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召开16次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组织实施改革任务389项,“放管服”、财税金融、商事制度、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三个清单”编制发布,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削减,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成功争列第一批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列入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固安PPP合作模式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廊坊开发区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9家,实际利用外资35.8亿美元。 “5·18”经洽会、“9·26”农交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军民融合展洽会、绿色产业博览会,“京津乐道、绿色廊坊”城市品牌全面叫响。荣获中国十佳优秀会展城市称号。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强力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组织实施减煤、抑尘、限车、治企、控烟等重点工程,气代煤、电代煤和热电联产工程全面展开,圆满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2016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倒排前十”,在京津冀地区PM2.5下降幅度最大。推进水环境治理,潮白河、大运河湿地公园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赵王新河湿地公园成为省级湿地公园,恢复湿地8.96万亩。大力推进植树增绿,五年累计造林195.7万亩,是既有林地面积的2.2倍。

——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持续实施就业、社保、安居、帮困等民生工程,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14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5%。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最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前列,城乡低保补差标准居全省首位,城乡社保体系基本建成。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化率达到56.8%。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北三县、固安、霸州三个省级重点片区和一批市级精品片区,全省现场观摩会两次在廊坊召开。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群众,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法治廊坊、平安廊坊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圆满完成重大节点安保任务。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和发展。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扎实推进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县乡换届圆满完成,真正换出了好班子、换出了好风气、换出了新面貌。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和“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要求选人用人,探索推行“两报告一筛查”等机制,把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实行“两定一考”,举办“局长工作讲坛”,出台市级机关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目标绩效管理办法,推进各级干部作风转变、效能提升。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两个责任”失职渎职问责追究办法、鼓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办法和关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指导意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强人大、政协、统战、群团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充分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航向

本报讯 冯韶慧同志在代表中国共产党廊坊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最根本的是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廊坊发展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河北的指示要求为根本指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引领当代中国胜利前进的行动指南,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推动廊坊未来发展,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做到学深学透、把握实质、指导实践。要把绝对忠诚铸入灵魂,把维护、看齐、捍卫核心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站稳政治立场。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形成经济振兴、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发展局面。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更大气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用更大力度展现全面深化改革新作为,用更大决心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用更大魄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要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自觉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追求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要深入落实“四个加快”“六个扎实”和“三个扎扎实实”的指示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速度与质量、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等重大关系,把“加快”“扎实”的要求全面体现在补齐发展短板上,体现在质量效益提升上,体现在新旧动能转换上,体现在人居环境改善上,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

(二)坚持以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对廊坊发展的新要求为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两大奋斗目标,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切实做到综合经济实力、改革创新动力、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五个明显提升”。特别是要把省委对廊坊提出的“率先走新路,奋力走前列,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这一部署要求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廊坊的更高期许,极大提升了廊坊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努力在加快转型上下更大功夫,在绿色发展上花更大气力,在跨越提升上见更大成效,促进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推动廊坊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建设经济强市。

(三)坚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我们一定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政策制定让群众参与,推动落实让群众监督,工作效果让群众评判。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公共财政尽力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千方百计办好就业、增收、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为民实事。要织密民生保障网,特别关注城乡困难群众、低收入家庭,切实兜住民生底线,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今后五年工作的思路目标和总体要求

本报讯 冯韶慧同志在代表中国共产党廊坊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当前,廊坊正处于历史机遇最为集中的爆发期,处于各种优势最能有效释放的窗口期,处于新发展动能培育最快的成长期,处于实现跨越提升最为有利的关键期。我们必须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更加主动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推动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政策,迈出廊坊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步伐。

谋划好未来五年发展,要抢抓历史机遇、推动协同发展。当前,廊坊的发展面临诸多重大历史性机遇。国家正在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等重大战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发展势能。省委、省政府正在布局实施一批重大历史性工程,特别是在推进协同发展上给我市带来了一系列最直接、最现实、最深远的发展机遇。借势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将使北三县近水楼台之利更加凸显;借势北京新机场建设加速推进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将使廊坊中南部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契机;加速实施城际铁路联络线、京唐、廊涿固保、京霸城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将加快形成京廊交通一体化格局。我们必须积极抢抓历史机遇,在顺应发展大势、主动融入大局中加快发展自己,在加快协同发展、促进同城融合中打造新的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廊坊发展阶段的整体跨越和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谋划好未来五年发展,要突出绿色发展、强化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走新路”的核心内涵。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破解环境制约、增加生态容量,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加快转型升级,才能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空间格局、现代产业体系、生产生活方式,努力让廊坊绿地常在、清水长流、蓝天永驻。创新是加快发展的战略基点。廊坊紧邻首都这一巨大创新资源宝库,科技创新工作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随着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实质推进,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综合条件更加成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必将迎来历史性突破。

谋划好未来五年发展,要坚持事争一流、勇于唯旗是夺。廊坊素有要好争先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始终以“全省第一、全国一流”为工作追求,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省,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群众工作、居民收入、生态治理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廊坊要在全省率先走出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维护稳定方面走在前列。全市人民热切期盼我们能够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有更大作为,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扬争先传统,主动调高标尺、扛起更大担当、加快赶超跨越,努力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航向,全面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抓新机遇,率先走新路,着力补短板,强力促创新,做强大平台,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坚持干字为先、狠抓落实,打造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北京非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奋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维护稳定走在全省前列,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而奋斗。

今后五年,我们要努力实现两大奋斗目标: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确保在2020年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就是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换发展动能,建设综合经济实力更强、创新动力更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城市。

今后五年,我们要着力强化四大发展定位:打造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就是要充分借助京津特别是北京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形成科技成果“北京研发、廊坊转化”新格局,大力提升北京科技成果在廊坊的转化率;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就是要坚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廊坊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大智移云”作为廊坊发展的首位产业,加速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及环保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强力发展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航空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就是要坚持把创新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努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以关键性改革的突破激发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就是要持续优化城镇布局、空间结构、交通路网、生态环境等,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中加快壮大自己。

今后五年,我们要奋力做到五个走在全省前列:

——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就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领跑全省,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4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增长,确保达到5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园区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确保建成创新型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传统产业,以“大智移云”为首位产业的信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大智移云”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1万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域内钢铁产能全部退出。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竞争力显著增强,农村三次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生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就是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域性生态环境加快修复。空气质量稳定退出全国“倒排前十”,PM2.5平均浓度降至55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以上,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治理完成国家和省考核目标,主要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达到采补平衡。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0%以上,在全省平原地区保持前列,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民生保障走在全省前列。就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接京津、大幅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保持全省领先,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多数县(市、区)收入水平看齐京津。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全省领先,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5%以上。城乡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县城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实现全覆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以上。

——维护稳定走在全省前列。就是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全面落实,维稳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全方位、常态化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基本建成,重大案件破案率不断提高,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大幅下降。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安保工作扎实有效,首都“护城河”作用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三级调处机制有效运行,信访工作在全省领先。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各项控制指标保持全省先进水平。

推动协同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本报讯 冯韶慧同志在代表中国共产党廊坊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部署要求,坚持服从服务、合作共赢,更加主动地推进与京津在规划、政策、交通、信息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加快同城融合步伐。

(一)抓好两项重大历史工程建设。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全力抓好借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推进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京冀合作发展共同体两项重大历史工程。北三县要借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重点推进规划管控、产业发展、城镇布局、交通建设、公共服务、改革政策等方面与北京深度对接,率先实现同城化发展。着眼与北京共建共享,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综合保税、口岸物流体系,引进、布局世界级的高端临空产业,使临空经济区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推动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实施协调发展重点领域100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际铁路联络线、京霸、京唐、廊涿固保、平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抓好北京新机场配套交通路网建设,抓好新机场北线、机场南高速、105国道廊坊段工程建设,加快唐廊、津石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与京津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开展与京津产业精准对接行动,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链重构,推进亦庄·永清高新区和“通武廊”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区域生态治理联防联控,推进“平三蓟”京津冀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化与京津公共服务对接,加强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三)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构筑功能分区科学、产业布局合理、发展协调有序的区域板块。支持三河、大厂、香河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功能配套和产业升级,加快建设文创与高端服务业大区。支持主城区和永清、固安加快组团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和临空产业,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高端临空产业大区。支持霸州、文安、大城依托空间广阔和制造业优势,加快去产能和传统产业升级步伐,积极对接京津创新资源,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大区。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布局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职住合一、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

(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开展主城区城市面貌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优化城市出入口,解决好主城区拥堵问题。全面启动主城区环城水系建设,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力争今年年底前主城区三座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大力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今年启动11个危陋住宅区、28个城中村改造工程,三年内对主城区范围内城中村和危陋片区全部进行拆迁改造,彻底改变城市面貌,使廊坊更加靓丽、更有品位。高度重视村改居工作和社区建设,超前谋划、加快建设拆迁改造后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加大县城建设力度,促进县城扩容升级提质。加快永清、固安县改区步伐,谋划实施主城区组团间城际交通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风格的特色小镇和记得住乡愁的“高颜值”美丽乡村。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让广大农民像市民一样享受整洁舒适的生活。

(五)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在更广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支持本土企业在海外布局投资,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大力吸引海外科技和资金入廊,鼓励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5·18”“9·26”等开放平台作用,实施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注重提升外贸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鼓励打造自主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贸企业集团。

上一篇:率先走新路 努力走前列 廊坊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
下一篇: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宁德篇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