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识平
2016年2月19日,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2·19”重要讲话,给大家上了一堂影响深远的“新闻公开课”。时隔一年,重温这堂“大课”,思想的热力依然强劲。
今天的舆论场,新媒体迅猛发展,受众需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来说,要在海量传播中推出“镇版之作”、形成“刷屏之效”,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敢问路在何方?答案,既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也在他带头改进文风、讲好中国故事等具体实践之中。
以“接地气”的文风直抵人心
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到“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金句”折射出“习式语言”的独特风格。品读“习语”,平实语言蕴含大智慧,生动表达连着大情怀,让人深刻感受语言的魅力。
连通上下,深入浅出,有亲和力。善于将“高大上”的施政理念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是“习语”的一大“绝活”。比如,讲生态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他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在新年贺词中,他吸收“点赞”“蛮拼的”“世界那么大”等网言网语,赋予其新意义,激发了正能量。
直面问题,开诚布公,有说服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不回避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说话做事就会有的放矢。强调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习近平列出了“七个有之”的突出问题,如重炮齐轰,击中要害、发人警醒。类似这样突出问题导向的语言,不仅言之有物,而且饱含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融通中外,聚同化异,有感召力。比如,谈到合作共赢,习近平来了一个话语上的“全球采集”。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不同的表达,说明同一个道理,既“各美其美”,又寻求“最大公约数”,展现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气度与自信。
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正所谓“文从道中流出”。这正是“习语”直抵人心、富于魅力的原因所在。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同样“功夫在诗外”,没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何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用“讲故事”的艺术架起桥梁
从诸子百家到佛经禅语,讲故事常常是文化传播“隐形的翅膀”。今天,讲故事依然是新闻报道、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习近平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方面,他是提倡者,也是践行者。
黄土高原上,有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几十年前,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现在,梁家河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吃肉已经不成问题。这个“梁家河故事”,习近平在美国出访时讲过,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也讲过。通过这个故事,世人可以感知中国的发展进步,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读懂中国领导人“足寒伤心,民寒伤国”的人民情怀。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好故事”还有不少。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以春秋时期正考父“三命而俯”的历史故事,告诫领导干部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出席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他以“英雄母亲”邓玉芬投身抗日、满门忠烈的悲壮故事,铭记中华儿女“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他以“半床被子”的感人故事,阐释共产党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
习近平讲故事,以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架起了连通古今、拉近距离的思想之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这正是“看不见的宣传”。“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对媒体人而言,善讲故事,应是能力上的“标配”,也是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故事,更精彩的内容还在后面,精彩的讲述不能缺席。
毛泽东曾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不论是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还是善讲故事的语言艺术,习近平总书记在改文风上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样板。《史记》有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文风不是小事,改文风永远在路上。从新闻工作者,到各级干部,都需要交出让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