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必须相信和依靠网上群众,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教育,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引导力和感召力。
网络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和社会渗透力,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产生活,冲击着传统的社会组织和管理形式,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交锋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发挥好网络的优势,合理有效地应对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做好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是党和国家面临的新课题。
网络领域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成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越来越突出,是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它所面临的挑战。
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分化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易受冲击。由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状态也不均衡,在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领域呈现日益多元化趋向,网络意识形态也呈现出新的态势,所有意识形态谱系都反映到了网络上。同时,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一元主导的单向度灌输模式已无法适应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加上主流意识形态媒介在网络空间的覆盖面仍显不足,由此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力受到冲击。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隐蔽激烈。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即时、自由、开放、隐秘等特性。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软件与硬件重叠交错、跨界影响,意识形态领域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国家之间、群体之间相互渗透攻击的重要渠道。
网络意识形态与社会公共事件的交互影响越来越深入。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极其迅速,关于一件社会事件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来源的真假难辨,很容易引发意识形态的激烈论战。小到过马路,大到国家大政方针,都可能在网络上演化成意识形态的争论,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冲击社会公众心理。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引导要处理好的关系
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既有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做好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组关系。
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兼容并包的关系。网络上各种声音混杂,做好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尤其要处理好“一”与“多”,即一元主导与兼容并包的关系。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引导,无疑是为了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但是,网络领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并不等于排他性的威力,而是必须处理好多元共存的关系。网络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大大超出传统媒体,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更加深刻和广泛。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引导,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各种思潮产生的社会土壤和适应的社会环境。面对当代中国的现实,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思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引导力和感召力。
处理好观念创新与思想整合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引起的社会生活过程的变化,人们的意识也在发生变化。经济上的利益分化,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分野。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引导必须不断创新内容,主动回应现实利益状况的变化,防止意识形态内容空洞、脱离实际生活。同时意识形态的创新又不能受制于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分化,否则只能走向无原则的多元主义。事实上,分化之中总是蕴藏着重新整合的机遇。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引导,同样需要以利益整合为圆心,寻找意识形态上的最大公约数,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处理好柔性的讨论氛围和刚性的制度约束之间的关系。理不辨不明,事不鉴不清。网络本来就是一个公共舆论的平台,各种声音层出不穷,有真相也有谣言。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真相。网络意识形态引导,要提供柔性的讨论氛围,相信讨论能够达到去伪存真之效果。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相关部门应及时在网络上公布准确的跟踪报道,让谣言无处遁形。但是,网络舆论也不能脱离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对于恶意散布谣言、玷污主流意识形态等恶劣行为,必须给予法律制裁,不能姑息。学校、家庭和社会可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网络普法教育,增强公民在网上的守法意识与安全意识,积极营造良好、友善的网络氛围。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重点工作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在把握以上原则的同时,还有以下重点工作要做。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网上群众。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网上的群众。随着网络和智能终端更新换代,能够在互联网“冲浪”的人越来越多。就对主流意识的态度而言,这些人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维护者、认同者以及怀疑者、敌视者。其中的维护者和认同者是我们可以相信和依靠的网上群众,他们占了绝大多数。我们党正确处理与网络上的广大群众的关系同样需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对人民群众有信心,相信人民群众能够通过自我教育认同并自觉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能够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自觉的行动。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教育。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决定了,你不去占领这个平台,别人就会填补这个空白。因此,主流媒体必须主动占据网络空间,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辐射力和影响力。网络意识形态引导针对不同人群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更要提高其引导网络意识形态的自觉性。《党章》关于党员义务第六条规定,共产党员有“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的义务。根据此项义务,共产党员应自觉地在网络空间宣传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认识。要创新工作方法,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下的各种虚拟社区,为不同的用户群提供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媒介进行不同形式的内容投放,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有的放矢。对于未成年人和青年群体,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在这个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的群体中间,千人一面地说教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历史文化、国情社情和道德情操教育,对于青年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则迫切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课堂比例,以马克思本人的深刻思想感染青年人。
转变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伟大的历史贡献”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之于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放眼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无可比拟。但是,由于中国正处于迅速的转型之中,利益的分化整合难免带来一些思想认识上的分歧。时空压缩的历史背景凸显了发展的成就,也放大了发展的代价和阵痛。在此种背景之下,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引导必须讲好中国故事,对内凝聚国内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汇聚发展的动力,对外阐发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