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阳区委宣传部、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办公室共同举办的“中国年·廊坊味”炫彩杂技闹元宵活动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举行,特别邀请河北省杂技团为市民献上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本报记者 王满凤 本报通讯员 崔慧洁 王峻峰 摄
本报记者 盛嘉敏
喜庆祥和的彩灯挂起来,琳琅满目的年货展出来,精彩纷呈的活动玩起来……“两节”期间,我市精心筹备了2025年“中国年·廊坊味”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涵盖廊坊有“玩”、廊坊有“品”、廊坊有“戏”、廊坊有“景”、廊坊有“展”和廊坊有“福”六大板块,共计235项活动,构建起十大活动场景,全方位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了浓郁“廊坊年味儿”。
■创新融合 提振消费
全国20项肉饼技艺项目如火如荼展出;“怡红快绿·复古潮音”等专场演出精彩纷呈;剧场盲盒带来专属跨年仪式与情绪价值;西本智实携Illuminart爱乐乐团带来的交响音乐会震撼全场。
作为廊坊有“玩”系列活动的重头戏,2024年12月31日,“冀望未来·共启华章”2025廊坊“奇妙夜”跨年倒计时系列活动在“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精彩上演,拉开廊坊“两节”文旅盛宴序幕。这场融合美食、文化、艺术的跨年狂欢,吸引来自京津冀等地游客及本地市民19500人次在欢乐中冀望未来,共同开启美好新篇章。
廊坊有“玩”,畅享文旅新体验。
节日期间,我市还以热门景点、体育赛事和冰雪运动为依托,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京津冀游客积极参与。
冰雪运动是廊坊有“玩”板块的重要活动之一。“户外在河北”廊坊市首届促消费冰雪嘉年华在市体育馆开启,畅享滑冰、雪地游戏等冰雪项目,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冰雪王国。龙河宋韵冰雪嘉年华以宋风潮玩齐家营项目为蓝本,融合露营与冰雪元素,让游客在体验冰雪乐趣的同时,感受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冰雪过大年”文安鲁能生态旅游度假区·奇幻冰雪节设置冰雪主题乐园、娱雪乐园、冰壶挑战赛等项目,让游客们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快乐,做强“冰雪+”新业态。
此外,体育舞蹈全国巡回精英赛——廊坊站也掀起新一轮体育热潮。近千名来自京津冀各地的体育舞蹈选手齐聚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用优美的舞姿、灵动的步伐,展示体育舞蹈独有的魅力和韵味。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2025年“两节”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活动期间,我市融合演艺、体育、文化、旅游、展会、商贸等多种场景和元素,开展了具有廊坊地域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激发了广大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以文化繁荣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过年当然也少不了买买买!置办年货,则是春节仪式感的重要体现。
农特产品、都市食品、体育用品、京津冀老字号……1月22日,一场盛大的国际年货节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火热开启,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狂欢,让大家在家门口畅享全球好物。
据悉,近2000种产品在此次年货节上展销,市民可以“一站式”备齐年货。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年货节销售额逾270万元,人流量共计20余万人次。
廊坊有“品”,新春消费嗨不停。该系列活动不仅汇聚了国内外特色商品,还通过促销、打折、发放消费券、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等方式,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国际范、年轻力、烟火气”十足的新春消费盛宴。
在香河县香居大道上,香河“香居”文化大集融合运河文化、家居文化和非遗年俗年味十足。在大城县红木大道上,“红木大道”迎新春系列活动依托中国红木城举办红木制品线上线下展销、文艺联欢会、广场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福山文化大庙会、京东大厂大庙会、2025固安县永定河文化大庙会等活动也各具特色。
“文、商、体、旅”多业态融合发展,一场场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盛事,充分展现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彰显了城市的新魅力。
■有“戏”有“景” 喜迎来客
涵盖北京琴书、京东大鼓、东北大鼓、冀东唢呐、梅花大鼓等多种艺术形式;汇聚刘兰芳、崔继昌、王树才等众多曲艺界名家……三河市首届京东鼓曲节,为市民游客们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2025年,廊坊有“戏”系列活动好戏连台。
京剧界的两位领军人物——李胜素和于魁智在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献艺。
作为廊坊有“戏”板块重要内容之一,京剧专场《宇宙锋》与《将相和》现场,两位戏曲名家联袂众多杰出演员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戏曲盛宴。
此外,“两节”期间,永清县以“金蛇迎春 戏韵风华”为主题,以戏曲进乡村、戏曲专场演出、戏曲春晚等为主要内容,举办7场“戏曲过大年”活动。安次区西得胜村文化礼堂举办廊坊市首届戏曲晚会,融合戏歌、快板、京东大鼓等不同艺术门类,展示京津冀戏曲艺术协同发展成果。大城县同庆广场举办大城县戏曲艺术周活动,组织广大戏曲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持续开展为期7天的戏曲演出活动,叫响“北方戏窝子”品牌。
戏曲与年味交织,在廊坊,这个新年别有一番风味。
可廊坊的年味还不止于此。
在廊坊有“景”系列活动中,市区广场、公园、社区、商超等公共场所成了欢乐的海洋。各种民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营造出了欢乐祥和、充满活力的节日氛围。
2月9日,霸州市胜芳古镇热闹非凡,传统元宵花会巡游正式拉开帷幕。从农历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50余道花会,3000余人轮番登场展示各自绝活,将传统花会与现代表演艺术相结合,展现胜芳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古镇大街上,传统花灯、大型灯组、红纱灯等将古镇装点得美轮美奂。高跷会、中幡会等本土花会和周边花会走街串巷巡回演出,重现传统年俗场景,让市民游客找回记忆中的年味儿。
1月30日,一场以“春满北京城 一城观好戏 非遗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活动在香河县国安第一城景区开幕。市民游客在这里逛市集、品美食、观表演、赏灯会,感受浓浓年味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家直呼:“好看、好玩、又好吃!小时候的年味儿又回来了!”
为了让整个城市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我市还启动了“欢乐新春”美化亮化行动。
春节期间,主城区21条主干道一街一品,形成清新靓丽、灯明景美的城市夜景景观。市区开启110余栋楼体的亮化,并利用地标性建筑的位置优势,在大中广场、万达广场、浙商广场3处建筑物组团制作相关春节画面进行滚动播放。银河大桥、广阳桥、永兴桥、光明道上跨桥、民心桥、爱民桥、新开桥7座主要桥梁被各式霓虹着上缤纷之色,迎接八方来客。
■为民惠民 打造品牌
廊坊有“展”系列活动以“燕京八绝”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艺术作品、书法、非遗等展览展示活动,弘扬我市优秀非遗文化,以展塑品牌、以展聚人气、以展促消费,满足市民游客高品位的节日文化需求。
造型精美的景泰蓝赏瓶,雕琢细腻的金漆镶嵌屏风,织技繁复的京绣龙袍……1月19日,在廊坊博物馆开幕的“过年·遇见——廊坊‘燕京八绝’主题展”,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本次展览汇聚了70余件(套)廊坊“燕京八绝”的代表作品,同时也邀请了每项技艺在廊坊的代表性传承人或者代表性工匠,到现场给观众讲解。
参观完,市民崔丽说:“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到的文化。‘燕京八绝’在廊坊传承,让我们廊坊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
当艺术遇上科技,又能迸发出什么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在廊坊市新绎美术馆举办的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上,一件件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艺术作品令观众赞叹不已。
“这次展览,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91名国际著名艺术家参展,共有85组近100件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摄影等艺术作品,展陈空间超2万平方米。”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助理策展人李宝泰说,展览以“多元未来人类新愿景”为主题,很多艺术家把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机器人等科技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可激活多感官的视听感受和全新体验。
此外,“迎新春”京津冀书画展、“燕风楚韵”廊坊·淮安书法联展、廊坊市中青年人才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也为书画、摄影爱好者带来一场又一场文化盛宴。
2025年我市“两节”系列文化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谋划着眼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合理安排,广泛动员全市文化力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润廊”城市文化品牌。
廊坊有“福”系列活动更是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把新春的美好祝福送给群众。
1月7日,“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河北省“百姓村晚”群众文艺惠民展演活动首场演出在固安县周家务戏苑举行,邀请村民们共赴这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1月24日,河北省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暨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走进霸州市胜芳古镇,通过歌曲、舞蹈、非遗展示等节目形式,展示胜芳古镇新形象。
“书春送福”送春联活动组织市书法家协会和文艺志愿服务团,深入村街、社区、企业等地,以翰墨传递温暖。“灵蛇贺岁·名家大拜年”文化惠民活动则在各文化名家工作室开展了多个艺术门类的系列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增强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活力新春”音乐舞蹈联欢会为廊坊高校师生带来了一场艺术之旅。“京东迎新春”2025年京津冀一家亲群众文化大联欢则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
2025年“中国年·廊坊味”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期间,市县两级联动,深化业态融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市民游客深切感受到节庆活动的魅力,充分展现了全市人民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全面展示了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传统文化“活”起来了、烟火气“旺”起来了、景区“火”起来了,廊坊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