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回顾
扎深基层根 演好百姓事——记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歌舞团团长赵德平

扎深基层根 演好百姓事

——记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歌舞团团长赵德平

他是长期活跃在基层的老团长,搞创作、跟排练,有关演出的每一件事他都力求精益求精;他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得奖章、获嘉奖,带领全团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之路。他就是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歌舞团团长赵德平。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赵德平仍然坚守在排演一线,为群众奉献出一台又一台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影视和舞台作品。

锐意改革增活力

1982年,年仅36岁的赵德平临危受命,出任大厂评剧团团长。“当时,戏曲艺术市场形式整体滑坡,演员都是自带干粮来上班。”赵德平说,1981年春节前,团里发不出工资,大年初一全团在县礼堂演出评剧《花为媒》,结果两块钱一张的票才卖出去7张。没钱、没市场,剧团面临解散。赵德平说,那时候他每天挖空心思就想一件事——究竟向什么方向改革,才能让剧团“活过来”。“想要艺术之树长青,不断激发活力是关键。”赵德平很快调整好方向,通过创新促改革,面向市场找出路。很快,改革适应了市场的需求,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2009年,大厂评剧歌舞团实施了文化体制改革,由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改为国有独资企业性质,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之路,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改制后,剧团先后与全国一些知名企业集团建立了业务关系,每场演出收入从原来的几万元提升到十几万、几十万元,不断创历史新高。现在大厂评剧歌舞团总资产过亿元,年演出200余场,涉足舞台演出以及电影、电视剧拍摄等多个文化业态。

探求新作立根基

想要不断向前发展,好作品是关键。“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意思,自己挖来的素材才够新鲜。”赵德平在50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牢记“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一真理,只要有时间,就到田间地头搜集逸闻趣事,积累创作素材。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德平听说了石家庄老党员马京平传奇感人的事迹,当天,赵德平就迫不及待地驱车进山准备当面聆听。

因道路不熟,随行司机张军旗驾车误入一条山高路窄、高低不平的砂石小路,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车滚下万丈深渊。在果断拒绝张军旗独自驾车探路的“危险”提议后,赵德平看路指挥张军旗慢慢倒车下山。一百多米的山道,他们退了两个小时。平安回到山下,赵德平说服了意图折返的张军旗,二人打听好了正路,继续前行。几经波折,赵德平终于见到了老党员马京平。真真切切的事迹、实实在在的好人,老党员的事迹深深感动了赵德平,长达数页的记录本上零零散散都是泪痕。回到家中,赵德平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提起笔,流着泪,以马京平为原型,塑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情景剧《赶考路上》的主要人物周国良。惊心动魄的“生死采风”,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优秀干部,更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从剧团改革后第一部走市场的新编评剧现代戏《嫁不出去的姑娘》,到展现农民工群体和城市文明博弈、融合的音乐歌舞诗剧《农民工之歌》,再到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晚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赵德平始终坚持扎根基层搞创作,用老百姓的语言表演,结合农村现状,创造出有温度、有筋骨、有情怀的好作品。大厂评剧歌舞团把舞台搭进京津冀及海南、新疆、陕西、宁夏等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和广袤农村,把节目送进全国亿万个家庭,累计演出5000多场,观众达400余万人次。

德艺垂范传后人

剧团的舞台搭到哪,赵德平的“理论讲堂”就办到哪。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白山黑水到海角天涯,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他别具一格的文艺形式理论宣讲,在不同地域的群众中都是深受欢迎、深入人心。党的最新理论、重大方针政策,在赵德平创作的戏剧、影视、歌曲、舞蹈、快板、小品等文艺节目中,总能得到寓教于乐的生动解读、形象阐释和思想引导。他创编的多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电影百花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国家级大奖。剧目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治等领域,成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既叫好又叫座,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作者没有生活,他的作品就不会生动。作者心里没有群众,他的作品就没有观众。”这是赵德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奋斗的行动指南。近年来,赵德平先后获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三下乡’先进个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次受省政府通令嘉奖。2017年9月,被市委宣传部认定为“廊坊楷模”。今年7月22日,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楷模·时代新人”称号。(本报记者 张旭青

上一篇:冯韶慧:确保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
下一篇:冯韶慧:牢记服务人民初心 勇担培根铸魂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