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原) 文化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让文化活动真正走近百姓,深入百姓生活,才会让一座城市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有底蕴。
近年来,我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随之而来的是百姓对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与期待。
百姓期待
在安次区宏程华府小区居住的田海英今年56岁,去年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作为小区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田海英退休前就协助社区建起了一支广场舞队伍。“队伍刚成立那会儿,对居民很有吸引力。每天时间不到,就有一大群人等在固定活动场地。但日子一长,大伙儿就有了新要求:除了跳舞健身外,希望能唱唱歌,有专业人士定期指点;有机会学学书画艺术,感受传统艺术之美的同时,怡情养性;希望有专门机构定期组织相关活动,提高文体活动专业度,激励文体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田海英说。
其实,如田海英一样,期盼文体惠民事业更上一层楼的人越来越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百姓希望文化活动“场地更多”“活动更普遍,更具参与性”“队伍更专业”。钰海嘉苑社区广场舞队队长刘淑珍说:“很多文体活动管理人员都属于兼职,要么投入时间不够,要么水平不高。我希望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开展活动,这样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部门行动
百姓需求是文化惠民的风向标。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对接国内优秀学术团队,为我市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设计制度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建设更新文化消费平台及文化设施,开发及拓展文化产业互联网营销(推广)平台功能,扶持自媒体文化消费平台。开展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按比例补贴、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补贴、廊坊市文化消费品创新(专利)补贴工作,带动市民文化消费积极性,培育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习惯。
推进融合发展。依托京津优势资源,促进传统文化元素与高新技术、音乐制作、时尚设计、广告设计、家居装饰设计相结合,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提高特色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水平,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出台产业政策。落实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帮助融资难、发展慢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解决资金问题。在此基础上,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各方面配套政策,从人、财、物、地等各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立足展会,招商引资。继续组织我市重点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参加深圳文博会、中国文交会、西部文博会、海峡两岸文博会、杭州文博会、苏州文博会、东盟博览会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展会。同时,依托“廊坊市文化消费系列展会”项目,继续开展图书展、非遗展、动漫展、文创展、体验展、雕刻展等一系列展会。
推动城乡文化产品提升工程。扶持一批特色乡村文化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创新奖励等途径,达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增城乡就业岗位、创新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的综合效应,从而带动城乡文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