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书单
马化腾领衔撰写《分享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方案》

  近日,马化腾带领腾讯研究院撰写的解读“分享经济”的力作《分享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方案》将中信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7篇,通过界定“分享经济”的内涵、世界各国的分享经济发展现状、各国政府的态度、各种企业的发展路径等内容,清晰呈现当下政府和企业可供参考的案例以及可以选择的发展模式。

  何为“分享经济”?《分享经济》一书中,腾讯研究院提出了一种直观的定义:“分享经济,是指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分享经济”从一个纸面上的观念迅速转变为 “互联网+”风口上的创新商业模式,代表了一种“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 的新理念及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今年 “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建议》的议案。

  马化腾认为,分享经济可以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抓手,为服务业增长提供新动能,实质性地推动结构调整。一是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社会化平台,能将社会闲置的库存资源变成新供给。比如个人的房屋、车辆、资金和知识、经验、技能等资源,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大规模地实现供需匹配,同时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二是能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一些餐饮类分享平台以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吸引有兴趣的人前去消费,促成了很多体验型、尝鲜型消费,提升了人们对服务的购买意愿。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肯定腾讯研究院对“分享经济”概念的创新性解释,他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经济的交集,在于一切以用户为归依。符合需求的,就多供给;不符合需求的,就少供给。产能过剩与分享经济的区别,在于前者拥有而不使用,后者使用而非拥有。能够利用的,就不要浪费;能够分享的,就用来双赢……”

  《分享经济》一书还获得了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等学者、专家联袂推荐。分享经济最成功的实践者,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特意为本书作序,他认为“这种‘不求拥有,但求所用’的新经济模式既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又满足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动能”。

  [文摘]

  当前,分享经济正在全球高速发展,成为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分享经济借助创新平台,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实现经济剩余资源的供需匹配,达到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据初步统计,2015 年分享经济在全球的市场交易规模约为8 100 亿美元。分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在租赁、出行等领域的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提出发展分享经济,但目前分享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解决。

  分享经济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快速提升,经济过剩成为全球新问题。经济过剩带来了经济剩余资源,在企业层面体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在个人层面则表现为闲置资金、物品和认知盈余。分享经济,可以通过大规模盘活经济剩余而激发新的经济效益。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指出的:分享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这有利于拓展我国分享经济的新领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目前我国分享经济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闲置房产领域,一些网站通过以租代售的分享方法,催生了旅游住宿新模式,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劳动服务领域,在线服务众包模式得到社会认同,目前已创造了上千万的就业机会,极大缓解了就业压力;在交通出行领域,滴滴顺风车仅在春节前就输送81 万人合乘返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运运力不足的问题,体现了分享经济化解社会问题的强大适应性。

  另外,在制造业领域,分享经济带来的生产革新也开始萌芽,已出现了分享供应链和通过以租代售化解企业库存的做法。当前,我国的分享经济正从交通出行和住宿领域拓展到个人消费的许多领域,同时企业端市场也正在逐渐成型。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的新消费观念逐步盛行,利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满足更多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可以预见,这场已影响了数亿人的分享经济风潮,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一股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把服务业变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影响分享经济发展的问题当前,我国分享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发育不完善。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超过1 万亿元(占GDP 比例不足1.6%),其中非金融类的规模不足一成。而美国分享经济总量已超过3 万亿元(占美国GDP 的3%),并且非金融类的占比超过九成。相比而言,我国的分享经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制约问题:

   1. 对于分享经济的监管,仍然坚持传统行业的管理理念,不利于行业创新。我国现有的监管思路,主要强调在细分市场基础上的市场准入监管,通过牌照等方式管理。而在分享经济时代,融合性新业态大量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细分式管理模式,如果直接套用已有的监管模式,监管效果不仅会大打折扣,更有可能直接扼杀新兴的经济业态。与此同时,在分享经济的监管方面,“泛安全化”现象值得深思。安全问题往往成为否定分享经济新业态的重要原因。但对于安全问题的讨论,失之于宽泛和空洞,往往缺乏充分具体的论证。

   2. 征信制度等配套制度不完善。信用是分享经济的“硬通货”,市场的供需双方必须建立互信关系,才会发生分享行为,才能达成交易。分享经济下,需要通过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社交账号登录、好友关系提示、双方互评体系、个人展示、保险赔付等制度,来快速增加经济参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仍不完善,例如在分享经济中,平台企业审查供应方的信用,只能依靠商业征信以及点评体系等方式。而更为真实有效的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代表的金融征信,以及各类行政管理征信(包括公安、工商、税务、海关等)难以与平台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使得平台企业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审查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漏洞,会影响分享经济的安全性。

   3. 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影响社会参与程度。分享经济是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产物,其需求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各地城乡之间。然而,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虽然已增长至50.3%,但比发达国家80% 以上的普及率仍有不小差距。其次,移动宽带4G/3G 应用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不够理想。第三,上网的资费依然偏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13 亿国民对分享经济的参与。

 关于促进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的建议

  1. 认识层面,需进一步普及分享经济的理念和价值,并完善分享经济数据统计机制。政府可以从社会意识、学校教育以及设立分享经济示范城市等多方面着手,宣传分享经济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良好效果,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分享经济的创业创新项目,消除社会公众对于分享经济的一些疑虑和误解,最终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分享经济的认识和参与热情。另外,分享经济带来的经济增量数据并没有体现在GDP 统计中,建议政府建立新型数据收集机制,有效统计分享经济对GDP 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精准数据分析。

   2. 监管层面,坚持包容性治理,营造开放包容监管环境。目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发展分享经济,许多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如英国政府2014 年制订分享经济计划,旨在打造分享经济的全球中心;韩国政府也在放松市场管制,提出发展分享经济“示范城市”。面对分享经济新型商业模式、经营方式等与传统产业的不同,不能削足适履,强迫新事物符合旧的监管框架,应因地制宜地调整监管策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清理阻碍发展的不合理规章制度,促进分享经济发展。

   3. 配套制度层面,完善信用机制等配套制度的建设。首先,应大力发展征信市场,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平台无缝对接,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和共享,为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企业网上身份认证等服务。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机制。有关机构应为分享经济参与者提供必要的保险和福利,提供分享经济就业指导,以帮助求职者提高经验、技术和收入。鼓励分享经济平台与保险机构合作成立赔付基金,或双方合作提供保险产品等。

   4. 加快分享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降费,消除数字鸿沟,使更多人融入分享经济平台,参与分享经济服务;推出分享经济示范城市,树立示范效应;将分享经济纳入政府采购范畴,鼓励各级机构使用分享经济平台进行采购、交通、住宿等服务。

上一篇:《人民日报理论著述年编2015》出版
下一篇:文化产业研究的新视角——评 《“文化强国”战略视野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