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书单
“读”懂变局,“开”好新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认识变局,在变局中开新局,既需要高的站位、广的胸怀,也需要知识的储备。
       本期“解放书单”在重点推介十本书外,还继续推出“副书单”,围绕“十四五”部分关键词,从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方面,为大家推荐近期出版部分优秀图书,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下一些“关键词”,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站在“十四五”开局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有很多优秀图书对未来做了分析和展望。我们在这里选择推荐经济学家何帆的《变量3: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并非这本书超越了所有同类书的理论高度和观察视野,而是因为这是一本“走”出来的书。
       过去的2020年,对你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何帆的答案:是测验,也是预演,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外部风险。在这一年里,他走遍21座城市,行程62021公里,访谈423小时,采访了地方主政者、科学家、企业家,也采访了小区物业主管、居委会主任、开出租车的单亲妈妈、开早餐店的小摊主等各行各业的人;他三次前往武汉,还跟随货车司机,一路从山东淄博到湖北武汉……身为经济学家的他,像人类学家一样行走在现实中。
       何帆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得,整理成文字,就是这本《变量3: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他从2019年开始,每年写一本书,计划一直写到2049年,用30年30本书来记录中国社会从2019年到2049年的变化。
       本土时代意味着什么?全球化退潮,熟悉的打法失灵,标准的答案消失,从今以后,我们的重要动力不是从外部借,而是去自我深处寻。我们需要发动自己的原生力——唤醒本土的力量,构建本土的网络,加快本土的创新,培育本土的意识,实现本土的福祉。这五大应对之策,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书中少有高深的经济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导向——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在书中你会看到,进入本土时代:中国企业必须采取“变形金刚式”的生存方式,就像汽车企业比亚迪,能在危急时刻迅速造出口罩;科技领域亟须重建新的生态系统,比如华为鸿蒙系统,正在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做准备;甚至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给自己编织一张“网中网”,陪伴家人、珍视朋友、善待对手。本土时代有新的生存策略,也有新的创新法则。优秀是可以学出来的,伟大却是被逼出来的。
       谋划“十四五”的一切前提,是读懂“变局”。面对已经来到的2021年,我们既要对未来的挑战有足够的估计和充分的准备,也要看到未来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十四五”。
       关键词 科技创新
       2020年11月8日,超级高铁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里进行了首次载人测试。虽然是在地面的管道里,而不是在埃隆·马斯克的挖洞公司的地下隧道里;虽然管道只有500米长,时速也只达到了160千米,而不是之前设计的1000千米,但毕竟是在封闭的真空管道里进行的磁悬浮胶囊列车载人测试。也许,从迪拜到阿布扎比139千米的旅行被超级高铁缩短到12分钟,将会是两年内就能实现的事情。
       这只是这些年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正在进入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电动车的续航正在向时速1000千米冲刺;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里试点;成百上千架无人机在空中组成各种图案文字的表演,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节日和庆典中;人工智能不仅能识别人脸,甚至还能视频换脸……
       以上场景,出现在彼得·戴曼迪斯的新著《未来呼啸而来》中。
       曾经出版畅销书《富足》与《创业无畏》的他,既是全球商业太空探索的领军人,也在健康等其他领域创办了20多家公司,以及奇点大学。在《未来呼啸而来》这本书里,戴曼迪斯和另外一位作者一起,全面展示了商业创业风口上的九大指数型技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网络、机器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3D打印、区块链、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并洞察这九大指数型技术的互相融合带来的巨大变革力量,将如何深刻影响零售业、广告业、娱乐业、教育、医疗保健、长寿、商业、食品业等八大行业,从而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商业模式。
       科技创新正在加速发生,正在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其原因,就是《未来呼啸而来》中总结的,“当某些独立加速发展的技术与其他独立加速发展的技术融合时”,奇迹就产生了。
       可见,立足新时代,开辟新局面,走向新道路,科技创新是驱动力。自主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十四五”规划关键词中的关键词。
       为此,清华大学教授陈劲所著《科技创新:中国未来30年强国之路》,聚焦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比较和实现路径,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背景和任务进行了解读;其后对美、英、德、日等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借鉴性分析;接着从国家、区域、产业等层面对我国创新能力做了定量分析与定性总结;最后从战略思想、创新体系、政策法规等角度,针对助力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提出了具体思路和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推荐此书时分享了他在隧道工程领域的切身感受:“以我国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为例,其中80%以上都是隧道,且80%的隧道长度都超过了10千米,甚至有30千米以上的,而且大都为深埋隧道,平均埋深为1000米。这些都是以前我们从未遇到的。这种未知领域的探索就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岩爆、大变形等),而新的问题需要科学技术进一步研究回答。可以说,在很多领域,我们正走在‘大国’变成‘强国’的路上,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承担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他指出:2020年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个时间节点。“如何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如何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政策层面需要如何引导和规范等,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总结的问题。本书的一些数据和观点,对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广大受众都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钱院士说。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前沿科技令人眼花缭乱,数字化是其重要的内核之一。数字中国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拥抱数字化成为企业的必修课。这些年来,关于数字化的图书有很多,但我们似乎始终缺少一本真正好读、接地气的数字化转型说明书,可以带领我们理解数字化逻辑,看懂新物种、新模式,看破趋势要义。
       《一本书读懂数字化转型》算是同类书中深入浅出的一本。这本书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深度解析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字节跳动、小米、名创优品、快手、得到等18个转型案例,并给出数字化转型的实用工具。
       数字化是这个时代所有企业要面对的大趋势,但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不够系统,往往把数字化转型等同于数字化营销,全面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少之又少。在数字化转型已从1.0阶段发展至2.0阶段,在市场需求已从确定性需求变为不确定性需求,核心诉求已从提升效率变为支撑创新的当下,《一本书读懂数字化转型》提醒大家:数字化转型必须有全局思维、系统思维。数字化转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企业经营和管理,重塑组织和协同。2020年的疫情“黑天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大潮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只有管理者的认知和行动跟上变化甚至早于变化,才能让企业可持续发展。
       谈数字化发展,绕不开5G。2019年,5G正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可以预见,5G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冲击现有的产业格局,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大数据、AI、物联网和云技术等,共同催生出一个全面数字化的社会。面对充满想象的未来,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应当如何自处?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所著的《5G重塑数字化未来》,作为野村综研年度调查总结系列之一,以5G为主题,介绍了各个新兴领域和一些传统领域在5G新环境下的关键性动态,并针对书中提到的各行各业,就中国市场做了新的调查补充,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是亚洲最大的咨询公司,连续20年出版行业发展白皮书,自2002年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市场。与以往的白皮书不同,这次的中国版不再仅仅讲述日本的故事和观点,而是在各个章节都引用了中国的典型例子。在中日观点和故事的碰撞中,读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视角来审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技术领域的想法,对中国的技术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赶超日本,但是凭借掌握的先进技术,日本企业在工业技术的数字化方面非常领先。在生产科技方面,日本很早就引入“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将其与本来就独步全球的机器人等生产技术结合,这是日本高端制造业的优势所在。通过阅读这本书,中国能否从中获得相关经验,发展自己的“中国智造”?这是可以期待的。
       关键词 双循环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世界局势快速变化,其规模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所未见的。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全球化似乎已经成为世界得以良好运转的金科玉律,发展中国家更是借助参与了全球产业的分工协作而迎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为什么世界格局无论怎么变化,发达国家都强者恒强,而欠发达国家却往往灾难深重?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是依据什么样的逻辑在运转着?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知名学者温铁军带领研究团队历经10年时间,通过到中外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并持续进行观察和分析,完成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新兴国家的比较研究,形成《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一书。书中选取的7个国家包括中国、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委内瑞拉和南非。
       7个国家7个故事,虽然它们各自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以及当前的处境各不相同,将它们放在一起观察,却可以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对于了解世界格局的本来面目,理解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命运,以及如何走出发展困境,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参考意义。
       诚如《变量3: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所强调的,未来我们的主战场在本土。只有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由何毅亭、黄奇帆、姚洋等一众重要学者所著的《国内大循环》,是一部全景式解构、场景化解读国内大循环的开创之作,以更加贴近决策层的视角,讲透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与机遇,厘清所涵盖的“硬核知识点”——什么是“双循环”?什么是“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下有哪些机遇与挑战?国内大循环将如何影响个体生活?……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被中纪委、中央党校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中央单位及媒体刊载。
       关键词 新基建与新型城镇化
       变局之下,新基建经济学应时代而生,成为危机应对和大国竞争的胜负手。美国过度依赖量化宽松,中国则力推新基建,此消彼长,化危为机。
       但是,中国基建在全球处于什么水平?中国基建可以在哪些领域发力?新基建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新基建的关键领域如何发展?新基建的资金源于何处?……由任泽平领衔的《新基建: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经济新引擎》一书,用175幅图和23张表,回答了以上问题,对新基建经济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新基建”被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启动新基建正当时。但是,正确认识新基建的经济社会功能,尚需我们运用更宽广的视域、更纵深的历史观。
       从新基建本身优势和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来看,以新型城镇化为体系性支撑,让新基建为新型城镇化赋能,以新型城镇化为物理空间上的引领布局,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基建的同步并向发展,应成为短期应对经济社会困难,长期促进经济升级换代的最优路径。《新中国城镇化发展70年》一书展现了中国城镇化的70年历程,是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加深对未竟的城镇化之路以及相应改革的认识。
       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基建体系性支撑,需要明确以城市圈为新型城镇化重点,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新基建对农民工就业吸纳能力不足的难题,有了就业做支撑的中国经济,还可以实现投资和消费的并向驱动;需要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基建同步发展,在技术进步、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从城市规划、能源、交通、建筑到各类产业发展,都应将无废城市、海绵城市、可再生能源等新基建发展理念始终贯穿;还需在新型城镇化中增强社会投资动能,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和新基建项目的彼此深度嵌入,形成社会投资高潮。
       城市发展自有其逻辑,虽然我们可以从过去的70年中获取经验,但毕竟西方社会的现代城市发展历史远远长于我们,因此学习与借鉴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尤为重要。经济地理学教授迈克尔·斯托珀尔所著《城市发展的逻辑》可谓他山之石。书中回答了这样一个当下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城市的经济能持续增长,另一些城市的经济却起伏不定,甚至日渐衰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另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三农工作的纲要。
       作为“华中乡土派”代表人物之一贺雪峰,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践,坚持实地调研,在城乡治理、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土地制度、社会政策、乡村文化、社会理论、基层政治、城市化等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著述。贺雪峰的观点鲜明,视角独特,他的关于乡村的一系列作品,不仅丰富了学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对政策制定有参考价值。其中,《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比较全面地涵盖了他的观点。这本书既以全局视角解读乡村振兴战略,也以实地案例审视乡村未来发展:谁来担任村干部,养老互助如何开展,乡村治理现代化怎样实现等。
       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不同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因此,有必要对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的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做了相当深入的分析,这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零碳城市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对优质公共生态产品的向往,构成了“十四五”规划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意基础和现实动力。在“十四五”规划有关环境治理的目标描述中,可以看出,关键性指标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持续减少(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根本)好转,而系统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实现这些指标不断改善的适当切入点或“战略抓手”,也构成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主题。
       今天,全世界有将近40%的人生活在城市。预测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0%。城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零碳城市”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所谓“零碳城市”,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型城市。“零碳城市”是由组成城市功能的各个系统的节能化、环保化实现的,即通过“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家庭”而最终造就“零碳城市”。当然,“零碳”只是一种描述,一种极致的目标。
       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新著《零碳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中,预测了剧烈的经济动荡、气候变迁和物种大灭绝危机,深入探讨了政府和社会的应对策略——生态文明和全球绿色新政。它们能够帮助结束金融危机后多年的紧缩和不安全,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扭转数十年来的环境退化。这本书展望了建设零碳社会的前景,可以给正在奋战“十四五”的中国带来启发。

(本报首席记者 顾学文)

上一篇: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下一篇:《中共党史知识问答》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