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4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百余年的历史进程。全新的道路,令中国社会一方面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变,另一方面也经历着急剧转型的阵痛。可以说,40年来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在社会矛盾不断变化、利益分化不断加剧的复杂局面中赢得的,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是一部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历史,其中的曲折与得失足以构成一部弥足珍贵的历史教科书。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年之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了李皋编著的《变迁与启示:改革开放四十年化解社会矛盾经验研究》。该书聚焦经济、社会、农村、生态四大领域,立足40年来中国社会矛盾的整体变迁,揭示社会矛盾演变的主要特点、成因和规律,探寻社会矛盾化解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新时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现实借鉴和理论启示。
上世纪最后10年,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内部的国企改革与外部的亚洲金融风暴叠加,导致大量工厂倒闭、职工下岗,国企职工从改革前的“中流砥柱”滑落为利益受损群体。为防范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社会风险,党和政府着力改变社会保障体系滞后的状况,通过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困难群众“托底”。2004年,北京市发布《关于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救助的通知》,按照对象的劳动能力以及种类不同制定相应救助标准,对“三无人员”、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老归侨、因公致残的返城知青、老人、儿童以及重残人本人,提高救助标准,改善其生活状况。事实证明,树立“底线思维”,抓好“兜底工程”,是化解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一招。
工业化带来大规模人口迁移。2003年,湖北青年孙志刚因缺少暂住证,在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遭受野蛮殴打,不治身亡。3个月后,12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刑。这起较早的网络舆情事件,推动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的出台。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辩证地利用好、维护好互联网平台,是新时代联系群众、收集民意、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
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与乡村两个空间出现了不同层面的矛盾与冲突。在城市,社会公平、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升级;在乡村,“空心化”现象浮出水面。2006年11月,四川泸州某新建工程发生柴油泄漏导致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水体污染,四川省环保局决定对泸州市采取区域限批措施,此后的62天,泸州市被暂停除污染治理项目以外的新建项目环评审批。作为中国特色制度之一,区域限批制度自实施以来,间接扭转了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绩观,得到社会和公众的高度认可。
为了从源头解决由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党和政府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中共十八大以来,通过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使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总体趋于缓和。
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第五个10年的起点,此前40年走过的路依然指引着我们。《变迁与启示》以40年历史经验的结晶,为未来绘制了导航图——与改革相伴生的社会矛盾从何处来,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向何处去。我们应珍视这份来自历史的馈赠,不懈前行,敢于探索,不辜负过去40年的初心与使命。(田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