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
发布时间:2018-04-19 浏览次数:1305次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从2013年项目启动至今,《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编撰工作已历经5个年头。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湖北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负责组织编写。5年来,全国数十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学者倾力付出,编写工作实现了诸多创新与突破。4月19日,大辞典在京出版发行,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隆重献礼。本报记者专访大辞典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为读者介绍此项工作的意义、目标与价值。
1
记者:编纂出版《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的缘起和初衷是什么?
徐光春:马克思主义是由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他们的后继者发展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资本主义为批判对象,以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精神旗帜,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群众实现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后,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有力推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真理光芒。
为了全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谛,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全面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帮助广大党员干部、高校教师、研究人员、青年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动议并着手编纂出版这部《马克思主义大辞典》。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
记者:《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从内容到使用有哪些特点?
徐光春:这部《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全面系统、内容丰厚、分类合理、查阅方便,既是工具本,又是历史书,更是教科书,可以满足学习、研究、宣传、运用马克思主义各方面的需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开创性。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现在,已有170年历史,至今没有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历程、主要思想内容和历史贡献的辞书,更没有一部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视角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辞书。这部《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的编纂出版,在这方面做了一件开创性的工作,填补了空白。
二是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从纵向来说,从马克思主义(狭义专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写起,写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直写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横向来说,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从内容分类来说,不仅有基本原理、重要论断、主要观点,还介绍了时代背景、代表性著作、重要人物和相关的思想流派。因此,这是一部全面系统、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人物、著作、事件、背景之大成的大辞典。
三是时代性。按照不同的时代,介绍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注意反映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的时代特征。在介绍、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突出介绍这一思想的新时代特征、新时代使命、新时代意义,使这部大辞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是权威性。这部大辞典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在中宣部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由我国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持编纂,党和国家重要理论研究机构、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其中有相当多的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使用的资料大都来自近年修订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和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文稿和中共中央文件、文献。这些大大增强了大辞典的权威性。
五是实用性。在编纂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习、宣传、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需求,从内容到分类,从体例到查阅,都注意做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查阅,方便各类读者的使用。
3
记者:《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的编纂原则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机构和学者投入编纂工作?
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的编纂原则有三条:一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编纂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体现的应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心中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一句话,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而不是其他别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是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编纂《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极强的严肃工作,我们要求在编纂过程中政治上不能有任何偏离,思想上不能有丝毫迷糊,知识上不能有些许差错,工作上不能有一点马虎,要努力使之成为高水平高质量的大辞典。三是始终坚持规范性工具书的基本要求。准确、简要、明白、易懂、方便、实用是对工具书编纂工作的基本要求。尽管马克思主义有些理论、论断、观点比较深奥,尽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理论知识非常广博,但是我们要求在编纂中一定要把握住作为工具书的上述基本要求,确保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查得快。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的编纂工作是由武汉大学动议并组织实施的。编辑和作者队伍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求是》杂志社等中央和国家重要的思想理论、教育、学术机构,以及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等高等院校;汇聚了十几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以及一大批我国马克思主义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让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这些专家学者的学位和资历,而是他们“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情怀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忠心、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恒心、对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心、对编纂好《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的决心。他们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事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主意、献良策,写条目、审文稿,尽心竭力,无私奉献。有的年逾九旬,还主动请缨;有的重病缠身,仍卧床工作。这种精神和行动,充分反映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高贵的思想品质。
4
记者:在您看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把握哪些重点内容?应如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徐光春:党的十八大以后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深刻地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在新时代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有力地指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胜利前进。我认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把这些原创性贡献内容作为重点。
原创性贡献之所以很重要,一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中,在毛泽东思想中,在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没有提出过或阐述过,也就是说没有现成的答案;二是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实践需要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新时代的产物、新实践的成果。
在我看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主要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关于“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等。这些思想内容不仅是新时代新实践迫切需要的,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而且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大历史成果中所没有的,理应成为学习贯彻的重点内容。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强“四个意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并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之中;要加强学习、宣传、阐释、研究工作,形成强烈的学习氛围、舆论氛围、研究氛围、实践氛围;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作者: 记者 王斯敏 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