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经济学教科书的畅销之路
发布时间:2018-01-20 浏览次数:1882次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梁小民
如要列举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所著的《经济学原理》必在其中,其英文原版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
这本书1998年在美国出版时就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是书还没有完稿,出版商就出价25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版权最高卖价;二是此书一出版便风行美国,当年销售量就达到20万册,其畅销速度和畅销数量又创下经济学著作的“NO.1”。
之所以能造就这样的奇迹,主要原因是这本书从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的定位。曼昆说,他在写这本书时,竭力把自己放在一个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使用初学者会感兴趣的那些材料。
1999年,经济学家梁小民作为译者,首次将《经济学原理》引入我国。这本书在我国也同样广受欢迎,以至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手一本。如今,《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典藏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梁小民特为《读书周刊》撰稿,为我们介绍这本经济学教科书的畅销之路。 ――编者
不可能“永葆青春”
一本好的教科书是一个学科最全面、最精辟的概括。一个学者无论对这门学科有多么精深的研究,一定是从这门学科的教科书开始的。
以经济学而言,二战前的经济学家都是从学习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 《经济学原理》开始的。这本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最好的介绍。
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出版了他全新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这本书建立了一个把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起的经济学体系,成为“新古典综合体系”。这本书很快成为风靡世界的教科书,二战后的经济学家都是经由这本书进入经济学殿堂的。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本书的第十版,很快就成为上世纪80年代学子的必读书。如今许多已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仍怀念这本书当年对他们的影响。
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风行了50多年,至今仍有余音。尽管每版都有修订和补充,以赶上经济学发展的速度,尤其从12版开始,与经济学新秀威廉・诺德豪斯合作,但一本经济学教科书不可能永葆青春。进入21世纪后,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逐渐取代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广受欢迎的经济学教科书。
主动要求一个人翻译
谈到曼昆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出版,还有一段趣事。1995年,美国一家出版社以130万美元的高价征求一本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的通俗经济学读本。当时的书名初定为《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
130万美元,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高价,须知当时名牌大学教授的年薪也不过8万美元而已。于是,许多经济学家纷纷参与竞标,最后中标的是被称为经济学界“神童”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这本书写成后,原出版社把版权转让给了德赖登出版社(The Drgden Press)。该社认为如果《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能成为教科书,那么在市场上会更畅销,便要求作者保留原书的风格,但将其改写为教科书,并将稿费加至250万美元。该书第一版于1998年在美国出版,初印即为20万册。出版后被欧美600多所大学作为大学经济系和全校经济学公共课的教科书,至今已有20余种文字的外文版,一直到2015年的第七版仍然畅销不衰。
国内最初关注到这本书的是“经济科学译丛”编委。丛书副主编梁晶女士找到我,问我这本书值不值得翻译,我可否承担这一工作。当时国内已有其他翻译过来的、在国外相当成功的经济学教科书,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的《经济学》(亦由“经济科学译丛”组织译出),以及在国外相当畅销的迈克尔・帕金的《经济学》。
其实,对曼昆的这本《经济学原理》我很熟悉,我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时,本科生就用这本教材,这本书有其他教科书不能代替的特色。
我当时就表示可以译,而且最好由我一个人译,我一向主张一个人独自译一本书,这样能保持统一的风格。果然,这本书出版后,在众多引进版的教科书中独树一帜,畅销不衰,每一版的销售都在20万册以上,成为许多大学的经济学教科书或指定参考书,在普通读者中也甚受欢迎。2001年中国书刊发行协会把此书评为全国社科类优秀畅销书。
名人效应起了作用
许多优秀的学术著作,其内容对相关学科和社会影响重大,但未必畅销,《经济学原理》既是重要的,也是畅销的。它是怎么做到的?总结一下它的畅销之路,也许对图书出版的发展不无意义。
一本教科书的畅销首先应该是学科大师所写,这也是一种名人效应。当然,这不仅在于大师的名气,更在于大师的水平。大师是这一学科的通才,对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有全面的了解,他们不仅钻研某一问题或者对本学科某一方面有开创性贡献,而且对这个学科的所有问题都有所了解,才能写出一部精辟、全面的教科书。教科书并不是东抄西拼地编,而是体现个人学术水平的创造。
马歇尔、萨缪尔森都是这样的大师,曼昆尽管现在还比不上他们,但既被认为经济学“神童”也当然不凡。他出生于1958年,27岁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后进入哈佛大学,两年后就提为正教授。要知道在这样的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后即使相当优秀也要十年才能担任正教授。他的博士论文《小菜单成本与大经济周期:一个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引起经济学界高度赞赏,其中“菜单成本”已经作为一个基本概念进入教科书,并被广泛实用。他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这一流派的理论成为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基调,并颇见成效。曼昆本人从2003年起担任小布什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成为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后又回到哈佛。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畅销就不足为奇了。
帕金的《经济学》写得也相当好,可惜在经济学界帕金并非大师级名人。但也并非大师级人物写的教科书都能如此畅销。斯蒂格利茨得过诺贝尔奖,级别恐怕比曼昆高,他的《经济学》写得也相当好,但畅销程度也不如曼昆,因此教科书的畅销还在于内容与写法。
感受到时代气息
作为入门教科书,供大学一年级新生使用,就要对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进行介绍,这是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但写法会差别很大,同样内容的不同写法决定了一本教科书受欢迎的程度。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其不同于其他同类教科书的特别受欢迎之处。全书第一章首先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问题,然后围绕这十大问题展开论述。我见过有的教科书也想用类似的写法,但问题概括得不准确、不全面,或混淆了理论与方法,但曼昆的十个问题的确抓住了经济学的核心,初学者掌握了这十个问题就容易理解后面的内容了。所有读这本书的人都对这十个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人读后过了很久,对具体内容可能记不清了,但对这十大问题仍然记忆犹新。
对许多经济学概念与理论,《经济学原理》也解释得准确、简练而清楚,运用实例来解释概念与理论是所有教科书的特点,但曼昆用的例子与一般作者用的不同。他的书中有三部分实例:“新闻摘录”是用报刊上相关的文章来说明问题,引导读者用经济学观点来看待当前社会的各种热点问题,每一版都会更换这部分,让读者读到最新的热点;“案例研究”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来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参考资料”是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做一些补充和说明。这三部分内容在书中占了相当大分量,而且与书中的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曼昆的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时俱进,每一版都有一些改变。其中有两次改变甚为重要,一次是在第三版中新增加了两章:第二十二章“微观经济学前言”,介绍这个领域的三个重要发展――不对称信息理论、行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与我们理解的政治经济学不同,曼昆是用经济方法分析政治问题,如公共选择理论等),这些发展对经济学影响相当大,作者对这些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还有第二十七章“基本金融工具”,包括现值评估、风险管理与资产定价,这些内容对读者了解金融市场极为重要。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日益重要,增加这一章使宏观经济学部分更完善。另一次是2009年的第五版中增加了金融危机的问题,许多部分根据这一问题的发生进行了修改,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2007年金融危机才发生,2009年的版本就增加了这部分内容,而且即使在现在看来,他当时的分析也相当有见解。
“酒香也怕巷子深”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好书,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成为畅销书,宣传、推广是少不了的,曼昆及出版社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是如何宣传的,我不清楚,我要谈谈它在我国的推广。
这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光明日报》曾做过一整版的介绍,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当时的中央领导都主动阅读。不少国家机关如外交部、国家统计局为干部们购买了此书,作为学习之用。这为该书开辟了市场。
这本书的主要对象还是大学生群体,因此出版社安排我在各地高校演讲,介绍这本书。演讲结束后我们与教师座谈,许多学校决定把这本书作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材。
特别补充一句,吕敬人先生为这本书第一版设计的封面很有特色。书是一个综合体,各个环节都不可少。
如今,距我翻译这本书已经快20年了,今后还会有更新更好的经济学教科书问世,我们期待着。
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均衡取舍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
由于人们面临着交替关系,所以,作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当政策外部环境改变,人也会相应调整自己的策略。
前四个原理讨论了个人如何作出决策。我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我们自己,而且还影响其他人。以下三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互相交易的。
原理五:贸易使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变好
比较优势的原理使得每个人从事相对优势的行业,互相贸易比自给自足要好。
交易产生了,人们就可以专注自己最擅长的那块。通过买卖交换,就能买到更多不同的东西。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式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贸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通过看不见的手――价格来指引经济。
当政府阻止价格自发调节市场资源的时候,也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的协调组织能力。
原理七: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时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这个时候,有关部门就能通过发布公共政策来进行改善,比如专门针对垄断和污染的法规。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商品与劳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归因于生产力的变化。
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简单的,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如果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首要决定因素,那么,其他解释的重要性就应该是次要的。例如,有人想把上个世纪美国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归功于工会或最低工资法。但美国工人的真正英雄行为是他们提高了生产率。
原理九: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
如果政府发行大量的钞票,币值就会下降。造成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即钱是没少花,买到的却是跟之前一样的东西。
原理十: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选择关系
价格变化具有粘性,当政府减少货币发行量时,价格不会马上变化,但人们支出数量减少,引起商品和劳务的销售量变化,造成失业。
一般来说,抑制通胀就会暂时使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两者之间如何取舍对理解税率变化、政府开支和货币政策的短期效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