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书单
从109个历史细节解读党代会的重要作用

《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李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我们党在90多年的历史中,已召开过18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每次党代会,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多数研究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作出了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决策,产生了重要作用。

■李大钊长子李葆华曾感慨地说:“党的代表大会实在太重要了,它往往成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

1940年5月,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长子、时年31岁的李葆华,策马急奔在通往延安的道路上。他当时是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在赶赴盛会的途中,他和战友遭遇日军伏击,一名代表坠入深沟壮烈牺牲。“为了开党代会,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无法想象。”62年后,李葆华感慨地说:“为什么大家这样冒死也要去开这个会?因为党的代表大会实在太重要了,它往往成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党代会召开的时间间隔,从早期大致每年一次,到17年、11年、13年、4年一次,再到党的十二大后固定每5年一次;党代会的会址,从上海、广州、武汉,到莫斯科、延安,最后到北京——这种时空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从小到大、从秘密到公开、从幼稚到成熟、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历程。党代会是党的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党的历史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凝聚力量的重大使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历史经验、制定党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选举中央领导机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历史上,多少惊涛骇浪,曾涌起于看似平静的会议桌旁。尤其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一次的召开背景都大不相同,每一次的会前准备都非常复杂,每一次的进行过程都各具特色,每一次的历史影响都非同寻常。党代会是党内各方面代表的大聚会,是代表们展现性情和才智的大舞台。他们在这里交流思想、碰撞火花,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历次党代会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走向,与此相关的人和事是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曾激扬青春、指点江山的年轻人,后来为何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初掌政权的政治力量,面对内外重重困局,怎样突围?一个犯过错误的政党,为何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等等。

■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就无法了解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不了解历次党代会,就无法了解中国共产党

可以说,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就无法了解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不了解历次党代会,就无法了解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对党代会研究情有独钟,一直想写一本书告诉人们主要的内幕细节,挖掘一些或著名或普通的历史人物在党代会上的表现,探寻一些重大决策出台或突发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力求突出现场感,使读者对党代会有一个比较立体全面的认知。这样,就有了《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这本书。我从每次党代会中大致选取4-11个问题,包括重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从18次党代会中一共选取了109个问题。

比如,关于党的一大,本书选择了11个问题,包括:为何党的诞生纪念日定为7月1日;一大的13位代表是怎么推选出来的;为什么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一大;一大中就有所谓“‘左’和‘右’两种倾向”吗;一大曾热烈争论共产党员能不能“当官”的问题;一大上海会议期间中途闯入会场的中年男子到底是什么人;在中央局选举中刘仁静投了主要论争对象李汉俊一票;持续90余年的未解之谜:有关一大闭幕日期的研究和争论;等等。

再如,关于党的七大,本书选择了9个重要问题,包括相隔17年之久的党代会一开就是50天;夫妻、姐妹、父女、同乡共赴盛会;代表们历尽艰辛陆续从全国各地向延安集中;毛泽东脱稿作充满激情的口头报告;习仲勋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成为七届中央委员会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没有共产国际参与的党代会高度评价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遵义会议10年后才真正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等等。

对于书中109个问题,我力图兼顾每次党代会的时代特点和独特标识,并结合新史料的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对一些有争议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力图既讲清楚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又做到澄清误识、正本清源。

■着力挖掘了一些新的重要历史细节,介绍了一些新的档案资料

比如,1925年召开的党的四大,第一次将支部明确为党的基本组织。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规定了支部设立的基本原则,要求“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规定了支部的设置标准,强调支部的设置应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如不能以机关为单位组织支部时,则可以地域为标准。这就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组织原则,即按照生产单位、工作单位和群众居住点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这样,就使得党的组织基础放在社会组织的最基层,从而同广大群众保持着最直接的联系,党才能团结和动员人民群众,保证党的政治主张和各项政治任务的顺利完成。四大把党的支部确立为党的基本组织,对支部建设作出具体规定,这为1926年党中央提出“一切工作归支部”,党的五大第一次在党章中将支部单独列为一章,直至党的七大提出党支部的“战斗的堡垒”作用,奠定了基础。

再如, 2015年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一书,介绍了一份题为“中共六大会场规则”的新档案,分“会场秩序”和“议事细则”两个部分,共列15项要求。80多年后的今天,细细读起来,仍颇有感触。从时间要求可以看出,六大安排得特别满,晚上9点到12点固定召开委员会会议。关于议事细则,规定得也特别详细。例如,“对于讨论之发言每人至多三次”,对于政治报告的讨论发言,要求第一次至多40分钟,第二次15分钟,第三次5分钟。对于其他问题的讨论发言,第一次20分钟,第二次10分钟,第三次5分钟。同时指明:“发言时如涉及讨论范围之外时,值日主席有权制止。”诸如此类的要求,保证了大会的高效进行。这个“会场规则”,对于如何开好党的会议,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在历史的密林中寻找一个个“路标”,走进党代会,解答心中的疑问

在设计本书109个问题的时候,我反复修改推敲,坚持选取那些“好的问题”。何谓“好的问题”?本书主要把握了这样五点:一、能引起阅读者的好奇心;二、不能太过宽泛或者太过具体,最好是看似不大的题目却蕴涵较大历史意义和包含较大信息量;三、不能仅仅局限于党代会本身,还要包括会议背景、结果等相关延伸内容;四、每次党代会的几个问题,要体现出这次党代会的主要特点和鲜明特色;五、18次党代会的109个问题,每个都能独立成篇,全部串在一起,又基本能勾勒出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简史。

对于问题的解读,本书尽量避免生硬死板的教科书式口吻,尝试故事式写作手法,重拾鲜活生动的真实细节。我给自己确立的解读原则是:大视野,小细节;坚持用事实说话,立足原始档案资料,体现最新党史研究成果;抱着与读者共同探讨问题的心态,能解读多少就解读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尽量说到什么程度。本书力图在历史的密林中寻找一个个“路标”,走进党代会,探寻历史深处的细节,解答心中的疑问。

本书除了把18次党代会放在党的整个历史发展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力争每次党代会的重点内容不遗漏,交代清楚每一次党代会的前因后果,深入分析18次党代会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以党代会串联起党的发展简史等特点外,还特别注意党史上的几个重要线索,照顾到几条纵向线条的完整性。比如,除了体现党的不懈奋斗史,还充实了党的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这两条主线;党的不懈奋斗史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党的理论探索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建设史的两个伟大工程等,都有交代,努力使其能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读者觉得好看且有所收获。

李颖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

上一篇:学习时报评论员:核心是融入群众——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五)
下一篇:《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述评集》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