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刘统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以下简称《华东解放战争》)是刘统教授第二本关于解放战争战区历史的专著。他的第一本关于解放战争战区历史的专著,是20年前写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完成对东北解放战争史的研究后,作者把关注目光移到华东战区,十年磨一剑,写出了这本关于华东解放区战争历史的新著。
该著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作者得天独厚的史料积累。没有史料,历史研究就是无源之水。与一般历史学分支不同的是,中共军队战争史的资料不易搜集。作者自1989年起在军事科学院工作,作为全军最高研究机构,军事科学院自建立起即征集、积累军史资料,包括各部队的作战电报、战斗总结、组织编制及后勤、政工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虽然大量是油印的、手写的,有的还抄写在学生作业本上,却生动、具象、丰富地反映出中共军队战争的历史。而且,这些档案资料是一般研究者很难看到的,作者便因此有了一般研究者难以比拟的史料优势。
该著的第二个特点,是真实反映战争的得失和成败。写作战争史,最不易之处便是能否如实反映战争的成败。“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关于战争史的著述里,这一常识往往被两种偏向遮蔽,要么是“常胜军队”,要么是“屡战屡败”。《华东解放战争》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在华东地区作战的节节胜利,但也不回避解放军作战的失利。1946年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我军失守淮南根据地,伤亡几千人。失利原因,除了国民党军兵力较强并且比较集中外,也暴露了我军不善于打正规战、作战指导思想比较落后等问题。指挥员制定计划不切实际,违背运动战、歼灭战的方针,保守地方、分散兵力,没有集中机动、各个歼敌。淮南失守后不久,山东野战军又在泗县作战失败。失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利的天气(雨季),作战能力较强的对手(桂军),是失利的外部原因。但从主观方面分析,我军的战术比较粗糙,不善于协同、巷战、防炮,对雨季、水网等自然环境给作战带来的影响估计不足。泗县之战失利后,我军在华东战区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
这种战争史的写法,其实贯穿了一种理念,即战争的成败很难简单地以某种必胜的规律解释,而必须从多方面的具体条件去分析。解放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是优势兵力,中共军队则相对弱势。《华东解放战争》一书没有以必胜的规律解释国共之间敌我强弱的态势转变,而是具体分析每一场战役或战斗的得失原因。淮海战役在很多文本中被叙述成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但实际上,战役的决策是有过程的:开始是“小淮海”战役计划,后来才形成“大淮海”战役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军从最高统帅者到战役指挥者,无不费尽心思地思考、琢磨。如作者所说,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优秀在哪?就是战前谋划的周密和各种方案的预设。打赢了怎么样,打不赢怎么样,遇见困难怎么样,而且,每一个部队怎么摆,第一步怎么打,第二步怎么打,都要有计划,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淮海战役的几个关键环节和机会,都被战役指挥者抓住了,这才把握住了整体的战机。这样的战争史叙述才显得可信合理。
该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宏观梳理和微观描述结合巧妙,相得益彰。历史写作常有一种困境,就是宏观和微观如何平衡。战争史的写作同样如此,偏重战略层面的介绍,历史会显得笼统和抽象;偏重作战细节的梳理,又会给人琐碎而缺少贯通的感觉。如何处理好战略与战术、全局与局部、战役与战斗的关系,对史家的确是个挑战。《华东解放战争》 的处理十分得体,既有战略层面的交代,也有战斗经过的细描。
从战争初起到渡江战役,华东解放战争大战役多,一般人写作容易对战争背景、双方意图、各自兵力、作战进程、战争结局做大场面交代,但具体的战斗细节、人物活动往往有所疏失。《华东解放战争》很好地安排了两者的比重,既可了解整个战局的状况,又能知道战争细节和人物活动。该著特别安排一章写了两位韩姓国民党军军长,一位是韩练成,一位是韩浚。有意思的是,前者经过中共党人的工作,转向了中共,在莱芜战役中配合了中共军队; 后者原是中共党员,后脱离中共,参加国民党,一度参加剿共战争,在莱芜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解放后经过十几年改造,成为地方政协委员。战争史著述极少如此具体地写人物,该书别具一格,写战争,也写人物,战争史因此更加有血有肉、鲜活生动。
中国画通常分写意和工笔两类。借用中国画的分类,历史著作大概也可以分成宏大叙事和实证描述两类。而《华东解放战争》一书,既有“写意”,也有“工笔”,展现出了兼具两种特点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