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书单
24册小书,一条中华文化静美的路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 饶宗颐 叶嘉莹 顾问 陈洪 徐兴无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据说学术界有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定义多,不意味着混乱,而是文化的内涵太丰富。而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更是浩如烟海。

面对这样的波澜壮阔与浩淼悠远,《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却用24册、每册10万字的体量,将中国文化的种种,不仅说了个明明白白,且说得有情有趣。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既是丛书的两位主编之一,亦是丛书开篇《龙凤呈祥:中国文化的特征、结构与精神》的作者。他在接受《读书周刊》专访时说:“品的趣味在于小而精,展示的正是中国文化最精华的部分。”

以四字一句的成语设计书名,以“二十四”这一“很中国”天道运行的数字建构丛书体系,《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为海内外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的大众,提供了一条静美的路。

是对文化的敬与爱

■从历代名家书法和碑帖中选取了二十四种,为每个书名集了字

■说是聊出来的事,但细想起来,当然饱含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爱意

读书周刊:对于中国文化这么宏大的主题,不是随便谁都有书写的勇气的。您和另一位主编陈洪教授,怎么想到要编纂《中国文化二十四品》这样一套丛书来充分呈现中国文化的特征、结构与精神?

徐兴无:这套丛书的缘起很简单,就是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出来的。

大约在2013年,我和南京大学文学院丁帆教授以及江苏明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刘力先生闲聊。“明哲”在南京大学长期举办名家文化讲坛,到2013年时已办了100多场,其中有不少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我也帮着邀请过一些名家。我们聊到可以编一套中国文化通识读物。

不久之后,我们请到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著名的小说研究专家陈洪教授来讲坛,借此机会,我们与他商量,欲联合南北学界的同仁来做这套读物。陈教授答应了。

我和陈洪教授除担任主编工作外,也各写一本。后来,陈洪教授出面邀请叶嘉莹先生,本书编委、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院长陈致教授出面邀请饶宗颐先生一道担任丛书顾问,两位前辈慨然应允。饶宗颐先生更以99岁高龄为丛书题写书名。

为在丛书的装帧上配合饶先生的题耑,展示中国文化的风韵,我从历代名家书法和碑帖中选取了24种,为每个书名集了字,包括马王堆帛书、曹全碑、张迁碑、衡方碑、董美人墓志等,继而又代编委会起草了每本书的介绍语,用作封面设计的素材。

说是聊出来的事,但细想起来,其中当然饱含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爱意,包含了大家的文化创意、学术理想和文化使命。

勾勒千年的历程

■龙与凤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构建起来的两个文化符号,文献考古都有证明

■二十四品的逻辑关系是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发展四个层面的主要内容

读书周刊:丛书以概括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龙凤呈祥》起始,以展望中华大地现代化进程的《变法图强》终结,在文化这个大主题下,丛书如何选择各自的主题和角度,呈现怎样的逻辑关系?

徐兴无:丛书的第一本《龙凤呈祥》,是对中国文化的概说,介绍中国文化的特征、结构、精神以及文化复兴的理念。

之所以叫《龙凤呈祥》,是因为龙与凤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构建起来的两个文化符号,文献考古都有证明,既能体现中国文化是由不同的异质文化融合而成的特征,又能体现中国文化具有和而不同的内部结构,体现既沉潜又升腾的精神。这两种符号的内涵如果都能得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是中国文化的理想。

其余23本,我们从文化的载体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文字与文献的《书同文字》与《书史纵横》;从文化的道德基础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道德体系与教育传统的《仁义礼智》与《君子之学》;从文化的社会与制度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古代政治与民族的《王霸之道》与《四海之内》;从文化的空间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地理观念和地域风俗生活的《赤县神州》与《风土人情》;从文化的学术传承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思想源头的《九流十家》;从文化信仰出发,设计了介绍儒释道三教的 《内圣外王》《莲花净土》与《抱朴归真》;从文化的精神创造成就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古代诗文、小说、戏曲、书画、音乐、生活美学、妇女生活的《文苑英华》《今古传奇》《花雅争胜》《艺舟双楫》《金声玉振》《采菊东篱》和《红粉闺秀》;从文化的科技成就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古代工艺与医学的《天工开物》与《悬壶济世》;从文化交流与发展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文化对东亚文明影响及其近代变革历程的《风月同天》与《变法图强》。

可以看出,二十四品的逻辑关系是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发展四个层面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勾勒出中国文化从远古走到当下的伟大历程。

趣味在于小而精

■要将中国文化中的精华性的知识、优秀的文化传统展示给人们

■丛书的旨趣是为海内外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的大众服务

读书周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生活在文化之中,但真要说清楚文化是什么时,却又往往不知从何说起。丛书共24册,每册薄薄10万字,让厚重的文化变得可亲可近了,转化似乎全在那一个“品”字。

徐兴无:丛书的最大特色就在这“品”字。

何为“品”?中国人常说“品级”、“品味”。“品级”是针对质量的。东汉魏晋时品评人物,分为九品;后来南朝的钟嵘借这个概念来评论诗歌,写了《诗品》,把诗人分中上、中、下三品。《中国文化二十四品》 首先要让人们看到高品质的、典雅精美的中国文化。

“品味”是针对鉴赏的,鉴赏的趣味在于小而精。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笺札、册页、短章、小词、曲牌、传奇、盆景、相声都可以称为“小品”,体裁虽小,但浓缩了精华。唐代诗人司空图写了一部《二十四诗品》,用二十四首四言诗勾勒了二十四种诗歌的美学意境,供人们鉴赏诗歌时品味;而二十四又是“很中国”的数字,比如二十四节气,因为中国文化有“天人合一”的信仰,这样他就将中国诗学的主要内涵与审美境界以“品味”鉴赏的方式表现出来了。我们对这种中国气派的表现方式也很向往,也用四个字一句的成语来设计书名,建构丛书的知识体系,做到小而精。

此外,“品”字有三个“口”,“口”就是人口,“品”与“众”同意,许慎《说文解字》说:“品,众庶也。”丛书的旨趣是为海内外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的大众服务,因此要能调和众口,还要考虑中国文化海外推广的空间,因此在写作方面尽可能做到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审美性兼而备之。当然,还要照顾到开本与阅读量的适当,因此我们以10万字左右作为规定。

不自觉就没自主力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么,如何发展创新自己的文化

■文化自觉意识越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就越强,进而会激发、增加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能力

读书周刊: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您刚才说到,这套丛书是为海内外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的大众服务的,而最应了解中国文化的,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文化自觉对一个民族而言,为什么这么重要?

徐兴无:关于文化自觉的问题,陈洪教授和我在《总序》里有详细的阐述。文化自觉对一个民族来说,就如同一个人对自我的了解和对人生的学习,自我发展的方向、与他人的协作能力等等都与此相关,也是文化通识教育的目标。文化战略是各个文化共同体的生存战略,如果不能知己知彼,怎么能百战百胜?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么,不知道如何学习、传承、理解、批判自己的文化,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优劣,你如何学习或批判其他文化?如何发展创新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自觉,就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能力,或者文化自卑,或者文化自大,不具备文化自主的能力。

文化自觉意识越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就越强,进而会激发、增加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能力,孟子说得好:“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喜欢谈论还不够

■除了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要系统梳理,讲好故事

■能不能提出更加宏大精深的文化理论来增进文化自觉,是一个很大的时代课题

读书周刊:从饮食到衣着,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现在喜欢谈论文化的人很多,在您看来,喜欢谈论文化和真正的文化自觉之间,还差着怎样的距离?

徐兴无:现在喜欢谈论文化的人确实很多,很多有关中华优秀文化知识的竞赛活动也成了热播的电视节目,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是文化自觉的强大基础。

但是,文化自觉是非常真实、理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深刻的自我反省意识。首先需要客观知识的支撑,其次需要传承与批判的能力,才不会落入文化迷信与文化风潮,除了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要系统梳理,讲好故事,关键在于当代中国文化学能否有新的建树。

近代以来,我们提出过“中学为体”、“昌明国故”、“中国文化本位论”、“古为今用”、“综合创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一系列有关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的理论,随着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我们能不能提出更加宏大精深的文化理论来增进文化自觉,是一个很大的时代课题。

认识传统的三大误区

■生活在现代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该更多地在精神、智慧与道德境界上

■重养生而不重养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低层次和功利性的履践

读书周刊:当下,我们在了解自己的文化方面,可存在误区?如有,丛书可以起到怎样的勘误作用?

徐兴无:当下我们在了解自己的文化方面,确实存在许多误区。我个人认为,有三个最大的误区:

一是知识的误区,由于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语境区隔,古代历史文献中的知识被误解,读错的字、讲错的事比比皆是。

比如,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解释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说指的是女人与儿童难养。有一次我在欧洲某国参加一个孔子学院的成立典礼,我方一位代表上台讲话时就引这句话,以证孔子的历史局限性。其实孔子说的是不遵礼法和没有道德的人,因为小妾与佞幸干政,违反亲亲尊尊的伦理,甚至废长立幼,引发动乱,是造成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根源之一,并非孔子不尊重妇女和儿童。

二是形式的误区,中华优秀文化一定是有仪式感的,有形式美的,人们在其中可以修养身心,这方面以前中断过多,现在人们的生活过于简便,希望在生活中获得仪式感,这是可以理解的,在一些艺术表演与传统文化集会场合也是可以效仿的。

但是,如果刻意地搞一些不伦不类的复古仪式与活动,比如在现代大学毕业典礼上穿汉服、行古礼,在公共场合跪拜师长祖宗牌位,这就流于形式与拜物了。

《左传》 记载一位贵族批评周旋揖让之礼,“是仪也,非礼也”,仪式不是礼。什么是礼?他认为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也就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与价值标准。孔子也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古代的礼仪及其器物终究要随着物质生活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消失,但其中积极的有价值的内涵与精神应该被我们汲取,融入、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古代的道德也有不同的境界,只知道遵守外在的道德教条,连古人都不赞同。

《左传》 里记载贵族要遵守的道德有几十种,道德的名目多了就会成为束缚和教条,或者流于表面与虚伪,成为博取名利的工具。孔子深刻地察觉到道德必须内化和实践,拈出一个“仁”字,统摄其他道德,使得传统道德的内涵得到升华;孟子进一步提炼出仁义礼智的道德体系,精简可行,甚至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该更多地在精神、智慧与道德境界上。

三是实践的误区,在继承与发展中国文化时过于功利,总想在中国文化中找到利器或神秘的力量。比如对《易经》的迷恋,对阴阳五行的迷恋,对神仙的迷恋。《易经》、阴阳五行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宇宙观与辩证法,但不是现代科学,不是解释宇宙的万能钥匙。

中国文化很重养生,有不少经验与智慧,但更重养性,那是对生命的自觉,是被心灵意识到的生命。孟子说,尽心知性则知天,存心养性而事天,这个“心性”是道德意义上的,儒家要人“明明德”,“日日新”,指的是心性的修养。而我们现在电视里有很多节目,举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干着推销保健品的事,却很少有重养性的节目。

重养生而不重养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低层次和功利性的履践。

我想,《中国文化二十四品》 丛书如果能提供相对客观正确的中国文化知识,帮助人们形成一点通达的文化观念,也就达到了撰写的目的。

不传统的呈现方式

■原典能让读者直接进入中国文化的历史场域,产生真切的体会

■作者的现代白话文字和所选古代文献经典构成了每一本书的经与纬,让读者随时进入现代与古代交织的网络或坐标中来了解、欣赏中国文化

读书周刊:这样一套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丛书,在呈现的方式上却一点也不传统,相反,采用了不少新技术手段。

徐兴无:我们在传播和出版方面都有所创新。

我们制作了一个“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品”的公众微信号,结合传统节令和日常生活话题,截取丛书的相关内容,不断推送。还制作了一个原典导读手机软件,将二维码印在每册书的封底。

这个软件是配合丛书所设的“原典阅读”的。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典籍中选取与书中内容相关的篇章,加以简单的注释。

这样做有两种考虑:一是丰富通识读物的内容,原典能让读者直接进入中国文化的历史场域,产生真切的体会;二是增强通识阅读的能力,在阅读介绍与描述性的文字之余,读者可以通过原典阅读了解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典籍。有进一步阅读兴趣的读者就可以用手机扫描书后的二维码进入原典阅读系统,阅读参考译文,做文言词语练习,这对中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这样,作者的现代白话文字和所选古代文献经典构成了每一本书的经与纬,让读者随时进入现代与古代交织的网络或坐标中来了解、欣赏中国文化。(顾学文)

上一篇:名家话说丝绸之路
下一篇:淌过乡土中国的人情河流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