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日中国而言,“乡愁”是一个新闻热词。它是正经历着城乡巨变这一代人的共同心理情绪,难以捕捉又普遍存在。与之相对应,“故乡”则在现代性的征途中发生裂变,不断蔓延出陌生感。
关于乡愁和乡土的书籍,则带着调查的理性、表达的深沉、视角的多样、地域的不同等多种特征,成为今日乡土中国一个个的记录与思考。本版选取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介绍,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乡土中国的变化和命运,为读者留存一份关于故乡的记忆。
对今日中国而言,“乡愁”是一个新闻热词。
此刻,当人们带着年的记忆与返乡的感慨,回到日常、回到故乡的遥远之处时,乡愁更以格外浓烈的方式搅拌着人们的生活。因为,乡愁是正经历着城乡巨变这一代人共同的心理情绪,它难以捕捉又普遍存在。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无需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必横向扩展得太多,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血肉相连。例如,《呼喊在风中》一书中,生活在大都市的博士,他生命的根系其实深扎在大别山的偏僻一隅;《中国在梁庄》一书里,作家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以乡村女儿的身份重返故乡,试图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一本本关于当代乡土中国的书籍,共同证明和书写了乡土味的浓酽和鲜活。大地、河流、村庄,那些和土地相关的时间与生活,或许是距离制造出的一种乡愁,或许是思念编织成的一个慰藉,都构成了关于故乡和乡土的话题。
“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诗人的诗句里,处处可以触及故乡的影子。而现实的图景中,时时容易遭遇故乡的变化。过年的时候、心身疲惫的时候、乡愁浓郁的时候,当人们“逃离”都市回归乡土,却发现乡土正在奋力追赶都市,“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范式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赝品。”于是,返乡的步履,一步步将人带往故土,也带往一种粗暴而忧伤的陌生。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眼中的基层中国社会,是充满乡土泥巴气息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乡土社会是地方性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差序格局的社会,乡土中国便成了农耕时代中国的典型特征。时代发展到今天,《乡土中国再认识》已经清醒“认识”到,现代性冲击和改变着原先稳定的“乡”与“土”,进而也改变着“人”。“土地仍在,却没有了刻骨的依恋;家乡仍在,却失去了本体性的关联;熟人仍在,面目却日渐模糊……”
今天,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逻辑侵入了村庄的时空,解构着传统村庄秩序,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现代逻辑予以改造……此时此刻的故乡,似乎已难以载动一个“精神家园”的期望与想象。于是,人们说故乡再也回不去了。
故乡回不去了。与此同时,关于乡愁和乡土的书籍,则带着调查的理性、表达的深沉、视角的多样、地域的不同等多种特征,成为今日乡土中国一个个的记录与思考。让记忆和真实,失落和重建,忧伤和怀恋,在纸墨之间完成关于故乡的呈现。
至少,那些回不去的故乡,还在书中等你。
解剖村庄“五脏六腑”
《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人民出版社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杰出著作之一,历经岁月的风雨,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值得今天关注。
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作者认为自己是将村子的“五脏六腑”进行解剖,把村子看成一种生命的运作体系。
通览全书,读者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尽管,时过境迁,但作者透视生活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至今仍然充满活力和启发性。
一部从乡土中长出来的书
《乡土中国再认识》
王德福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乡土中国再认识》被评价为是一部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书,既是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一种学术对话,也是对《华中村治研究》的一个现实接续。
书中展示的内容完全来自作者及其团队多年的农村调查,而没有简单套用和比附理论教条。作者以总体性和内部性视角,用“半熟人社会”“自己人”“区域差异”“半工半耕”“接力式进城”等概念,对农村社会、婚姻家庭、农村宗教、农民进城、乡村治理等今日中国乡土的话题,进行了提炼和阐发,揭示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变。
震动了人们漂泊的灵魂
《中国在梁庄》
梁鸿 著
中信出版社
《中国在梁庄》被认为写出了“中国农民生存的疼痛”。此书在短时间内引发了众多的关注、好评和争议,或许是因为它质朴沉重的情感和思想力量,震动了人们漂泊的灵魂。
梁庄,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但是它的命运又与中国各处的村庄颇为相似。作者经过5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40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
自始至终,作者都在试图努力克制作为作家的恣肆激情,尽量用一个学者的冷静与理性,用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而非参与者的角度,来客观记录和叙述乡亲们描述的梁庄。可以说,《中国在梁庄》既是一部主观化了的乡村社会变迁史,也是一部客观化的乡村心态史。
扎根乡土的鲜活思考
《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
阎海军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崖边报告》是一本充满乡土情怀的书,作者通过家乡以小见大书写农民的生活,思考农村的发展。他以细致、深邃的笔触,带着“为生民立言”的忧虑与责任,用文字记录土地上的故事,是“扎根乡土的非虚构写作和鲜活思考”。
书中的崖边村,位于陇西黄土高原旱海的山湾里,在这个偏僻荒凉的村庄里,发生了许多真实而荒诞的故事,超出了城市的想象。而这本书不只让读者看到一个个感伤而又沉重的人物命运,也勾画出这命运背后的总体逻辑和结构。书中描述的诸多问题,对应的是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治理之变”、“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
写的是乡村生活方式变化
《呼喊在风中: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
王磊光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年春节期间,作者描述家乡状况与变化的一篇返乡笔记在网上迅速蹿红,引爆了关于乡愁的话题。
缘起于这一网文的《呼喊在风中》,向读者展示了大别山区偏僻一隅农村的鲜活图景,呈现出作者眼中的家乡面貌与人情冷暖。专业关注的视野、城乡的巨大反差、自我的身份焦虑等所带来的内心冲突,汇聚成一种势能,让此书颇具感染力。
对作者来说,写作的过程,也是身心还乡的过程:我发现进入家乡越深,便越不知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时候,一个叫雷蒙·威廉斯的人救了我。他说,“文化是整体的生活方式。”……当我站到乡村的大地之上,吸收着泥土的灵气,忽然明白,威廉斯大约并不是要给文化下一个众口流传的定义,而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去认识文化。所以你要问我写了什么,我会说我写的是乡村生活方式的变化。
镜头和文字交织出的真实
《最后的乡村:中国乡土影像志》
王景和 著
新华出版社
《最后的乡村》丛书以珍贵的影像记录中国农村的方方面面;透过影像和文字触摸乡土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丛书以图片为主、文图并茂,但不是单纯地从摄影艺术的角度去透视乡村,而是站在摄影之上,用社会学的和历史的眼光讲述中国的乡村与农民。学者温铁军这样评价说:“王景和的四卷本丛书完全来自调查研究。这也是我多年来最为坚持的、也最为推崇的三农问题研究方式。”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中国乡村广阔的社会图景,也是一部中国乡村的百科全书。中国传统村落和村居形态的当代风貌,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状态,中国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新时期的农村、农民和他们的新生活,在作者的镜头下与文字中交织出一种最真实可感的存在。
(本报记者 黄玮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