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

《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

——姜鹏副教授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姜鹏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代表作有《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三国前史:一个傀儡的力量》《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等。

人们常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能启迪智慧。今人学习历史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史学经典。可史学经典汗牛充栋,读哪些书、怎样读才好呢?

在中国的上万册史学典籍中,如果要挑几部最具代表性的,必然包括《资治通鉴》。它从战国三家分晋开始,一直讲到宋代建立之前的陈桥兵变,总共记载了1300多年的历史。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的本意是镜子,以史为镜,也可以叫作以史为鉴。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以往事为鉴,有助于归纳、提炼治国的道理。正如宋神宗为《资治通鉴》所作的序,概括起来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司马光是政治家、史学家,一辈子中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写《资治通鉴》。为了提供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他有意识地以政治家的眼光,来重新选择乃至解释历史。这大大区别于此前的所有史学学者。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通过历史来看自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我们不确定现在的行为是否正确的时候,可以看看历史上类似的事情,看看古人是怎么决断的,又产生了什么后果。

看历史的目的是要看自己,重温历史故事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现在、更好地把握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家讲述的一些历史故事可能不是完全真实的,但也有其价值所在。这种价值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予以理性批判的,为的是启迪大家思考。

“司马光砸缸”看似后人编撰,却揭示了逆向思维价值

大家有没有想过,从小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有可能是假的?

在思想史上,珍贵思想的一个来源就是要敢于去质疑,不要轻易接受别人告诉你的事情。这是人文科学发展给予大家的一条宝贵经验。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是后人编出来的。在司马光生活的宋代,根本就没有那么大圆口的缸。宋朝的缸,有个专有名词叫瓮,是小口的。考古证实,小朋友能够掉不下去的大圆口缸,要到元代以后才出现。

可见,大家看历史,千万不要用今人的生活经验去猜想或假设古人的生活环境。今天看上去平常的事情,在古人那里可能是破天荒的、难以想象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清代宫廷剧里的人吃苹果,这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们今天吃的苹果,是1871年一个美国人把种子带到中国进行种植的。烟台的苹果为什么特别有名?因为这个人是在山东登陆的。

又比如说,我们现在坐着的这样一种姿态,其实不是中国古代一直就有的。高桌高椅,不是汉族人的文明,而是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唐代后期才开始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出现。南宋以后,我们的很多家具还是很低的,明代人用的家具才基本上达到今天的高度。

在电视剧中,汉武帝喝着葡萄酒,这又是真是假呢?这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很大一片活动范围就是今天的新疆,那里的人已经掌握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通过跟西域的交流,把葡萄酒带来给汉武帝喝,是有可能的。

回到“司马光砸缸”,虽然这个故事是后人编撰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的意义。这个故事里,司马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善于逆向思维。简单来说,逆向思维就是跟别人反着想问题。

我一上来就跟大家说要善于质疑,这其实也是一种反常规的思维、一种逆向思维。故事里的那个“缸”,就像是一个框架或障碍。如果不打破它,就会束手无策。

所以说,很多历史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依然有其意义。我们平时说,每一个人都要勇敢地追求真善美。但严格来说,真、善、美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完全重合。我们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也未必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件事情上,把三者同时包含进来。当发生矛盾的时候如何取舍?下面,我以《资治通鉴》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推崇“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何会记录托梦报仇的故事

司马光是一位学者,但《资治通鉴》中也会出现一些不那么严肃的故事。

例如,司马光不相信世界上有鬼,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儒家学者。《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鬼神,儒学的态度是存而不论。可是,《资治通鉴》里讲过一个“鬼故事”——

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叫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开始逐步走向衰落,有很多军队发动叛乱,百姓也武装起来发动民间起义。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军阀叫尔朱兆。尔朱兆掌握朝廷大权后,开始大规模杀害朝中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个贵族,即城阳王元徽,为躲避追杀,一直往南跑,跑到他的一个老部下家里。

这个老部下叫寇祖仁。寇祖仁家中还有三位刺史,都是这个王爷提拔起来的。同时,城阳王对这个家族也多有恩赐。可谁知,寇祖仁不仅是一个忘恩负义之辈,还是一个见财起意的小人。

城阳王逃难的时候,随身带了100斤黄金、50匹马,这在当时属于巨额财富。寇祖仁把城阳王杀掉后,就把黄金和马占为己有。他还想得到更多的好处,竟把王爷的首级砍下来送给尔朱兆,意图向他邀功。

这天晚上,尔朱兆做了一个梦,梦见被杀害的城阳王来托梦。他说:“老寇光把我的脑袋给你了。其实,我还有一大批财产留在他那儿。这人太坏了,把不值钱的给你,值钱的自己私吞。我在他那儿一共留了200斤黄金、100匹马。”梦中的这个说法比实际的数字翻了一倍。

第二天,尔朱兆找到寇祖仁,要他把东西都赶紧交出来。寇祖仁心想,既然你知道了,也就不硬抵赖了。于是,他把100斤黄金、50匹马献了出来。尔朱兆大怒,说“还有一半没给我”。接下来,他把寇祖仁的家里里外外搜了个遍,最后把他家里原有的30斤黄金、30匹马搜出来。加起来,仍然不够城阳王在梦中所说的数字。最后,尔朱兆把寇祖仁吊在树上活活打死了。

这是一个托梦报仇的故事,属于典型的因果报应。故事的用意在于告诫人们多行好事、别做坏事。司马光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为什么要讲“鬼故事”?这是因为很多历史学家在讲故事的时候,是为了把大家导向善良、把生活引向美好。从这个角度出发,正确的价值观念可能比枯燥的、无意义的真实更为重要。

史学著作本该严肃,为何讲述占星师规劝唐王的传说

《资治通鉴》是一部严肃的史学著作,但也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

在李世民的时代,民间出现了一个谣言说唐朝三代以后“武氏女王代有天下”。李世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到他的儿子那一辈就要结束了,这显然无法让人接受。

一天,李世民请来很多武将一起喝酒。喝酒的时候,大家可以赋诗、行酒令。但是,武人不擅长写诗,也不会对对联,怎么办?李世民想了一个办法,让每个人把自己的小名说一遍,大家哈哈一笑,今天就算开心了。

轮到一个名叫李君羡的武将上场了,他很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自己小时候叫五娘。一个将军,或许还是满脸络腮胡子,小名却叫五娘,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在场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

李世民突然联想到了前面的那个谣言。这个武将叫五娘,是有条件造反抢皇位的。再一查发现,这个武将的官职是左武卫大将军,有一个武字。他是哪里人?武连县,又有一个武字。封什么爵位?武安县公。李世民觉得,他虽然是个男的,但符合“武氏女王”的特征,就找借口把他杀了。

之后,李世民找来占星师李淳风,请他看看心头大患有没有除掉。李淳风看了天相后回复“没有除掉”,李世民感到非常恐惧。他跟李淳风说:实在不行,我把有嫌疑的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李淳风劝道:千万不要这样,因为天命不可违逆,星相已经形成,只能顺势而为。如果滥杀无辜,势必会有更大的报应。思索再三,李世民终究没有选择大开杀戒。

这个故事显然也是后人杜撰的。因为有语音学专家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普通话里,数字“五”跟“武”是同音字;但在唐朝,这两个字的读音不一样,数字“五”并不能直接联想到“武”。

可是,司马光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他其实是想表达李世民再厉害,也不能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而滥杀无辜。滥杀无辜一定会受到更加严重的惩罚。这就是在告诉以后的帝王,就算手握生杀大权,也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残害他人。

正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大的美德就是生。你要给人希望,给人以生命的意义,给人以生的价值,才配得上是“天子”。

所以,即便这个故事不是那么真实,但司马光认为值得讲。它对于封建君王、对手握生杀大权的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人文关怀与教育

对于《资治通鉴》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如果只关注表面文字,而不探究背后的深义,哪怕读得再滚瓜烂熟,也不见得会了解这部书。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谈及怎样读《资治通鉴》。以往大概有三种读法:

第一种,训蒙童的读法。这样读《资治通鉴》,除了了解历史,主要是通晓句读。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读法。

第二种是大多数人的读法,即通读《资治通鉴》。一页页往下翻,即便能坚持一天读一卷,读完294卷至少也得294天。由于时间拉得太长,阅读效果不会太好,往往看完第二本就忘了第一本。

第三种读法,就是通过读《资治通鉴》来做研究。这主要是专家学者的事,和普通读者没有太大关系。

我以为,最好用一种思想史的方法来解构、理解《资治通鉴》。

我们今天给司马光的头衔是历史学家,但回到北宋,他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是政治家。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他几乎都有参与。比如,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领袖就是司马光。在王安石变法前,司马光写过很多文章,揭示北宋社会危机。所以,他本人其实也是主张改革。但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那种改革策略。

反对失败后,司马光就离开京城开封,来到洛阳,在那一住就是15年。这段日子恰恰是《资治通鉴》完成的重要时期。一位对时事有着深切观察和思考的政治家,在编修历史的时候会像普通学者那样仅仅讲述历史吗?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资治通鉴》里很多看似讲不通的地方,其实有它的深意。很多看似漏洞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如果用思想史的方法来读,就会发现这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资治通鉴》一书中,司马光试图告诉世人: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不要光想着求真,而应求取三者的平衡。这也正是我的这次演讲所要表达的一个主要意思。

今天的科学教育,相对来说更为注重求真的训练,这一点没有错。但在引导大家走求真道路的时候,或多或少忽略了求善、求美,也难免会导致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人文关怀和教育,就会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就难以在真、善、美之间求得和谐与平衡。这是人文科学尤其是历史学、文学、艺术要带给大家的基本素养。

(整理人:王珍 周丹旎)

上一篇:完善服务,畅通渠道,助力农民工复工
下一篇:从抗击疫病的历史中汲取智慧